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文稿丨徐珂: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有效推動發展理念的創新變化

文稿丨徐珂: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有效推動發展理念的創新變化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改革開放每前進一步,發展理念變革就推動一步。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他強調,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改革開放是發展理念變革的“源頭活水”,與發展理念變革在過程上是統一的、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兩者是辯證統一、互存互動的關係。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也是中國發展理念變革的歷史。40年乃至新時代及以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地推動著中國發展理念變革,不斷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篇章,為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科學理論指導。我們要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不斷深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向更高境界更深層次發展,不斷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我國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奮進。

一、改革開放40年偉大實踐,標註著中國發展理念變革推前社會進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踐告訴我們,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進程,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一成不變。在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黨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繼承前人又開拓進取,在持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中不斷完善和豐富發展理念,逐步形成體現時代特徵、反映實踐要求的關於發展方向、發展使命、發展動力、發展關係、發展戰略、發展目標、發展方式、發展路徑、發展舉措等一系列新的發展理念,“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改革開放是推動發展理念變革的前提條件。理論來源於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發展理念作為發展理論的核心,在發展理論中居於靈魂地位,具有統攝作用。它來源於改革開放的實踐,其變革創新也必須建立在改革開放實踐創新的基礎之上。儘管發展理念具有自身獨立性,但歸根結底是改革開放實踐作用的結果。正確發展理念需要經過反覆實踐和比較,才能得出。改革開放作為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堅持的實踐創新,不僅改造著客觀世界,也推動著發展理念的創新,是檢驗發展理念是否科學的唯一標準。正是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基礎上,人們才逐漸獲得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概括總結出新的發展理論,並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加以檢驗發展。正確的發展理念是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植根於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實踐基礎上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理論和實踐創新的推進。

改革開放是推動發展理念變革的動力引擎。“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發展理念本質上是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總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逐步深化。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不僅催生了發展的需要,也必然產生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促使人們去研究問題、去解決問題,以滿足發展的需要。改革開放的實踐推動我國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解放思想,豐富了認識手段,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能力,為發展理念的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條件。改革開放是探索改造中國經濟社會的實踐活動,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不斷感知發展現象,總結經驗教訓,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而獲得充分體現時代要求的新的發展理念。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改革開放,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發展理念變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也必將得到不斷豐富和完善的發展。

改革開放的實踐創新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理念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

發展理念的變化本身就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化,沒有發展理念的變化就沒有改革開放的推進。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加快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其中必然包涵和伴隨著發展理念的變化。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和發展理念變化的發展歷程是一個有機統一的過程。發展理念變化必須同不斷髮展變化的改革開放實際相適應,要求人們當改革開放進程已經向前推移的時候,發展理念必須隨之變化,而新的發展理念又為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南。如果發展理念仍然停留在原來階段或超越現有階段,就會犯發展理念落後或超越於改革開放實際的錯誤。同時,只有不斷推進發展理念變化,才能引領改革開放事業不斷髮展壯大,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改革開放40年崢嶸歲月,鐫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變化的偉大曆程

改革開放的壯麗畫卷,是在砥礪前行中譜寫;發展理念變化的美麗華章,總是在新的奮鬥中鋪展。在改革開放40年的滾滾大潮中,我們黨挺立潮頭、逐夢前行,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持續深化拓展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逐步形成了一個反映時代和實踐發展要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譜系,不斷引領我國發展全局發生深刻變革、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

引領指導: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首先要把應該樹立什麼樣的發展理念搞清楚,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跟著也就好定了。我們黨的發展理念是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得出來的,並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得到證明的,正確地反映了改革開放的客觀實際,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南。改革開放40年,我們黨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堅持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到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再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在不同歷史階段每一次發展理念的創新和完善,都把我們黨對發展理念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都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內容的新豐富和理論的新跨越,都為新的歷史階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總鑰匙”,都引領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改革開放40年,中國書寫了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史上的奇蹟。年均增長約9.5%,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經濟總量從3679億元到82萬億元,擴大了225倍;人均GDP從155美元到8800美元,成功實現從低收入國家向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跨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健康持續,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實踐證明,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實踐上的每一次創造、思想理論上的每一次突破、發展理念上的每一次進步,都在不同歷史時期科學回答了“為什麼要發展、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持續健康發展”這些始終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全過程的重大課題,不斷引領中國接力走向繁榮富強。

