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從中海物業(02669)簡析物管行業,這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本文為香港資深投資人“雨逍行”獨家供稿,轉載請註明來源為智通財經,文中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在市況不穩的2018年上半年,內地物業管理股無疑是耀眼的板塊。物業管理的行業優勢可謂朗朗上口,輕資產、獨市經營、與經濟好壞相關度低、幾乎穩賺不賠且上升的成本可轉嫁到住戶的管理費等等。

現在多隻上市的物管股均背靠大型內房股,只要內房發展商持續推出新樓盤,相關的物管股所管理的面積便可望持續增長以帶動利潤。可是,新的管理面積是要向內房發展商收購的,絕不是可以無償獲取。物業管理既然是一盤好生意,沒理由發展商建好了新樓,會白白將該樓盤的物管生意送給物管公司吧!相信大部分看官都清楚這一點,若現在才明白也不打緊,這可證明我這番前言沒有白說。

既然物管股需要向發展商收購新管理面積才能增長,那麼我們便要分析物管股的收購活動。若以中海物業(02669)為例,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向中國海外(00688)收購了一間擁有120項物業管理項目的子公司,管理面積達24.1百萬平方米,作價2.29億港元。對比2016年的業績,相關收購令中海物業2017年營業收入由25.6億增長至33.6億,純利由2.26億增長35.8%至3.07億。2.29億的收購換來0.81億的可觀純利增長,摺合3倍市盈率的收購價,豈不是十分超值?

慢著!我有責任馬上叫停等不及看完文章便入市的朋友,因為上述的收購分析是不正確的。物業管理如此優質的生意,又怎可能以極低的市盈率來收購?中國海外和中海物業皆是上市公司,都需要向各自的股東交待,雙方的交易必需大致公允,誰也不能佔誰便宜。若認為物管公司能以優惠價向內房母公司收購項目,未免是一廂情願了。

那中海物業這次收購的估值是多少呢?值得一讚的是,中海物業為此重列了2016年的全年業績,讓我們輕易地為該筆收購進行估值。相對之前的2016年業績只包括自有的項目,重列的業績合併了新收購公司的表現。以下一併展示2017年和2016年共三份綜合收益表。

从中海物业(02669)简析物管行业,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若比較兩份2016年的業績,我們可以計算到,新收購的項目涉及營收達7.33億港元(32.96億 -25.63億),這的確是中海物業2017年營收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可是若計算毛利和純利,便知道這些新項目沒有什麼賺頭。計算之下,新項目毛利仍有1.31億元(7.67億-6.36億),但稅後純利卻只有8百萬元(2.34億-2.26億),這也反映在不高的收購價中。以收購價2.29億元計,估值便是29倍市盈率,與2017年時的物管股估值相若,可見這交易不能說是誰關照了誰了。從側面看,若市場給予物管股的估值持續攀升,是不利於物管股進行收購,不論是向內房股收購還是同行。

那麼為何中海物業2017年的業績能大幅增長35.8%?這除了有一千多萬的其他收益外,主要原因是在營收上升的前提下,行政費用仍能縮減3200萬元,實屬難能可貴。對盈利兩億多的物管股而言,省了幾千萬行政費便足以大大拉昇整體業績了。至於這種增長能否持續,那就要看中海發展的功力,能否持續為新收購的項目提升效益了。

其實物管股與十多年前興起的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的性質是頗相似的。對於穩定而緩慢的租金收入,地產商若希望快速套現,將資產打包成REITs就是雙贏方案,對資金需求龐大的地產商可以套現而不失資產控制權,投資者則可收取穩定的股息收入,各取所需。而內房股將物管項目打包賣給物管股也是同一原理。

鑑古知今,芸芸港股REITs中,最成功的非恆指成分股領展(00823)莫屬。領展的成功之道不在收購,而在優化資產。領展將過去政府房屋委員會管理不善的公屋商場大模規優化,令租金收入出現以倍計的升幅。當然,時勢造英雄,公屋商場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方可造就領展的增長。若以冠君REITs(02778)來論,它從鷹君(00041)得來的中環花旗銀行廣場已是優質物業,除指望甲級寫字樓租金上升外,已很難開拓新的收入來源。其後冠君又向鷹君以125億元收購香港自由行熱點-旺角朗豪坊商場及辦公大樓,此重大收購亦未能提振冠君的股價。誠如此文所述,上市公司之間的交易,誰也不能便宜誰,收購後租金收入的增加亦很大程度給利息開支所抵銷,單靠收購往往未必能催生利潤增長。

冠君十年股價圖:

从中海物业(02669)简析物管行业,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領展十年股價圖:

从中海物业(02669)简析物管行业,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同樣道理,物管股除了看管理面積能否持續增長外,更應該看的是公司能否透過規模效益減低成本,或為新收購的項目附加更多價值,故增值服務成為衡量物管股優劣的重要指標。在一眾急升的物管股中,誰能最終成為物管股中的領展?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智通財經網發佈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編輯:胡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