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總書記每一句囑託都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2018年6月14日和2013年11月27日、2008年5月9日,這3個看似毫不相關的時間點,因為習近平總書記3次到濟南考察而聯繫在一起。無論是在浪潮集團、章丘三澗溪村,還是在濟南市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省農科院,抑或是在力諾集團、歷城區港溝街道冶河村,總書記的每一次關心、每一次詢問、每一次握手,都關乎民情、關乎發展。

參加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後,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濟南考察,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心情十分激動振奮。特別是親歷習總書記以往兩次來濟考察的當事人,他們有什麼感受?再次聽到總書記的囑託和希望有何感想?

濟南陽光大姐卓長立:緊跟時代步伐樹家政行業標杆

14日晚上7點,濟南陽光大姐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卓長立準時收看當天的新聞聯播。頭條消息一播出,立刻引起她的關注——習近平總書記來山東考察。

“新發展理念”“創新力”這些關鍵詞,讓卓長立的思緒久久不能平靜。“發展是每個企業的追求。新時代、新作為,陽光大姐同樣面臨著升級發展的問題,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從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新技術運用、發展模式等方面全方位進行提升。”卓長立表示,傳統家政行業要想跟上時代進步的速度,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須轉換新思路、擁抱新技術。

經過17年的耕耘,“陽光大姐”如今已經成為一個著名品牌、一個行業標杆。在奮鬥的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的兩次重要指示成為其發展的轉折點。

2013年11月27日,正在山東考察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濟南市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與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員交流時提出“家政服務大有可為,要堅持誠信為本,提高職業化水平,做到與人方便、自己方便”。4年多的時間,濟南陽光大姐累計培訓14.6萬人次,安置就業97.4萬人次,服務家庭90萬戶。今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陽光大姐截至目前先後建立起30多個“家政專業村(鎮)”,把家政培訓送到田間地頭、送到農村婦女群眾身邊。

參加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後,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山東考察。當聽到習總書記在走訪社區時提出要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卓長立感到陽光大姐今後的發展方向更明確了,“陽光大姐正著力打造集家政服務提供、家庭智能設施設備體驗、家庭健康管理服務為一體的智慧社區,為市民提供全新的家庭生活體驗。”

章丘區農業局胡延萍:牢記囑託踏實做好基層農業工作

“習總書記今天能來章丘,來到我們章丘大蔥的種植地,我很是激動、驕傲。”章丘區農業局大蔥產業辦公室主任胡延萍表示,回想起2013年11月27日總書記來濟南考察時的情景,“現在依然還是感動、溫暖。”

“4年多來,我們的現代農業正發生著深刻變化,當時在座談會上提的幾點建議也漸漸地成為了現實,我很是欣慰。”胡延萍說,“總書記這次來濟南考察時提出,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下一步我們要帶著總書記的鼓勵,繼續踏實做好基層農業工作。”

最近,胡延萍正參加第十屆章丘大蔥節的策劃會。她告訴記者,今年的大蔥節肯定會讓人耳目一新,“我們加入了文化、旅遊和創意元素,讓一二三產業實現完美融合,大家拭目以待吧!”為了籌備本屆大蔥節,章丘區農業局大蔥產業辦公室與中國農科院合作引進國內80個不同地方名蔥,目前試種成活44份;引進11個觀賞蔥品種,目前已成活9個。下一步,章丘將建設大蔥博覽園。

現在的章丘大蔥,從種植到旅遊、電商,再到品牌的宣傳和打造,都在發生著根本性變化。章丘大蔥品質提升了,品牌價值提高了,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農產品”等稱號。作為濟南市唯一參選的特色農產品,章丘大蔥成功入選“2017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價值已經達到33.5億元。目前,章丘大蔥種植面積在10萬畝左右,年產量6億公斤,產品已經遍佈全國各地。

“看今朝江山如此多嬌!為今天中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足而驕傲!”胡延萍感慨地說,感謝這個時代,感謝總書記給了農業農村更多關注,讓自己作為一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有了更大的成長空間。

總書記每一句囑託都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歷城區港溝街道冶河村郭朝元:腳下的核桃園定會更加讓人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到了俺們濟南。”14日晚的新聞聯播,將歷城區港溝街道冶河村不少村民的記憶帶回到10年前的那天——2008年5月9日。

那次來冶河村,習近平總書記詳細瞭解了“用什麼肥料”“樹苗怎麼管理”“如何防治病蟲害”等問題。當時,技術員曾憲鳳一一作了解答。他動情地說:“總書記那年來俺們村的時候,這些核桃樹還是半米多高、三四釐米粗的小苗呢。”

冶河村這10年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村黨支部書記郭朝元告訴記者,冶河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在港溝街道紮實黨建工作引領下,村裡當時的“支部+協會”模式已經變成如今的“支部+協會+合作社”運營模式。隨著技術的不斷探索優化,“香玲”核桃畝產大幅提升,“現在十里八鄉沒有誰不知道我們的核桃。”郭朝元自豪地說。

