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國內體育用品眾多品牌中,敢於叫板耐克、阿迪達斯等洋品牌的,恐怕非風頭正盛的匹克莫屬!

匹克掌門人許景南說,為什麼匹克效率會比耐克和阿迪高?因為要先學習他,在靠近他逼近他,最後才能超越他。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匹克,拉板車起家,發跡於泉州的製鞋代工小廠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匹克董事長許景南

匹克集團董事長、創始人許景南,生於1955年,祖籍福建泉州。

泉州許姓老闆多,是泉商群體的一個獨特現象。“許姓”在泉州的人口規模上雖排在第10位,可從古至今,無論在泉州還是在福建都一直聲名顯赫。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分佈於泉州各地的許氏宗親中,尤以晉江龍湖石龜許氏為盛,世茂集團許榮茂、寶龍集團許健康,恆安集團許連捷、達利集團許世輝,還有匹克集團許景南,以及旅菲華商許明良等,皆來自這一脈。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晉江龍湖鎮石龜許氏家廟大門

祭祖民俗,在閩南以及潮汕等地區尤為盛行。一年一度的晉江龍湖石龜許氏家廟春祭,儀式流程有60多項。石龜許氏自晉江許氏一世祖許愛開基以來,迄今已一千多年,早在宋代八世祖時,就建有祖祠,目前泉州區域傳衍下來的許愛子孫後人多達40多萬,移居港澳臺以及海外各地的更是不計其數。

尊宗敬祖、敦親睦族,祭祖是增進宗親情誼、弘揚家風家訓的一個重要規儀活動,也是宗親之間同進事業的力量源泉。

石龜許氏宗祠,稱為“家廟”,“家廟”、 “宗祠”和“祖祠”,均屬於祠堂,但彼此還是有一定區別之處。我們知道,宗祠制度產生於周代的“周禮”,而在漢代之前,只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廟。儘管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改為家廟,但民間流傳至今,還是對“家廟”稱制嚴格規定了一些條件:比如,宗族祖輩有較大官爵,又比如宗支繁衍,向外分傳支脈。

石龜開基始祖是唐中和間的左侍御史許愛,故而家廟大堂上有塊大匾額,書寫“侍御傳芳”四個大字。許愛有句為官箴言“為善必昌,積德乃旺”,被石龜許氏後人奉為家風家訓。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許景南等參加石龜許氏家廟春祭盛典

許景南的父親許國源,是個歸國華僑。早年,許國源跟隨父親遠赴印尼下南洋,在他9歲時,父親去世,作為家族唯一男丁,被大伯帶回家鄉泉州東海鄉汀洲村(今屬於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

許景南在泉州七中讀完高中,就走出社會謀生。泉州東海,靠江靠海,許景南販過魚,也幹過“拉板車”的苦力活。許景南說他是靠“拉板車”起家,主要是指他組建過幫別人拉貨拉建材的“板車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泉州,拉人靠“三輪車”,跑運輸的多靠“板車”,這與泉州古城有關,到處是小巷,而且彎彎繞繞,“三輪車”、 “板車”方便且經濟。

白手起家的成功者故事中,總是善於發現機會,抓住機遇才能翻轉人生。靠拉板車拉出人脈、拉出商機的,匹克創始人許景南是此中一位成功佼佼者。上市公司中,同樣經歷的還有“西隴化工”創始人,來自汕頭西隴村黃氏三兄弟的黃偉鵬,創業之前也是拉板車的,只不過黃偉鵬與許景南兩人境遇不一樣,從屬的行業也不同。早年,黃偉鵬靠拉板車認識了生產“公元”膠捲汕頭感光化學廠的工程師,自此進入試劑化學創業之路;而許景南靠拉板車,接觸了鞋業,自此走上泉州“鞋王”之路。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許景南與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

匹克創辦於1989年,這一年,第一雙“匹克”牌運動鞋上市。而在此之前,匹克集團的前身“豐登製鞋”,系一家為外資品牌做代工的鞋業小廠。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從泉州、晉江到莆田的福建中內部沿海一帶,製鞋業迅速崛起,並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集群。也正因為如此,製鞋業在福建GDP曾佔據不小比重,福建也成為中國三大鞋業基地。福建鞋企發展歷史,與晉江民營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軌跡密切相關。早於上世紀80年代初,晉江陳埭鎮就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億元鎮,被福建老領 導 項 南譽為“鄉鎮企業一枝花”,而其起步行業中,製鞋是一大傳統產業。

