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東京奧運會國乒失敗了,球迷們會怎麼樣?

心若止水178084145


失敗的一瞬間,球迷可能會“爆炸”吧,不過冷靜下來應該會覺得沒什麼不能接受的,競技體育從來就沒有什麼常勝將軍,球類運動更是如此。如果東京奧運會,國乒失敗了,球迷應該做到接受。

東京奧運會對於不僅是國乒,而是對整個中國代表團都是一道坎,日本在各個項目上花費大金錢,大心思,培養了一批特別能戰鬥的運動員,目標就是在東京奧運上奪冠,乒乓球項目也不例外,平野美宇、伊藤美誠、張本智和都喊出了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冠的口號,高昂的鬥志加上東道主優勢,日本從中國手上搶走幾塊金牌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輸誰不能輸日本”幾乎成為中國體壇優勢項目的一個共識,如果在日本本土舉行的奧運會上,國球輸給了日本,就必須給球迷消化的時間。但不管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王皓不敵柳承敏丟金,還是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中國女團不敵新加坡丟冠,球迷在大呼不可思議之後也都很快接受了,之後的國乒也變得更加強大。


叮咚體壇


如果東京奧運會國乒真的兵敗了,那麼會引起球迷的很大震動,呼籲國乒改革的聲音也會甚囂塵上,球迷會很難過,隊員會很傷心,改革和人員變動可能也要志在必行。



2020中國乒乓球隊輸不起,乒協輸不起。

在雅典奧運會之後中國乒乓球隊連續在三屆奧運會中包攬了全部的冠軍。中國乒乓球隊的統治力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也正因為如此,魏紀中又發表了言論“中國乒乓球太強了,隨便一個省隊都能拿冠軍了,劉國樑在總教練的崗位太久了”。他以為中國隊強大到已經不需要任何人了,省隊都能拿世界冠軍,所以劉國樑在魏紀中的影響下被動下課。也隨了魏紀中的意思,國乒不設總教練,男隊和女隊分管。



正是因為如此重大的人事變動和改革,國乒果然是不行了,這又符合的魏紀中話“要勇於試錯”。如今是真的錯了,中國隊在國際賽場上輸掉比賽已經不是因為,我們還能連續輸給張本智和。好在是里約奧運會只有世錦賽團體,我們贏了,中國隊在大賽還沒有折戟沉沙。如果奧運會真的兵敗如山倒,那魏紀中和乒協會有巨大的壓力,他們必然會被口誅筆伐,球迷和輿論壓力不會放過他們。從這個角度來說,國乒是輸不起,乒協輸不起。

國乒如果敗北,劉國樑可能出山。

我們先說中國隊有沒有可能會兵敗如山倒,我覺得是有這種可能的,中國隊目前可以說失去了強大的統治力,在國際賽場屢次輸球是準備不充分造成的,也說明了實力出現了問題。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了,劉國樑可能會回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波濤洶湧之時更需要力挽狂瀾,誰行?魏紀中行嗎?還是乒協中鋒誰行?誰都不行,到了用人之際就只有一個劉國樑能夠挽救中國乒乓球,國乒順風順水的時候搶功勞容易,國乒危難之時就需要真的能人了。劉國樑最合適,如果國乒真的不行了,呼籲劉國樑重新上任之聲必然是山呼海嘯,乒協也難以頂住壓力,魏紀中到時候就不敢說話了。

希望中國乒乓球隊能夠越來越好,也希望劉國樑能夠重新帶領中國隊拿回統治力。


銳理體育觀


這個失敗怎麼定義?怎麼才算失敗?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來討論一下下面這個可能:

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是五個項目,也就是五塊金牌。分別是:男團、女團、男單、女單、混雙。哪塊牌兒丟了,算失敗?

難不成國乒一塊金牌也拿不到?

