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楼梯上的学问你们都知道吗?不知道的赶紧进来看看

楼梯在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楼梯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又称梯跑)、平台(休息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楼梯的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下面南京山与水建筑就为大家讲一下楼梯具体的设计规范及楼梯的一些基本常识。

设计:楼梯的设计决定了楼梯的观赏性、安全性与舒适度,这就体现了楼梯设计的重要性了。

一、开口大小,选择楼梯的大小,踏板宽度和楼梯的造型等;   

二、楼层高度,选择楼梯的踏步间距的缓急,影响到你上下楼的舒适度。   

  室内楼梯的标准高度及计算公式:

楼层高度(厘米): 231-253  252-276 273-299 294-322 315-345 

  踏步格数: 10+1 11+1 12+1 13+1 14+1

楼梯上的学问你们都知道吗?不知道的赶紧进来看看

南京山与水建筑U型楼梯

基本要求

一般按宽度0.3米,高度0.15米设计最适宜。使用也方便,另外宽度高度规范有规定。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注: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楼梯上的学问你们都知道吗?不知道的赶紧进来看看

南京山与水建筑18066069998旋转楼梯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八、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九、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十、楼梯踏步的高度比应符合规定。   

  住宅踏步最大高度0.18,最小宽度0.25   

  幼儿园小学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5 ,最小宽度0.26   

  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商场、医院、疗养院等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6,最小宽度0.28   

  其他建筑物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7,最小宽度0.26

住宅户内楼梯,专用服务楼梯,最大高度0.20,最小宽度0.22

楼梯上的学问你们都知道吗?不知道的赶紧进来看看

南京山与水建筑不一样的双跑楼梯

技术参数

楼梯的坡度    

  楼梯坡度的确定,应考虑到行走舒适、攀登效率和空间状态因素。   

  梯段各级踏步前缘各点的联线称为坡度线。坡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为楼梯的坡度(这一夹角的正切称为楼梯的梯度)。室内楼梯的坡度一般为20度-45度为宜,最好的坡度为30度左右。特殊功能的楼梯要求的坡度各不相同。例如爬梯的坡度在60度以上,专用楼梯一般取45度-60度,室内外台阶的坡度为14度-27度,坡道的坡度通常在15度以下。一般说来,在人流较大、安全标准较高,或面积较充裕的场所楼梯坡宜平缓些,仅供少数人使用或不经常使用的辅助楼梯,坡度可以陡些,但最好不超过38度。

踏步尺寸    

楼梯上的学问你们都知道吗?不知道的赶紧进来看看

南京山与水建筑多跑楼梯

踏步的尺寸一般应与人脚尺寸步幅相适应,同时还与不同类型建筑中的使用功能有关。踏步的尺寸包括高度和宽度。踏步高度与宽度之比就是楼梯的梯度。踏步在同一坡度之下可以有不同的数值,给出一个恰当的范围,以使人行走时感到舒适。实践证明,行走时感到舒适的踏步,一般都是高度较不而宽度较大的。因此在选择高宽比时,对同一坡度的两种尺寸以高度较小者为宜,因行走时较之高度和宽度都大的踏步要省力些。但要注意宽度亦不能过小,以不小于240mm为宜,这样可保证脚的着力点重心落在脚心附近,并使脚后跟着力点有90%在踏步上。就成人而言,楼梯踏步的最小宽度应为240mm,舒适的宽度应为300mm左右。踏步的高度则不宜大于170mm,较舒适的高度为150mm左右。 

  同一楼梯的各个梯段,其踏步的高度、宽度尺寸应该是相同的,尺寸不应有无规律的变化,以保证坡度与步幅关系恒定。 3、梯段宽度 梯段宽度一般由通行人流来决定,以保证通行顺畅为原则。单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800-900mm;双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1100mm--1400mm;三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1650--2100。如更多的人流通行,则按每股人流增加550+(0-150)mm的宽度。当梯段宽度大于1400mm时一般应设靠墙扶手,而当楼梯上超过4-5人股人流时一般应加设中间扶手。

楼梯上的学问你们都知道吗?不知道的赶紧进来看看

南京山与水建筑旋转楼梯

步高   

  如果楼梯洞口的空间充足,那楼梯的样式可以有很多选择余地,但是如果空间较有限,那就需要考虑到楼梯的样式,以节省空间。   

  楼梯的踏步之间的高度差称为步高,步高需要考虑到人行走的舒适度,如果有年纪大的或者儿童,就必须谨慎设计步高。过高的步高,行走起来会感觉很累。楼梯的步高需要整体一致,忌有高差,顶多在头尾2级可以有适当的调整。   

  高差的调整放在头尾2级是有根据的,一般人在起步的时候都较谨慎,而行走到中间的时候对步高和步宽都有了解后,就按先前的规律行走,从而放松了谨慎。所以在中间部分的步高应该一致。而头尾2级的步高差也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差别过大。   

扶手高度   

  楼梯扶手高度国家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尺寸

  楼梯涉及的尺寸数据很多,除大家熟知的踏步的踏面、踢面尺寸之外,梯段的宽度,歇台的宽度,平台下线的净高等也都在规范上有明确规定。容易被忽视的是:   

  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1.05m。   

  2.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   

  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设置与梯段宽度的关系。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