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的女友或老婆一般都是以什麼名義或理由要彩禮?

雞冠花開


我已經回答過有關彩禮的問題了,而且我的頭條文章中,也專門討論過彩禮。但是,看到還是有人問,而且回答中的有些答案是不正確的。因此,我就再次回答一下,希望大家都能瞭解清楚。

必須說明,彩禮不是嫁妝,這兩樣東西完全不同。雖然都是民間的說法,但是,也具備法律上的屬性,不能混淆。

彩禮,通常都是男方在婚約達成的時候,向女方贈送的禮金或聘禮,統稱為彩禮。以前,婦女地位低,大多數婦女婚後就是男方家裡的人了,與自己的孃家並無太多關係。男方交付彩禮帶有向女方父母補償的性質。彩禮是一個古老的傳統了。1949年之後,為了禁止打著彩禮名號的買賣婚姻(解放前,地區存在大量買賣婚姻,很多女孩其實就是變相賣掉的),婚姻法明文禁止買賣婚姻。在很長時間內,高額彩禮不復存在。

而最近一些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禮的標準也水漲船高,動輒數萬元,甚至涉及名車,貴重首飾。而一旦婚約未兌現,這些財物的處理就成了糾紛的導火索。近年來,有關彩禮返還的案件增加不少。

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第十條,我們認為彩禮其實男方對女方的有條件的贈與,這個條件就是雙方達成婚姻。即,當女方收受彩禮之後,雙方卻未結婚(未履行結婚登記手續,我國自1994年開始就不承認事實婚姻),那麼,給付彩禮一方的給付目的就無法實現,接受一方獲得彩禮的基礎也不存在了,彩禮成為其不當得利,按照法律規定理應返還。

嫁妝是女方父母給予女方的贈與。自古以來,嫁妝都是女方的個人財產,通常是屬於女方所有,不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除非女方自願將其混同於男方財產,或者補貼家用。我們看《紅樓夢》,裡面就有王熙鳳將嫁妝變賣,補貼賈府開銷的描述。

總之,彩禮或者嫁妝歸根結底,應該是對婚姻的一種祝福,一種誠意的表達,這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我不認同將彩禮或嫁妝作為攀比和達成婚姻的條件。更不能成為選擇配偶的條件。人生無常,幾十年風雨走下來,靠的還是雙方的感情,相濡以沫。物質條件雖然不可或缺,卻不是首要條件。現實中,縱然有金山銀山,卻沒有愛的生活,也是對人的折磨。

我的頭條號(穎想法律)經常會發布法律常識和理念的文章,希望大家關注,並樹立法律思維方式,遇事冷靜客觀思考,讓自己的生活平安快樂!感謝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分享我的法律文章!


穎想法律


彩禮這個東西自古以來就有,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古代叫聘禮,男方要先下聘禮,然後才能八抬大轎把女方娶回家……

後來解放以後,那會條件不好,所以一般要縫紉機,自行車,如果能有個電視機就屬於大富大貴人家了,我們老家農村一般就牽頭豬

不過古代的聘禮就真的是聘禮,說是買女方過門一點不為過,而且古代的女人是沒有地位的,甚至過門之後連自己的姓氏都要掛在男方之後。

比如男人姓張,女人姓劉,外人就會稱她為張劉氏 一般冠夫姓個,後面加上孃家的姓,就是了,如果沒有特定的場合就不會用自己名字了 。我記得小的時候我們村裡的女人的名字我一個都叫不出,一般大人稱呼他們為--張三媳婦、李四媳婦--現在不知道村裡是不是還這樣……

古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現在不是了,現在都是女兒把男方鎖的死死的,不得不說,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都在中國了吧,中國女人大部分都掌管家裡經濟命脈,當家做主,男人只需要掙錢養家,剩下的就老老實實的帶著,現在也不是女人不獨立,外嫁不回家的時代了,既然時代變了 我覺得風氣也要變

如果現在的女人還像古代一樣三從四德賢良溫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那廣大男同胞們?你們這個錢會不會也花的心安理得一點呢?


非著名小強


有一個表哥,由於姑父去世得早,所以就沒有留下多少家產。加上他年輕的時候,大手大腳地花錢,也就沒有存多少錢。

後來結婚的時候,東拼西湊地付了首付。臨到結婚的時候,老丈人提出要10萬元的彩禮(在他們當地是不興彩禮的),不然就不同意結婚。表哥也是一個人才,婚禮的事情該準備就準備,對於老丈人索要的彩禮,既不說給,也不說不給。

等到第二天就要正式辦婚禮的時候,老丈人坐不住了,把表哥拉到一邊,讓他必須拿錢。這個時候表哥直接就撂話。畢竟這個房子的首付款都是東拼西湊的。彩禮錢馬上幾可以借好了,但是利息也很高,以後是需要夫妻共同還的。這樣會很委屈你女兒的。

老丈人一聽這個話,心裡就犯嘀咕。為了女兒的幸福,也就索性不要彩禮了。

其實關於彩禮這個事,不僅要掙面子,也需要考慮實際的承受能力。

如果老丈人執意要,這個哥也就給了。但是這個還錢需要夫妻共同償還,不是還是苦了女兒嗎?