從目前來說,國乒無論男隊,還是女隊,綜合實力依然世界第一。男女團體是失敗的可能性很小,這個底氣還是有的。

奧運會團體的賽制和2018年的世界盃團體賽制相同----第一盤雙打,後面四盤是單打。國乒男女隊現在無論怎麼打,綜合實力都是第一位的,任何國家在團體方面對中國男女隊都沒有構成真正威脅。

對國乒構成威脅首當其衝是日本隊。就綜合實力來說,即使到東京奧運會,也不具備團體戰勝中國的實力。不是一個張本智和、一個伊藤美誠就可以了,團體是三分。

但是,記住了,的確不能抱有僥倖心理。東京奧運應該是最難打的一屆,必須做好完全準備。

客觀地講,2018年日本進步最大的兩個人是張本智和和伊藤美誠,分別奪得幾站公開賽冠軍,張本智和年終總決奪得男單冠軍,具備了對國乒的衝擊力。東京奧運會還有一年半,兩個人還有上升潛力和空間,屆時又佔據東道主優勢。

那麼,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東京奧運會,男、女單金牌丟失,被張本智和或者伊藤美誠奪得,或者被其他外國協會爆冷奪走。對於國乒來說,的確是一種致命的打擊。

團體水平代表一個國家水平,男單代表運動員個人的最高水平。

如果一旦單打丟失,無論是男單還是女單,對球迷來說,也幾乎是無法接受的一個結果。競技體育的確結果為王,但理性的懂球的球迷會比較注重比賽的過程,而不只是看結果。比如剛剛過去的國際乒聯總決賽,張本智和雖然奪冠,理性的球迷會分析過程,而不是頓足捶胸,嗚呼哀嘆。

如果團體再被擊敗,那真的是全面潰敗,也可以說是滅頂之災,乒壇真正就是改地換天了。對於中國球迷來說,這是一個極為殘酷的事情。正如上世紀瑞典崛起,中國隊遭遇慘敗。瑞典隊團體保持了三屆世乒賽的優勢,包括老瓦92年奧運會冠軍。那個時代屬於瑞典隊。中國隊用了將盡十年的時間才重回巔峰。對於國人來說,那是一段黑暗的歲月。

但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勝利只屬於智者和勇者,屬於勇於創新,大無畏者。從目前來看,國乒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冠軍不是等著你伸手去拿的,而是要傾盡所有,努力奮鬥的人。如果我們沒有做到位,那就不能擁有冠軍。

從目前來看,團體(男女)尚穩,但也存在變數,必須居安思危,男單女單已經非常危險,需要甩掉包袱,迎頭趕上,混雙同樣存在風險,並無絕對實力與把握,需要夯實。

體育總局會怎麼樣?

可能會調整乒協以及國乒管理隊伍。但如果已經用了正確的人來帶領國乒,該不會卸磨殺驢。痛定思痛,重新再來唄!


微乒乓


習慣了國乒拿金牌的球迷,一旦國乒在東京奧運會上失敗,球迷會非常非常非常不爽,用六個字來表達屆時可能的心情:痛惜、抨擊、懷念,箇中滋味五味雜陳。


痛惜——國乒隊員。

為參賽隊員感到痛惜。這裡的失敗暫且定義為男女單金牌旁落。一旦丟掉這兩枚分量最重的金牌,球迷會為隊員難過,他們不是沒有那個實力、沒有那個技術,可能因為臨場問題得不到糾正、心態起伏無人發現,甚至該叫的暫停都沒有,導致的失敗只能仰天長嘆。

為教練員感到痛惜,國乒除了2004年雅典丟掉一枚金牌,其他奧運會金牌從未失手,在東京奧運會丟掉,誰主管的弟子丟掉,誰就是最大的痛惜之人,屆時可以辭職回家了。



抨擊——奔走發揮“餘熱”的老先生。

一旦國乒失敗,首先想到的是國乒的變革先鋒,那倡導“扁平化”的那位老先生,會很輕鬆的拿出來再被議論一番。他為了國乒長遠發展,倡議革新,用“扁平化”理念取代總教練負責制。這種制度下,讓總教練職務被廢除,沒了職務的人,只能被安排個閒職。

追求革新是方向,但以損壞國家榮譽為前提,在優勢項目上來推行的所謂創新政策只能是無稽之談,像試錯,不應從優勢項目開刀,隱約記得,之前國羽很強,自從創新後,貌似直走下坡路。


懷念——那個不懂球的胖子。

一旦國乒失敗,很容易想起不懂球的胖子。在他的帶領下,國乒在奧運會上,除了2004年雅典王皓不敵柳承敏,失去的那枚金牌外,其他奧運會男女單金牌,國乒全部收入囊中,最輝煌上是北京奧運會,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

那個胖子不懂球,但是他會提前組織研究新起來的“小狼崽”,指導隊員破解之法;他會洞察賽場上形勢,給球員以指導;他會及時發現心裡狀態,該叫暫停及時叫一下。賽場上高手對決,不僅要靠自己,更要靠教練提醒。