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也令晉江及周邊區域成為中國鞋產品生產最集中的區域,可隨著洋運動品牌湧入中國,不少鞋企轉入“代工”之路,以莆田地域鞋企為甚,紛紛為耐克、阿迪達斯等國外品牌加工出口。莆田號稱中國“鞋城”,但自主品牌不多,反觀晉江、泉州,卻湧現出匹克、安踏、361'、特步、愛樂、喜得龍、貴人鳥、鴻星爾克等知名品牌,為什麼呢?泉州、晉江運動鞋業的成長曆程是與品牌發展戰略一道同行。從OEM貼牌生產,到自創品牌,與國際運動鞋巨頭競爭,匹克許景南、安踏的丁和木、丁志忠父子等家族企業領頭人的“品牌之路”,一路走得十分艱辛,卻也相當堅定。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肖恩·巴蒂爾

1993年,許景南帶領匹克導入CIS系統,匹克商標也同期在全球68個國家註冊,堅決走“品牌國際化”道路。而在1991年,因贊助“八一”男籃,匹克在國人心目中的形象樹立起來。此後的2002年,籃球“戰神”劉玉棟加盟匹克形象代言人,第二年,匹克作為CBA戰略合作伙伴,而在2005年~2008年間,匹克又成為歐洲籃球頂級聯賽的戰略合作伙伴。2006年,匹克有延請NBA火箭隊肖恩·巴蒂爾,以及傑森·基德、賈維爾·麥基等十餘位NBA球星代言人。

作為家族企業掌門人,許景南意識到,如果偏安一隅,品牌不“走出去”,很快就會被淘汰的。也正因為長期注重品牌戰略,匹克在短時間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並快速實現騰飛。2017年6月,匹克一舉奪下了“中國商標金獎”的桂冠。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匹克“生態圈”與品牌之路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許景南創業初期的留影

無傳承不家族!從家族企業傳承的角度入手,去看一個企業的成長曆程與發展遠景,可能更直觀、也更具意義。

家和萬事興、百善孝為先、積善有餘慶、忠厚傳家久。家風是一個家庭、家族的傳統風尚,也是立業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正,必會有福佑!

許景南的父母,都是高壽老人,其二個兒子許志華、許志達,包括許景南的侄兒許志謙、許志超等名字,都是老父親許國源起的名。

做生意,許景南敢闖敢拼,且又是十分謹慎的人。他說做企業家必須會過“三關”:“ 第一個就是淡季關,第二是還款關,第三是年關。這三關過不了,就不配當企業家。”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匹克體育總經理許志華

匹克集團旗下“匹克體育”,系2009年在香港上市,2016年11月私有化,正式從港交所退市,目前正積極籌措迴歸A股市場。而匹克能走上資本市場之路,與二代的成長有關。

許景南的長子許志華、次子許志達,兩人相差2歲,一個今年39歲,一個37歲。2001年,從四川大學應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後,許志華正式加入匹克集團。二兒子許志達比哥哥更早,2000年,匹克正面臨變革之際,可許景南卻感覺力不從心,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才匱乏,還在上大學的二兒子許志達,就被父親從學校拉回家族企業——匹克。大兒子許志華,畢業後原本去華為上班,可在父親召喚下,也加入匹克;於是,匹克進入了“父子兵”時代。

從“匹克體育”的股權及高管層架構上看,家族化特徵明顯。掌門人許景南及太太吳提高,兩個兒子許志華、許志達,以及許志達的太太吳冰蕊均在企業管理層,其中,吳提高既是吳冰蕊的婆婆,也是家姑。另外,控股股東“永聲發展”(38.16%股權)、“嶺輝集團”(11.59%股權)、“頂峰集團”(11.43%股權)其最終控制人分別為許景南、吳提高夫婦、許志達、許志華。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匹克集團總經理許志達

代際傳承,是一個家族企業追求基業長青的戰略性議題。匹克家族企業傳承,目前是“分工不分家”的傳承模式,同時也是“上陣父子兵”治理狀態。“不分家”是家和文化的延續,家族內部和氣生財、以和為貴、和和美美,“和”是家族企業傳承的筋骨。“分工”是家族企業治理的細化,很多不分家的家族二代接力階段,在企業運營上多選擇家族成員分工協作機制。

