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人窮休入眾,位卑別勸人”,農村老人告訴你:人窮了,就少扎堆

在農村,有著太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俗語老話,這些老話也包羅萬象,有從田間地頭來的農諺,也有生活中的風情民俗,人情世故的老話,這些老話是許多農村智者的生活經驗、酸甜苦辣、悲歡沉浮的精煉再現,像一本本言簡意賅的教科書,告訴我們生存的真實,生命的真理,生活的道理。

“人窮休入眾,位卑別勸人”,農村老人告訴你:人窮了,就少扎堆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之前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會養些雞,鴨,牛,等牲畜來代替人力或和吃肉,但基本上是以種地為生,很少有農戶以養殖這些家禽為生,因為在過去這些家禽牲畜生的疾病很難根治,飼養的再多,或許一夜之間就會全部死光。放在現在何嘗不是?投資成本大,如果有病災的話,會損失很大的,甚至清家蕩產。

“人窮休入眾,位卑別勸人”,農村老人告訴你:人窮了,就少扎堆

人窮休入眾,位卑別勸人

在農村,老人常說“人窮了,就少扎堆”。說的是一個人在沒錢的時候,自己的一言一語都不會受到同伴的重視,。在窮的時候如果遇到親戚朋友吵架,打罵也別充當和事老,這個時候往往是“人微言輕”會被人看做吹牛,即使你講的在好在別人耳中也是廢話一堆。雖說是一句無奈的話語,但是生活中的一種真實寫照。要想生活過的精彩,人生充滿意義,自己的言行有份量,讓別人去尊重你,必須努力拼搏工作,努力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人窮休入眾,位卑別勸人”,農村老人告訴你:人窮了,就少扎堆

不怕五月十三漫,只怕五月十三斷

對於熟悉民間習俗和傳統節日的人應該都清楚,五月十三在農村被稱為雨節,又被稱為竹醉日和關公磨刀日,所謂的關公磨刀日在民間還有個傳說:五月十三的今天,如果龍王未施雨,而耽誤關公磨刀的話,關老爺就會大鬧龍宮,並強令龍王施法下大雨,因此在民間還有“大旱不過五月十三的說法。

而在過去的農業社會,農民們都認為五月十三這天下雨的話,對今後的萬事都比較吉利。因為此刻農作物正需要一場大雨來滋潤農田,這天下雨更預示著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而五月十三這天不下雨,並且赤日炎炎,驕陽似火的話,那麼這年必定會出現大旱,對莊稼的收成有影響。因此有了“不怕五月十三漫,只怕五月十三斷”的老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