至於體總會怎樣?既然實行革新,勇於試錯,他們會有“容錯機制”,敗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可以高枕無憂。


小言球事


放心吧,球迷該憤怒隨你憤怒,人家該當官繼續當官。

其實大家不是不能接受國乒失敗,當年王皓被柳承敏打敗,而此前柳沒贏過王,且王皓的技術有特色,是兩隻手打一隻手,應該說有勝算,結果還是輸了。

雖然有球迷罵王皓心理素質不行,但說實話,大多數人還是接受了這個結果。運動員不容易,勝敗乃兵家之常,總是你冠軍,那還打個什麼勁兒?

其實這些年來,中國乒乓球也遭遇過幾次滑鐵盧,比如世錦賽男團輸給瑞典,女團輸給新加坡,但球迷也沒太追究。

一方面,中國能得冠軍的項目多了,多得一個少得一個也不那麼在意了。

另一方面,國家榮譽與體育的關係擺正了,只要努力了,輸了也就輸了。

不像上世紀50年代,報紙上刊登老工人憤憤地說:“帝國主義連場球都不讓我們贏,能對我們好嗎?”現代觀眾已不可能這麼極端了。

可問題是,如果是技不如人輸掉,這個沒話好講,現在問題在於管理問題,在於外行指揮內行,人為地降低自己的實力,這才可怕。

有的領導外號“全斗煥”,一直以來的管理技巧就是上臺把所有的人都撤掉,這樣出了成績,自然都應該算到他頭上,證明他有魄力。

不否認,換人有好處,能把局面攪活,可要公平,不能說你想換就換,沒有理由也要換,這樣下面接任的人都難做人,總讓人覺得他是靠背後搗亂才上來的,這樣還怎麼把事情做好。

乒乓球隊的管理一直比較麻煩,因為打乒乓球的選手要猜球路,所以心思比其他運動隊重,加上國家給的資源多,榮譽高,這就形成了名利場效應,所以做事一定要公平。

為了個人業績,寧可破壞規則,那可能還不如用傳統來維繫更安全一點。

我倒不相信東京奧運會中國隊會敗,畢竟中國底子太厚了,出了問題,花大錢砸,肯定會產生一定效果,但這樣做一是太不划算,二是運動員心理壓力太大,反而容易發揮失常。

咱們好多運動隊都有類似問題,本來挺有前途的事,非弄個外行來禍害,沒取得成績無所謂,可惜多少年輕人被耽誤了,太可惜了。


老虎他爹


這個問題問得挺有意思!如果國乒東京奧運會失敗了,球迷會怎麼樣呢?我想是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該去打球的打球,該幹嘛的就去幹嘛!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習慣了國球輸球,習慣了國球丟掉冠軍!我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是已經相繼丟掉中國公開賽冠軍、德國公開賽冠軍、世界盃冠軍以及日本公開賽的冠軍了嗎?直到2020年,還有兩年多時間。我想大家會慢慢的適應我們丟掉冠軍的感覺吧!


曾幾何時,我們的乒乓球隊是國球迷的驕傲!那時我們看比賽,看的是心情!我們都是來見證國乒輝煌時刻的!但是今年的日本公開賽,我們卻見證了周雨、馬龍、張繼科的失敗,也見證了亞洲盃上樊振東的失敗。連我們最放心的大滿貫和世界第一都輸給人家了,我們還有什麼不能輸的呢?

所以,球迷的心漸漸的從適應到麻木,從麻木到無視。所以,就算東京奧運會我們輸了,也沒多大的關係。畢竟我們已經不需要幾塊金牌來證明什麼了吧?我們需要的是競技體育的拼搏精神,運動員努力了、付出了就行了!就算是我國乒乓球的改革取得了成功,就算是促進了乒乓球在世界範圍的推廣。如此功莫大焉!我們吃瓜群眾也皆大歡喜!

感謝您的關注!您的點贊、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讚賞!如果您有自己的見解,請在評論區留言!


