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聚合力摘“窮帽”——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隆茂村脫貧攻堅見聞

六月,走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隆茂村硬化的進村公路上,一路涼風習習,水田裡農民們或打田、或插秧,美麗的新農村在水田的倒影裡顯得格外有意境。

隆茂村是六枝特區深度貧困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3戶653人。

如何讓村民脫貧致富?隆茂村支兩委一直在努力。

“脫貧攻堅是一個複雜而巨大的系統工程,零敲碎打、單兵突進都不行,唯有上下齊心,凝聚合力,才能有效推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逐步致富,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隆茂村支書劉維說。

為達到這一目標,近年來,隆茂村在因戶施策、夯實基礎、抓實產業上狠下功夫,助力脫貧攻堅。

因戶施策謀脫貧

隆茂村具有土地肥沃、林地面積大等資源優勢,適宜發展鄉村旅遊和種植養殖業。但村民小組分佈不集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群眾種養技能缺乏,加之全村外出務工人員多,留守村裡的主要是婦幼老弱病殘人口,導致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勞動力、缺經營能力、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為此,村支兩委及駐村扶貧工作隊利用召開支委會、院壩會、黨員大會,分析致貧原因,理清發展思路,尋找脫貧致富新路子。

同時,該村邀請相關部門進行脫貧攻堅政策培訓,提升村支兩委人員的政治理論水平,增強脫貧攻堅政策的熟悉程度。建立脫貧攻堅文藝小分隊,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各種強農惠農政策,藉助脫貧攻堅夜校、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進一步扭轉部份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2017年,該村進行生產技能培訓540人次,農村實用技術培訓90餘人次,扶貧政策培訓620餘人次。

夯實基礎助脫貧

實施“廣電雲戶戶通”工程;修通了四條全長13公里的通組公路,實施小那備組串戶路工程3200平方米,方便群眾出行;實施8戶精準扶貧危房改造,解決貧困戶住房困難;建設標準化村級衛生室,改善村級醫療衛生條件;創建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安排一名教師長期駐紮村委為村民授課;建立村圖書室,購置書架和近2000冊各類圖書……

一個個好項目的落實,讓隆茂村村居環境換了新顏,更增強了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

抓實產業好脫貧

在實施產業項目上,隆茂村瞄準“短、平、快”的產業項目,讓貧困戶真正得到實惠。

2017年,該村爭取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引進安順緣順商貿有限公司,發動貧困戶利用“三變”模式,加入村領辦合作社種植竹蓀50畝;同時,利用“公司+農戶+合作社”模式,拿出財政扶貧資金的15%作為農戶每年固定分紅,2%作為村積累。2018年,該村68戶貧困戶戶均分紅990元,6戶貧困戶在基地務工,戶均年增收2萬餘元。

2018年爭取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利用“合作社+農戶”模式,實施50畝水產養殖項目;實施170畝優質紅米種植項目;與關嶺堯上農業發展公司聯繫,種植22畝迷迭香,拓寬群眾致富經渠道。

在教育扶貧和醫療扶貧上,隆茂村支兩委主動作為。

2017年,該村133名貧困中小學生都享受到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各項優惠政策。申請“雨露計劃”,分別補助3名應屆大學生5000元;申請市總工會特批“三送三促”金秋助學金2萬元補助1名應屆大學生、3名大專應屆生、1名特困高中生和1名初中生。聯繫卓越團隊組織開展“光之愛小勇士”活動,40餘名困難兒童和留守兒童得到了12萬元的學習、生活用品;聯繫貴陽愛心家庭捐贈4萬餘元的物資;聯繫“小水滴”公益組織向困難兒童捐贈了30個溫暖包。

2017年,由該村統籌,為27戶貧困戶代繳農村合作醫療費用,2018年為16戶貧困戶代繳合作醫療費用,實現精準扶貧戶全部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