經過近些年的迅速發展,“歷城區香玲核桃專業合作社”也從曾經的“試驗田”變成了現在的“樣板間”,遠近聞名的“香玲”核桃,已經成了村裡致富的保障。“我看新聞聯播,習總書記說了,還是要增加農民收入。”郭朝元說,單純的種核桃、賣核桃已經不是冶河村追求的目標,合作社把眼光放長遠,著力對核桃深加工投入,與一家知名阿膠廠達成“千萬級”戰略合作協議。為了不讓一位兄弟姐妹在共奔小康的路上掉隊,合作社還優先吸收貧困戶前來打工。

習總書記此次來濟南考察時指出,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郭朝元說,冶河村將依託核桃產業不斷促進村民增收,不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聽了習總書記的講話,我們更有信心了。未來的新農村肯定越來越美,我們腳下的核桃園一定會更加讓人期待!”

市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丁麟宏:讓農民工切身感受到城市溫度

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了濟南市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得知習總書記再次到濟南考察,我備感親切、備受鼓舞,心情特別激動。總書記視察濟南市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時與我握手的情景,一直鼓舞著我把涉及農民工的政策落實好、落實到位。”市就業辦副主任丁麟宏表示,市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始終帶著黨性責任和感情真心實意為農民工服務。“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堅持下去,在實踐中完善起來’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丁麟宏說,習近平總書記這次在濟南考察時的講話讓大家備受鼓舞,下一步,為農民工服務工作將繼續著力在堅持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讓廣大農民工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加快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使他們在濟南這座有溫度的城市感受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總書記再次來到濟南,我心裡很激動,上次與總書記見面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濟南超意興餐飲有限公司員工張海燕感慨道,當時總書記親切詢問了她關於入黨的問題,並在最後叮囑她要在思想上搞清楚為什麼要入黨、入黨要有入黨的政治覺悟。張海燕把這些深深記在心裡,回到單位後積極向公司黨組織靠攏,2016年9月19日,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從新聞聯播上看到總書記多次提到民生,涉及就業、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句句都說到了我們農民工的心窩裡。作為一名農民工黨員代表,我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和學習,做一名優秀合格的共產黨員!”

山東省農科院王法宏:給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濟南考察的消息,讓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王法宏和王淑芬心情特別激動,思緒一下子回到近5年前。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省農科院考察,給農業專家們明確了科研方向、增強了信心。“科技興農,目前全國上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以說我們農業科研人員的實幹機會越來越多、舞臺越來越廣。”

回憶起當時與總書記在一起的場景,王法宏感觸頗深,“總書記當場詢問了小麥凍害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後果、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等問題。”當時,總書記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關注節本高效、質量安全,這些也在省農科院近年來的工作中得以充分體現。

總書記在省農科院視察時提出的那句“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成為農業專家們不懈的追求。省農科院將糧食尤其是北方主糧小麥的持續創新攻關作為重中之重,整合全省優勢科研團隊協同攻關,先後培育出一系列高產優質新品種。

王法宏說,他們按照總書記指示,近年來研發了小麥抗逆穩產生產、小麥輕簡化栽培、小麥壟作節水高效栽培等多種技術,大大提高了小麥的綜合抗凍、抗倒伏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降低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王法宏還說,2017年末他們同時啟動了“小麥-玉米光溫水肥資源優化配置及高效利用技術”,也得到進一步突破。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考察時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我們農業人更要圍繞農民、農村發展需求,俯下身子紮實工作,努力為齊魯大地的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王法宏對未來信心滿懷。

力諾瑞特朱林軍:堅持智能製造引領高速發展

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濟南考察時指出,創新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我們能否過坎的關鍵。對此,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林軍深有體會,他認為企業要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來實現自身的核心價值,迎難而上才能創造輝煌。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2008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力諾瑞特考察。朱林軍說,此後,力諾瑞特按照總書記指示,始終堅持自主研發,重視產品質量,採取精益求精的品控措施,堅持高端智慧差異化的品牌定位,不斷推動技術創新研發升級和品牌升級。同時,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建成了太陽能行業第一個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於一體的智能平板工廠,並將高科技、智能化、生態化、互聯網大數據結合到生產運營中,使企業在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上越走越勇。

“習總書記這次來濟南考察時指出,大力培育創新優勢企業,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朱林軍表示,力諾瑞特會堅定不移在創新驅動發展的這條路上走下去,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新突破。他說,力諾瑞特以提升技術、提升設備、提升產品為重點,創造了太陽能光熱領域數箇中國第一,自主研發的大面積太陽能熱水工程技術、太陽能採暖製冷技術、太陽能中高溫應用技術,都引領了太陽能行業的發展方向。

面對未來,朱林軍說:“自主創新是力諾瑞特保持行業領先水平的必由之路。我們要矢志不移堅持自主創新,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再創輝煌不斷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