北緯評球


這個失敗定義是啥呢?中國乒乓球隊是中國人的自豪點,就因為總是自豪很多人都不珍惜。例如,“中國隊總贏沒有意思”以及“乒乓球應該被逐出奧運會”……實際上當乒乓球隊拿不到冠軍以後就有人多人有動靜了,他們認為中國隊就不能輸。實際上,乒乓球是中國體育的一個特殊項目,與中國男足相同,一個是用來贏球的,一個則是用來輸球的。未來的東京奧運會日本是東道主,他們肯定是想獲得更多金牌,這一點毋庸置疑。其中乒乓球被當作是一個重點,重點打造男子的張本智和,女子的平野美宇以及伊藤美誠。他們到了完全的以賽代練的機會,中國的小隊員能夠參加大獎賽需要輪,而他們是每一站都要參加。在不久前結束的日本公開賽中,張本智和拿下男單冠軍,而伊藤美誠則是女子冠軍。他們被看作是日本奪金的希望,如果中國選手敗了?實際上就說因丟了兩個冠軍而提出來的。如果中國選手在東京奧運會上丟掉男單和女單兩枚金牌,對於乒乓球運動的發展是有好處的,但對於中國乒乓球隊以及中國球迷是無法接受的。如果丟了金牌,教練下課、乒羽中心的相關人員肯定是要下課的。當然,肯定還有人想念劉國樑。


球哄哄


這個問題有點尖銳!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東京奧運會在日本舉行,最大的對手就是日本隊,國乒不容有失!換句話說只能贏不能輸!實際上,伴隨著劉國樑的迴歸,我們國乒在備戰東京奧運會上會更加有針對性,極有可能會實現所有項目的大包大攬!

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共計有五塊金牌。包括男團、女團、男單、女單和混雙。毫無疑問,混雙項目是日本隊的突破口。日本隊也只能在這塊金牌上做做文章。劉國樑教練也直言混雙相對而言不夠穩,保險係數最低,在備戰環節上還有很多要做的工作。



所謂國乒東京奧運失敗,我理解的是混雙丟冠。因為其他項目找不出輸的理由啊。坦白講,如果混雙丟冠,一部分球迷肯定會對球員議論紛紛,對教練表達不滿。當然,大部分球迷肯定該怎麼樣怎麼樣,畢竟我們在團體和單打上保持超強的統治力即可。
如果戰略性的放棄混雙,能換來整個乒乓球項目的發展,這個我個人覺得未嘗不可!你覺得呢?


國球第六人


分人的

首先要看你對失敗的定義咯。有的人會認為國乒沒能拿下五金算失敗,有的人認為丟了男女單就是失敗,有的認為丟全部金牌是失敗。

乒乓球迷:如果是純粹的體育迷,乒乓球愛好者肯定會感到失望,因為畢竟國球真的很強,尤其在見證二王一馬,王楠張怡寧這一批球員的球迷肯定是會傷心的,但是他們也是最快接受的,其實這個危機從里約奧運會就開始了,尤其是乒乓球只能兩個人出任單打,國際乒聯各種奇葩改革早早的就限制了中國乒乓球的統治。作為一路追隨的球迷肯定是看在眼裡疼在心理,他們也依然會支持國乒。

冠軍粉:這一波人會成為噴子,不斷的在網絡上罵運動員不爭氣,罵教練組不給力,罵中國乒乓球協會不行,罵領導,然後就不會在關注了,直到有下一次比賽。這波人沒什麼理會的必要。

個人粉:像馬龍,丁寧,張繼科,劉詩雯,許昕,樊振東他們有強大的粉絲後援會,所以這波人更關注自家球員的成績,如果自己的球員取得好成績,就不在乎,如果是自家沒取得好成績,肯定會去安慰球員,以及和噴子對罵。

其實運動員很不容易,我覺得能夠站上領獎臺的運動員都是偉大的,不管這項運動在你的國家有多麼輝煌的成績,都是會遇到滑鐵盧的,中國乒乓球經歷過很多次大起大落,底蘊在,總有一天會站起來。


羅掌櫃體育


看過上屆世界盃沒?

2014世界盃出現了很多經典畫面

有范佩西的魚躍衝頂精彩射門


羅本的歡呼雀躍和聖卡西的孤獨寂寞


蘇亞雷斯的瘋狂一咬


不過我保證最難忘的一幕絕對是這一時刻



這就是被稱為桑巴軍團最大恥辱的1-7

我覺得不用語言來形容了,看到球員和觀眾的表情,什麼都懂了


如果一旦東京奧運會中國乒乓球被打成敗,或者說慘敗於日本。

肯定會有一些極端球迷開啟噴子模式

但是我想國內廣大的乒乓球愛好者一定也是這這種絕望而悲涼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