從某種角度而言,家族分工式經營,其實也是為引入職業經理人,並轉變為管理職業化,提供了一個前提條件。當然,“分工不分家”的基礎是基於家族成員的信任特性,另外,公司化、股權上市後的社會化等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使得家族企業產權比以往時期相對清晰,也利於所有權、控制權、管理權分立,大大便利了家族二代“分工不分家”的接班傳承。

匹克創始之初,主要是一代企業領導人許景南一人披荊斬棘、單打獨鬥,到了2000年之後,事實上進入二代接力階段,不光是“父子三人行”,還表現在家族其他成員的參與,比如吳冰蕊等加入。人多力量大,同一時期,諸如品牌國際化,企業上市與退市,發展電商,特別是與國內外體育賽事合作等,幾乎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過程,因此,家族內部治理是家族企業傳承及發展的核心要素。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匹克體育總經理許志華

如今,家族二代多愛併購,問題是通過併購可實現企業的持續增長嗎?

近一段時間以來,大批企業陷入債務危機,不少甚至已無法自拔,債務出現違約、併購項目未能達到盈利預期等現象更是比比皆是。為何會出現債務“爆雷”、“大崩盤”,除了金融治理、去槓槓等政策環境外,更主要的是出自併購環節上,不少企業僅是為了擴大規模,而非真正將併購當成企業轉型的戰略對策。

就家族企業而言,併購無疑是一種相對激進的企業戰略,也極可能是一種破壞性的挑戰,不少企業啟動併購決策時,並不都是考慮與家族企業目標是否一致,僅當做一種風險投資。

今年5月28日,匹克體育正式與穆勒家族簽署協議,將全面收購國際知名戶外運動品牌——奧索卡。事實上,自2016年11月退市以來,匹克在併購市場上動作不斷,比如旗下子公司“泉州達發置業投資”,通過拍賣成功入主紡織服飾品牌“旗牌王”。緊接著又收購有20多年曆史的“奧索卡”,“ 奧索卡”系瑞士戶外運動愛好者Hans Schallenberger在中國成立的,其母公司是瑞士的利維高集團。而在收購“旗牌王”幾乎同一時段,匹克旗下企業又收購了一家童裝品牌“嗒嘀嗒”。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旗牌王”門店

“旗牌王”是泉州本土知名服裝品牌,曾獲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2016年繼晉江“喜得龍”之後應聲倒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不得不說,當今國內運動品牌市場競爭已日益加劇,尋求轉型與突破已成行業共識,不少企業主動或者被迫選擇多品牌、多元化道路,其中,來自泉商群體的安踏,算是目前多品牌策略中最成功的一家。不過,與安踏相比,匹克的併購動作是業務的多元化,而非專注於鞋業,其併購的“旗牌王”、“ 奧索卡” 、“嗒嘀嗒”,主要還是休閒服飾,雖與匹克品牌的定位並不衝突,但也是小步“跨界”。

從企業戰略定位上看,匹克是要打造一個匹克體育產業生態圈,實施多品牌戰略,可視為一種相匹配的戰略佈局,但要將新併購項目與原本已佈局的體育產業資源整合在一起,面臨轉型的難度或挑戰不小,關鍵是如何尋求與探索該生態圈中穩定的盈利模式,而這種穩定的盈利模式必須處於一種比較理想化的狀況。

拉平板車起家,閩商許景南家族“匹克生態圈”品牌之路能走多遠?

一生只做好一個品牌,是許景南家族父子兩代人在傳承管理上的核心內容,也是打造百年企業最響亮的口號。品牌(Brand)一詞,源於古挪威文字(Brandr),主要意思就是“烙印”,就家族企業而言,品牌塑造更來源於企業文化傳承,帶有家族文化傳承的“烙印”。

品牌國際化戰略,一直是匹克許景南父子二代人傳承發展計劃,目標也很清晰,就是把匹克升級為體育產業集團。要打造品牌國際化,不僅需要品牌營銷,更需要精細的品牌管理,無論如何,全球著名的體育運動品牌NIKE、Adidas等,無論是行銷還是品牌運作,均可以作為匹克的對標,尤其是國際巨頭耐克,更是輕資產重營銷的品牌建設一個典型代表。

而與國際知名品牌巨頭相比,也好安踏,匹克也一樣,其經營資產似乎已變得越來越重,都很想深入地涉足到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負重”而行不是一定不好,可有一點,壓力和挑戰更大是肯定的。喬布斯和過去的蘋果,以“至簡至美”獲得巨大的成功,不光是設計上,包括品牌運作、盈利模式等,都是追求簡單主義,NIKE、Adidas等亦是如此。

/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