03.27 身在局中,跟随清华大师学习破局之道


局,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词。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审局、识局、做局、破局甚至是搅局。用清华大学宁向东老师的话来说,管理学是一种破局的智慧,所谓的局,就是人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身边一切皆是资源,为你所用的资源是正资源,对你阻碍的资源是负资源。破局的本质,就是调整资源的属性,让负资源变成正资源,从而让自己的路更加顺畅。

身在局中,跟随清华大师学习破局之道

我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学习管理学,直接原因是最近带一个小团队,正在转型。想让自己从开始就形成一套正确地带团队方式,而非先试错,再纠偏。间接原因是自己工作和生活中都遇到一些状况,也就是所谓的局。剪不断、理还乱,需要破局而出。

接下来两月,我会让自己系统地学习宁向东老师的管理学课。同时,结合学习的理论、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的探索,不断输出学习心得。让自己形成闭环反馈、加深理解的同时,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身在局中,跟随清华大师学习破局之道

宁向东老师的管理学课能学到什么

1、破局的思路

第一种是放宽视野,寻找无关资源,然后通过整合无关资源和负资源,将负资源转化为正资源,为已所用。部分保险从业人员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新子活动等等将陌生人转化为熟人的策略,就是转化负资源为正资源的过程。

第二种是重新定义资源,寻找出路。711店将现金当作商品,引入ATM机进店就是这个思路。

第三种是重新定义自我,碎掉自己重新塑造。每天强迫自己坚持学习思考和实践正是此类。

2、科学管理与其局限性

科学管理本质上就是将一个完整的流程拆分成细小而独立的环节,然后针对每个环节进行效率提升。现在工厂流水线就是典型案例,某个知名垂直新闻媒体也就采用这种方式,将新闻生产的流程拆分成非常多小环节,甚至于规定了采访时例行提问哪些问题。将新闻生产工厂化,大幅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

然后科学管理本质上只解决了体力劳动的问题,流水线生产其实是不尊重人性甚至是压抑人性的。在脑力劳动日益占主流的今天,科学管理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3、如何借势破局

顺应趋势,可事半功倍;逆流而上,则事倍功半。人自己努力之外,还需要学会借势。假设一名导游想要跳槽,选择传统旅行社?像携程一类在线综合旅游服务商?还是私人定制旅游服务商?如果你深入分析行业趋势,就会选择后者。按照曾鸣老师三浪叠加的理论,第三浪形成规模时,对传统行业几乎是毁灭性的。再比如09年的两个IT毕业生,一个进入腾讯,一个进入普通IT公司,就算努力相当,结局也大相径庭。

4、破不了的局

不是所有的局都可破,有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当下属时,我们会抱怨上级任人唯亲,关系分亲疏远近。但有一天自己当了领导,同样会将重要的事情安排给自己亲近和信任的下属。人人都讨厌的事情,人人都在做。就像涟漪效应一样,个人是中心,关系圈子就像一圈圈的涟漪,有远有近。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也是这个道理。局虽不可破,但我们要防范三种有害亲信,分别是应声虫下属、隔离者下属和夺权者下属,从字面即可很容易理解这三类人。

身在局中,跟随清华大师学习破局之道

涟漪效应

借用宁向东老师的话来说,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能把自己打造成少林寺门前的扫地僧。课程结束之时,已然忘记 “破局“这回事,但在行动时,满眼都是局,伸手就是破局之道。局已融入到血液之中,会审局、识局、破局、做局,甚至是不动声色的搅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