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高原牧歌》(二)长在鄂托克 2

2.

一九六四年的伊克召盟和现在比是两个世界,基本全是沙漠,没草没水没路没人更没鸟和树,有什么呢?有骆驼,有不多的山羊,还有陕北来的穷人,西三旗本来穷的荒无人烟,可他就是养穷人的地方,尤其卾托克旗,来了大批的府谷、神木、米旨、横山等陕北人,为什么呢,因为鄂旗有天然碱,和工业用盐,所以她成为荒漠中的乐土,也是伊盟的工业建设重点,这么荒凉的地方人们总愿意去个好地方吧,那就是—满巴拉僧仲庙。我记得去时前面有人拉着骆驼,妈妈搂着我高高的坐在上面,骆驼一侧是一卷行里,一侧是大小两个皮箱,这就是我们全部家当了,爸爸背着盒子枪在后面步走着……到地方时,他们高兴的向天上打枪,妈妈也唱起了森吉徳玛,只听他们喊叫着:幸福圪旦到了。远远看到,一座孤山,上面有白墙蓝顶房子,绿树在周边满满的,一片一片的那是淖尔,我们脚下也有草了,到了这里人和牲口都高兴了,大人们小孩儿们都围着当地牧民点燃的熡火,跳啊唱啊,第一次看到爸爸喝的睡在草地上。

小孩子们已经习惯和牧民小孩玩耍了,他们喜欢从衣袍里掏出硬硬的奶豆腐说:“玛,依得”,妈妈从爸爸刚从骆驼背上取下的皮箱里找出饼干,给我的蒙古小朋友,他们第一次领我到了神山下的湖边,好清凌啊,看到底的水让我现在还难以忘怀,黑色的小鱼,红红的小虾,还有青蛙和它的孩子们,我在包头东河大水卜洞见过的翻车车这里也有,山上下来的喇嘛总是看着我们笑,牧民们骑着马远远的跑来,弯腰伸手,就将他们的孩子一把就提上马背跑了。

爸爸后来说:这是一块“帽子落入草中便找不着,肉掉到地上沾不着沙”的卧马宝地。这是在毛乌素沙海中不多见的。

晚上的马拉庆在蒙古包上的不禾勒,扁那夏日陶斯、乌日沫、胡日森布达、苏太沏、玛哈、埃勒应有尽有。爸爸唱的爬山调:“打鱼划划渡口船,鱼米之乡大树弯”。歌词让我给记住了,因为他一高兴就唱这一段……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