所以這個事情,還是根據實際情況,有智慧地索要,有藝術地給。


家裡家外


其實結婚要彩禮呢,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有這個風俗,只要是作為女方父母的,都會向男方討要彩禮,不過是要多要少的問題,女方要彩禮,其實也可以理解,大多數父母要的彩禮都是給女兒的,只有少部分的父母把彩禮放入自己的腰包


我記得當時我老公和我結婚的時候,我媽媽要了十幾萬的彩禮,因為彩禮的事,我跟我媽媽鬧了好長時間,我母親的理由就是這十幾萬的錢,我自己也不拿,就是跟他父母要過來了,也是給你們的,給你們買房子因為當時我和我老公沒有房子,所以我媽呢就是要這麼多錢,主要的是想婚後給我們買房子用,還有我們這裡呢,就是如果彩禮錢要了,房子有了,那一般的這個錢呢,就是給子女買車子,要麼呢,就是要的彩禮錢全部給小孩子,讓他們自己存著,雖然那個時候沒給那麼多,但是現在想想,其實父母都是為我們好,希望以後我們過日子,不要那麼辛苦,如果其實作為南方的父母,有的時候也要站在女方的角度去想一想,如果你有個女兒,你肯定希望她過很好的生活,他肯定是能給女兒多要一點是一點,至於彩禮嗎?我覺得在能力範圍之內就行,不要超過能力範圍之內的借錢給彩禮,我一輩子本身就不容易,不要老了,還給他增添負擔,還不如我們自己努力一點,給老婆創造好一點的生活,這比什麼都好


紫蘭的情感觀


我只能打張圖來回答了



用戶102632364442


要彩禮的人,沒有自信。想用錢來體現自己的價值,以為要的多就價值高,有面子。這種想法是錯的。價值體現在多方面。如學歷,品德,禮貌,尊老愛幼……結婚不應要彩禮,如果把它當作禮貌問候,雙方都能接受,高高興興,不傷和氣為好。


歐陽天客


你好!

如果我是女孩的媽,我自己有房有車有存款,

那麼我就象徵性的要8888元,圖女兒嫁過去圖一個吉利!

給婆家帶去錢財!

彩禮要分對方有沒有那個條件,如果有就發發發發,

沒有就小發了,發發發一888元!

不會連一個888元都沒有吧?

實在什麼都沒有就一個農村大學畢業生兄弟也多!

那就寫一個”借條”辦婚禮!

孃家媽都可以借!

但是男方認可嗎?你的自尊可以嗎?

如果你平時對我女兒非常好,而我就這麼一個女兒,我可以口姑爺一切都倒過來也行啊!

第一個孩子無論男女都要姓媽媽姓,

第二個孩子無論男女都要姓爸爸姓!

這樣非常好呀,不是嗎?

謝謝你的關心和約請!

我是兒子不涉要錢而是給彩禮!

謝謝!


user8291935453692


要彩禮,美其名曰是中國某些地區的傳統,其實是因為以前女兒嫁出去,就很少回孃家住,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只能孝順公婆,不能伺候自己的父母。可現在不同了,男女平等,女兒可以隨時回去盡孝。那俺也就不理解為什麼女方要彩禮了?賣姑娘?怕離婚?在北京是沒有彩禮一說的,陪嫁倒不少。

這事兒,你應該和你兒子商量。如果他非她不娶,那你就讓他自己慢慢存錢給彩禮,讓岳父母滿意。如果不是,讓兒子和女方說明你家現況。她願意嫁,就回去說服她父母,不願意,就作罷。要彩禮的親家以後也不好相處,想起來就彆扭,看著就不順眼。以後一對夫妻四個老人,如果四個老人能處好,這小兩口就省事兒了。處不好,彆扭一輩子,小兩口也過不好!但要是你兒子不爭氣,你們就沒辦法了……


孟闌


不會開囗要,男方自己會準備好的,畢竟我們這邊風俗就是男方給少了不光女方丟臉男方更丟臉。標準定在那兒的,你問問男方願意在大家面前為了幾個錢把全家的臉都丟了嘛?我知道有的人肯定會批評說我們這兒哪是嫁女,賣女吧?!嗯,我二十歲時也是這麼想的“我是嫁人,又不是嫁給錢!”,後來跟我一樣想法的姐姐嫁給了愛情,男方家裡在我們當地算是有錢人(家產百萬,獨子)我姐也是這麼跟我父母說的,我父母依她只要了二三萬聘金,全給她置辦嫁妝了。結果是什麼?嫁過去之後男方父母壓根瞧不上我們一家。只半年男方出軌公司同事,離婚了。我不知道你們外面的情況是怎樣的,但我們這邊就是這樣子,用我聽到的一位老人的話來代表一下,她是這麼說她媳婦的:“管她呢!反正是沒花錢的!大不了叫我兒子休了她重新再找個。”


向日葵永遠仰望太陽


想明白很容易,女的家條件好你自己都說了,不找你兒子的話可能找個經濟條件更好的,你兒子再找的話恐怕找的就不如現在這個了吧?你現在花再多的錢也是給你兒子花的,房子肯定是你兒子名字,跟媳婦沒半毛錢關係,人家結婚沒彩禮跟你圖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