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樂嘉的一段微博,引起了網友熱議。關於“死亡”,樂嘉和女兒是這樣說的:“爸爸死了就埋在地下,我是爸爸鬼,你要不要來陪?”
有人說樂嘉對女兒說的話簡直就是殘忍的心靈“虐待”,對孩子來說未免太恐怖;也有人說死亡這件事是生命必須要經歷的,不該避諱。
我們不去探討這種死亡教育的方式是否恰當,但這件事確實讓我看到了一個現象,一個幾乎在每個中國家庭都存在的現象:避談死亡。
關於"死",我們一直在逃
01
“北醫”教授王一方講過兩個遭遇:
一位高級幹部,好喝酒,
一喝就兩瓶茅臺,犯兩回病都被搶救回來了。
第三次犯病,沒救回來,死了。
其兒子不依不饒,找醫生大鬧:
“他怎麼會死呢?我從沒想過我爸會死。”
王一方說:“你怎麼會從沒想過你爸會死呢?不管你爸是誰,你都應該知道,他總有一天會死。”
還有一個老人,已經96歲。
王一方只好實話實說:“你可能不行了。”
老人火冒三丈,要打王一方:“說話不吉利。”
在我們傳統觀念裡,對死亡是非常避諱的。大年三十小孩子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看望重病的老人時不允許年幼的孩子去、用“去世”“走了”“歸天”“與世長辭”等詞描述死亡…大家一般不會討論死亡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是大限已至時,才第一次認真思考死亡。
死亡是人類最好的發明
關於活著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
——《西藏生死書》
白巖松: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在“追問生命尊嚴:醫學的使命與關懷”的專題圓桌會上,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其實大家很清楚,我們現在絕大多數疾病是治癒不了的。死亡是一個必然會達到的終點,它終究會到來。”
“在草原上對待死亡不像在漢族地區這麼哭天搶地、要僱人來哭什麼的,弄得極熱烈。在草原上走了,是回到自然當中去了,吃飯的時候擺一雙筷子,母親唱一首歌就過去了。自然對蒙古族人來說是一種宗教的力量,所以他會這樣去看待死亡:你從自然中來,死後回到自然中去。”
02
我七歲時,外婆意外中風去世。
去世前三天,我被帶到她病床前。
沒有一個大人告訴我,外婆已經生命垂危,
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後一面。
我被匆匆帶去,又被匆匆帶走。
直到外婆下葬後一個月,我才知道她死了。
至今,我還記得當時的憤怒和哀傷,
從小跟著外婆長大的我,恨了父母整整半年。
那一個月,我趁父母不注意時,
就會把外婆遺照藏在書包裡,揹著上學。
我用這種方式進行自我欺騙:“外婆還在。”
大人們以為把我和死亡隔離是對我的保護,
卻不知道這種做法對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人為什麼要死亡?”
“人死後會去哪裡?”
“為什麼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別人?”
當孩子們忽閃著疑惑的眼睛,
將這些叮噹作響的問題擺在家長面前時,
我們不是搪塞回避,就是胡亂作答:
“他在睡覺”“他去旅行了”“他上天堂了”……
結果讓孩子對死亡產生了深深的疑惑和恐懼。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生死,是人生的必修課
死亡教育已在歐美髮展得相當成熟。
這種教育首先是從各種書籍開始的。
比如像《爺爺變成了幽靈》這樣的繪本。
書中講了一個男孩,他叫艾斯本。
艾斯本最喜歡的人是爺爺霍爾格。
一天,霍爾格突發心臟病而猝死。
艾斯本傷心極了,哭個不停。
那晚,爺爺回來了,坐在櫥櫃上。
艾斯本很奇怪:“爺爺,你在幹什麼?你不是死了嗎?”
“我也以為我死了。”爺爺說。
艾斯本說:“噢,你變成了幽靈!”
書裡說,如果一個人去世時忘了做一件事,就會變成幽靈。
爺爺每晚都來找艾斯本玩。
然而有一天,爺爺嘆氣說:“我一點都不快樂,我不能總當一個幽靈吧!,我想了好多天,就是想不起是什麼事。”
為了幫助爺爺,小艾斯本和他一起想。
爺孫倆回憶起了很多快樂的往事:
他們去遊樂場,坐過山車時差點吐了;
他們在花園裡挖了一個大坑種樹;
他們在看一場電影時呼呼睡著了;
…………
“我想起來了。”爺爺突然大叫。
“什麼事?”艾斯本問。
“——我忘記對你說再見了!”爺爺說。
爺爺和艾斯本都哭了。
“再見——”最後,爺爺穿牆走了。
艾斯本不停揮手,目送爺爺消失於黑暗中。
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明白死亡是我們必然要經歷的過程,生命有開始有結束,這是生命的定數,是這個世界遊戲規則的一部分,生命到了這裡,就該讓它自然地離開。這樣當孩子真正看到死亡接觸死亡的時候,即使焦慮難過,也不會像天塌下來一樣出現難以逾越的創傷。
讓孩子認識死亡,是父母的責任
對孩子來說,當他們瞭解了身邊的動物、植物和人都會死亡,明白這是一種正常的自然規律,可以讓他們不再處於生離死別的“盲區”,雖然會有暫時的悲傷,但長遠來看,是對他們心靈的“提前”保護。
電影《尋夢環遊記》就是一部很好的死亡教育片,片子開頭以夢想做引子,但整部片其實是展示了生和死的世界。它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並且教會我們該如何看待已故的親人,讓我們對亡靈所在的世界有了充實的想象。當時影院裡孩子很多,結束後我清晰記得有一位五六歲大的姑娘問著“媽媽,奶奶也在這裡,每年還會回來看我們呢”。
我想,這就是死亡教育的力量。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當你下葬,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從人際關係網裡消逝,你悄然離去。
而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真正地死去。
死亡教育,是每個父母都在忽視的領域,這個關於生命至關重要的環節,您有責任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正視自然規律,是他們的權利。
坎貝爾:活在活著的人心裡,就是沒有死去
【往期精彩推薦】
《你還能陪孩子過幾個六一?》
《北大一等獎作文:《賣米》,看哭無數人!》
《1-6年級想學好語文,這幾本歷史書不得不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經典名句,讓作文提高一個檔次》
《真正的好丈夫,從來不幫妻子做家務》
閱讀更多 雲舒寫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