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飛躍。時代的新飛躍呼喚發展理念的新發展。任何真正的發展理念都是自己時代發展精神的精華,都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深化和昇華。發展理念作為我們黨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原則,其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我們黨在改革開放不同歷史階段,都內在地要求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發展觀唸作引領,從而推動了發展理念的新飛躍,實現時代發展的新飛躍。改革開放40年,我們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理念,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理論品格,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的具體實際,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重要理論結晶,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改革開放40年,我們黨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破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在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基礎上,自覺通過調整生產關係激發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自覺通過完善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破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主要社會矛盾,推動了我們黨從發展生產力到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綜合變革的歷史性飛躍。黨的十一屆三中實行改革開放,推進發展理念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變,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自此以後,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和得到改善,綜合國力逐步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前所未有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中國實現了站起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砥礪奮進: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激發潛能,最大限度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正常情況下無法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推動實現預期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改革開放40年,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成功還是挫折,我們黨都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磨鍊中奮勇前進,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同時,時代的精神狀態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不斷豐富發展,注入了時代的新內涵,也會呈現出新的形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敢字當頭、快字當先,突破陳規、大膽探索、勇於創造、銳意進取,體現的精神狀態是,“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氣魄、“摸著石頭過河”的膽識、“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改革開放的攻堅期、深水期、關鍵期,在依法從嚴的規範下,不停頓、不止步,敢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做到蹄疾步穩,體現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崇高的信念追求,登高望遠、海納百川的胸懷氣魄,敢於變革、勇於創新的政治勇氣,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韌勁,昂揚進取、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戒驕戒躁、勇毅篤行的定力耐力。這一歷史進程,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自覺、制度自覺和行動自覺,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勃勃生命力和偉大的光明前景,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示範作用,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三、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浩蕩春風裡,奮力續寫發展理念變化的新篇章

實踐創新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我們黨“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我們要站在新時代起點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上來思考,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得出正確結論,提出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發展理念,為我們黨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科學指引。

(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發展、怎樣發展,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等一系列關係黨和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始終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我們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實踐中,繼續推進發展理念變革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繼續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始終保持發展理念變革的正確方向。要把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勇於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在發展理念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要牢牢把握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根本價值立場,遵循唯物辯證法的規律性,突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性,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佈局、戰略佈局以及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經過反覆實踐和比較得出正確理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進一步推向前進。

(二)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證明,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發展理念變華。改革開放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本身是我們黨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偉大自我革命。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是進行發展理念變化的基礎和保證,發展理念變化反過來又為黨的建設提供發展理論上的指導。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積極推進自我革新,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發展理念變化提供堅強保證。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改革與完善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制度,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要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政治本色,確保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要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大膽解放思想,勇於創新,汲取人民群眾無窮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推動發展理念創新。

(三)毫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定正確政治方向。道路問題、方向問題歷來十分重要。道路問題決定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是黨的生命。方向錯了,就會南轅北轍、人心渙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在新時代新的歷史起點,我們黨要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就必須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不斷推動發展理念的變化。要全面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認識,真正弄清楚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問題,自覺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作鬥爭,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絕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幟的邪路,始終保持政治定力。要積極借鑑國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抄照搬他國政治制度,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四)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黨的奮鬥目標為指引。黨的奮鬥目標作為黨的發展規劃或發展藍圖,集中體現了未來一定歷史時期所肩負的責任和擔當,是一個政黨公開樹立、開闢未來的奮鬥旗幟。它可以引領前進方向,凝心聚力,激發強大精神力量,使人民為之奮鬥不息。改革開放40年,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提出的宏偉奮鬥目標,立足當下、昭示未來,富於挑戰、充滿希望,寄予著黨中央對我們的諄諄囑託,飽含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展現出中國又好又快發展的美好前景,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黨的十九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凝心聚力,進一步推動發展理念變化,引領中國夢一步步變為現實。要在開創未來的改革開放實踐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落實不同階段的奮鬥目標,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推進發展理念向著更高水平邁進。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新時代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回應人民的現實期盼和呼聲,在認真研究問題的基礎上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行之有效辦法,以此推進發展理念向縱深發展。要面向未來,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正確把握當代中國的走向、基本特徵和發展脈絡,結合我們黨的歷史經驗和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敢於試驗、敢於實踐、敢於創新,不斷開闢發展理念變化的新境界,引領承載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駛向更加光輝的彼岸。

(徐珂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