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一):全貌與企業債務

在降槓桿幾乎成為社會共識的當下,我們還是應該理性的思考一下,當前中國的宏觀槓桿率是否真的偏高,如果降槓桿真的是一種必要的措施,那麼宏觀槓桿率到底降到什麼水平才是合適的水平。如果不解決量化的問題,與其說降槓桿是一種政策,倒不如說是一種信仰。

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一):全貌與企業債務

首先從宏觀槓桿的總體水平看起,實體經濟三大部門:政府、企業、居民,單從規模上看,非金融企業是我國存量槓桿最高的部門,根據BIS的數據,非金融企業存量槓桿是我國GDP的1.63倍,按照2017年我國GDP總量為82.71萬億算,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槓桿存量達到了134.82萬億。我國政府的槓桿存量是GDP的0.46倍,約為38.4萬億。這裡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數據是根據BIS(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推算出來的,我們可以在這個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算出我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存量債務規模,地方政府債務規模不需要推算,財政部有權威數據披露,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為16.47萬億,這樣的話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就可以算出為21.93萬億。最後再來看居民槓桿水平,居民部門槓桿大約是GDP的0.47倍,也就是大約為38.87萬億,我們在國家統計局前局長馬建堂的一篇文章中發現,他直接將住戶貸款這一指標作為居民部門槓桿的指標,如果按照他的標準,我國當前居民部門槓桿水平為40.52萬億,比BIS略高1.65萬億,相差不大,一定程度上也印證了居民部門槓桿的大致水平。如果跟國際水平比較的話,我國槓桿水平只有企業槓桿超過了國際一般水平,其實政府和居民部門槓桿率並沒有聽起來那麼高。

如果我們的分析就停留在對於中國槓桿總體水平的分析,那這篇文章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可以說對我國宏觀槓桿水平的進行分析的文章基本都會引用上述數據,甚至大部分文章也只是引用而已,並沒有推算、印證的過程。我們下面要對宏觀數據進一步拆解,讓大家對於抽象的宏觀數據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爭取能夠對於中國的槓桿問題有一個深刻理解。

先看存量槓桿最高的企業部門,前面分析了總體上企業部門槓桿水平為134.83萬億,由於我們無法對於中國全部的企業收入成本狀況進行全面分析,所以對於這個數字不能隨意說高還是低。但是,國有企業的數據財政部有較為詳細的披露,我們可以進行深入分析,而且國有企業債務佔了企業部門債務大部分,通過分析也能看出一定問題。根據財政部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國有企業負債規模為99.72萬億,與企業債務總體規模相比,國有企業佔了73.96%,可以說企業部門債務絕大部分是國有企業債務。那這將近100萬億的債務高不高也需要進一步分析,其實債務水平高不高要看的是債務人是不是能還得起,無非兩點:一是收入水平是否足夠還本付息,二是債務成本有多高。

對於債務成本我們列舉了集中常見的利率作為參考(見下表),作為我們測算的依據,一般貸款平均利率央行有官方公佈,後四種利率由於每筆債發行利率都有可能不同,我們根據今天(2018年3月5日)wind統計取值。

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一):全貌與企業債務

通過上面的測算可以發行,國有企業每年僅僅還息的水平最低就達到了4.89萬億,最高可能有7.21萬億,這還是在利率和債務規模不增長的條件下。那麼,國有企業是否能夠負擔這樣的債務規模和成本呢?我們再來看國有企業的經營情況,根據財政部的數據,2017年全年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2.2萬億,營業成本50.7萬億,根據這兩個數字我們可以算出國有企業總體的營業利潤是1.5萬億,也就是說,國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在扣除了經營中最直接的料工費之後,只能剩下1.5萬億的營業利潤用於包括財務費用在內的其他費用的扣除。很顯然,在僅僅考慮債務利息的條件下國有企業償債壓力就已經很大,如果將還本的壓力在計算進來,估計數據將會更加難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