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遼寧省大連·莊河市"4·23"村級工程紀實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莊河位於遼東半島東側南部,大連東北部,為大連所轄北三市之一。東近丹東接壤,西以碧流河與普蘭店為鄰,北依群山與營口的蓋州、鞍山的岫巖縣相連,南瀕黃海與長海縣隔海相望。全境陸域面積408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33平方公里,自然海岸線長285千米。現轄21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共有村(居)民委員會259個,村民組2734個,居民組584個,戶籍總人口83.84萬。

"郡縣治天下安","村居治"則縣市安。隨著當今經濟轉型、社會轉軌、思想轉變的快速發展時期,社會矛盾日益突顯,莊河市在加強新農村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方面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同時,做了許多探索。2010年莊河市根據市情,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率先在全省構建了"4321"大調解模式,這種模式從"治標"上化解人民群眾內部矛盾取得了實效。但是,要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根本性、源頭性、基礎性的"治本"問題,只有在基層"末梢神經"上下功夫,才能事半功倍。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和村(居)民自治能力,強化基層黨組織駕馭能力和穩固基層政權建設,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2012年,在大連市委、大連市綜治委的指導下,莊河市結合實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夯實基層基礎,推出"村級社會治理服務"工程(簡稱:"4·23"村級工程)。2015年3月,依據"4·23"村級工程實施以來的實際情況,對工程的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4·23"村級工程涵蓋組織建設、政權建設、平安建設、惠民工程4個方面,共23項具體內容,並將責任細化分工落實到18個責任部門、58個協作部門,對全市259個村級單位實施社會治理服務項目目標管理。

一、夯實村級組織建設,堅持強化基層基礎

村級組織建設是村級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該方面共涉及兩項工作:鞏固村級黨組織建設、加強群團組織建設。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莊河市堅持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依託併發揮工、青、婦組織基層活動陣地、維權熱線和維權服務機構作用,要求黨組織在社會治理領域發揮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增強基層社會治理服務能力。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2012年,莊河市創新開展"五進五聯"活動,搭建黨員幹部長期聯繫基層群眾的平臺,第一時間發現和解決問題,聯繫群眾覆蓋面達到100%。2013年,莊河市委選派51名黨員幹部到社區擔任第一書記、205名幹部駐村蹲點,帶動基層提升社會治理能力。2014年,精心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全市機關幹部進村包戶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對村級黨支部開展"一幫二促三表彰"活動。2015年市委組織鄉鎮機關幹部開展駐村服務工作隊活動,切實提升社區服務和村(居)民自治能力。2013年度、2014年度市委、市政府分別劃撥367萬元、359萬元對年度"4·23"村級工程考評中達到等級標準的村級單位進行了表彰獎勵,極大的提高了基層參與社會治理服務的積極性。通過"4·23"村級工程,基層組織不斷提升能力、積蓄動力、釋放活力。

二、築牢村級政權建設,執政根基更加鞏固

村級政權建設是村(居)民自治制度的關鍵環節。該方面共涉及五項工作:強化村(社區)治理結構和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監督機制;推進村(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積極發揮村(居)民代表在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治理工作中的作用;開展村級檔案規範化管理建設。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政權建設的實施,進一步建立完善了總支(支部)、村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居)委、綜治管理服務站、村(居)民議事會協調運行的治理結構,建立了"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的工作體制,確保村級組織具備承擔社會治理各項任務的綜合能力。村(社區)建立了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公開面達到100%,形成了村務有公開、事前有決策、事中聽意見、事後有監督的良好局面。四年來,全市通過"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累計決策2000餘項,群眾滿意率達98%以上。由村(社區)依法選舉產生15000餘名村(居)民代表,明確了村(居)民代表要發揮橋樑紐帶模範帶頭和聯絡員、宣傳員、信息員、調解員、巡防員、監督員六個方面作用,極大促進了村級工作的開展。全市共劃分一級網格259個,二級網格3318個,組織制度健全,為承載社會治理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深入開展平安建設,促進村級社會穩定

村級社會穩定是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社會資源,莊河市把營造令人民群眾滿意的平安環境、作為社會治理的根本任務。村級平安建設共涉及七項工作:開展"五無"村(社區)創建活動;開展"星級平安居住小區"創建活動;強化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群防群治隊伍建設;推進社會治安保險工作;創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務體系;創新完善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管理機制;建立村(社區)普法長效機制。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目前,通過"平安村(社區)"、"平安家庭"等系列平安創建活動的開展,全市"無毒、無治安案例、無信訪、無傳銷、無安全事故"的"五無村(社區)"已達到40%,已有35%的小區達到大連市星級平安居住小區創建標準。技防視頻監控攝像頭11780處,實現重點部位、重點場所監控設施全覆蓋。建立"警民聯繫點"568個,發展群防群治隊伍29110人,發展平安志願者16000餘人,已成為平安建設的重要力量。市政府為每一投保戶補貼10元,用於擴大保險範圍和理賠額,為平安莊河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建立全市完整統一的特殊人群管理臺賬,通過職能分工給特殊人群提供必需的服務和待遇,為平安建設提供了有效保障。設立普法諮詢平臺,開展律師和政法幹警進村屯(社區)活動,提升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通俗性,確保讓群眾真正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全面提升了農村法治氛圍。通過平安建設的開展,基層的治安防控水平不斷提升,營造了群眾滿意的平安環境。

四、傾力村級惠民工程,確保人民安居樂業

惠民工程是兌現民生承諾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治理成果的直接體現,更是獲得群眾擁護的有效方式。共涉及九項工作:完善村級代理服務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推進農民致富增收和新農村"六化"工程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農村衛生保障體系建設;開展村級愛國衛生運動;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推進農村公路新建路面工程;推廣科學知識及農業新品種、新技術。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六化"工程在全市20個鄉鎮120個村實施硬化面積618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5743盞,修建休閒廣場171個,房屋改造4123戶。新建農村戶沼氣池1990戶,大中型沼氣池29處。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村屯植樹530萬株,造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林1.2萬畝;共投入資金2.2億元。先後有14個村被評為大連市新農村建設"六化"工程先進單位。"文化惠民"工程積極開展"和諧鄉風進萬家"文藝演出活動,組織莊河市的優秀民間文化團隊,深入全市各鄉鎮、村(居)民委、敬老院及45個文化大院演出,2015年累計送戲200餘場,觀眾達66000多人次,組織服務農民工專場晚會及民間文化匯演86場。通過開展村級愛國衛生運動,在農村地區新建垃圾池600餘個,清理垃圾20萬噸、道路1534公里、河道1218公里。完成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創建65.6萬份,全部實行規範化管理。農村居民建檔率在70%以上,完成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10萬餘人次。通過惠民工程的實施,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了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從而極大地提升了群眾對社會治理工作的參與熱情。

莊河市把"4·23"村級工程作為實踐社會治理創新的主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莊河市創新村級社會治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要平臺和抓基層的有力抓手,對259個村(社區)實施項目目標管理的新模式,舞活了社會治理的"末梢神經",形成了上下貫通、領域全輻射、運轉全天候、服務全覆蓋的工作格局。四年來,隨著工作的深入開展和社會治理理念的不斷深化,工程內涵與時俱進,投入不斷增加,功能更加豐富,成果愈發顯著,受到了遼寧省委、大連市委的充分肯定,對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