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不經意間,父親離開我們已經整整10年,但父親慈祥的笑容卻一直留在我的心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祭奠先人、緬懷先人的日子,不禁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一向是身體很好的人,雖然他也沒參加多少體育活動,但似乎沒有太多生病的時間,每天都按時上班、下班,兢兢業業。自打父親1991年退休後就沒什麼更多的活動,阿清、阿源半歲後送到思茅,被外公、外婆視作掌上明珠……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1993年7月母親送阿清、阿源回昆明的第二天,父親在思茅犯病了,而且是嚴重的腦溢血,幸好是鄰居發現及時,在思茅統計局同事們的照顧下,父親才轉危為安,從這以後,他的身體就大不如從前了,過個一年半載的就要去住一次醫院,期間犯過心肌梗塞、白內障、高血壓等,在思茅住院時都是母親和弟弟去照顧,我們遠在昆明也幫不上忙。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父親是個很認真的人,得病之後每天需要吃很多藥,他每天晚上吃最後一次藥時都會將第二天的藥按品種、數量分成三份,用三個小瓶子裝好,第二天按時吃藥,絕不會耽誤,同時還要定時測量血壓,用一個小本子認真記下。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2003年,父親、母親搬到昆明來住,我們才有了更多的機會可以儘儘孝心。這些年來,雖然每天都在吃藥,父親的身體一直還不錯,還經常到街上轉轉,買些什麼影碟啊、小工具啊、杯子啊、收音機啊之類的東西回來,不管它是有用還是沒用。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2006年冬天母親到美國探親時,父親犯了一次嚴重的病,住了一個月院。自從那時起,他的身體每況日下,差不多半年就要到醫院住一次,隨著身體情況的惡化,他的脾氣、情緒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本祥和、慈善的父親突然變得脾氣古怪起來,小心眼、生物鐘顛倒,最要命的是把幾十年前的事情翻出來毫無章法地說一通、再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讓母親無法接受,由此引發了一場場世界大戰……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後來我們才明白,這些都是父親健康狀況惡化的結果,他得的是老年痴呆症、腦萎縮……雖然我們大家都很努力了,但仍然沒能留住父親,2008年5月10日,父親離開了我們……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是一個慈善、溫和的人,從來不會對我們打罵教育,話語不多,卻是一個做事認真、執著追求的人,記得當年他在統計局工作,每月的報表最後都是由父親複核、謄寫在表格上才報出的,那時沒有計算機,全靠手寫,父親一筆一畫地寫出漂亮的仿宋字。小學、中學時代,我們每次開學發了新課本,都是父親認真地用牛皮紙把書包好,再在封面上寫上書名,很多課本現在還包著這些牛皮紙書皮呢……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父親一生都是認認真真工作,與人為善,很少見他與人爭吵,雖然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卻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做人要踏踏實實、做事要認認真真……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

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

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

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

隨想札記|清明時節,想起父親的點點滴滴

雖然離開我們很多年了,父親卻一直在我們心中,對電影《尋夢環遊記》裡的那句話有很深刻的印象:“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別,忘記才是......”是啊,就算是分離得再遠,這種與生俱來的骨肉親情是永遠無法忘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