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孔丹:“一帶一路”建設將進入加速期,需要各國加強相互理解與認知

孔丹:“一帶一路”建設將進入加速期,需要各國加強相互理解與認知

“一帶一路”建設遵循“合作和平、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尊重文明多樣性、尊重國家主權、尊重各國依據本國國情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是題中應有之義。所以,建設“一帶一路”不是為了滿足中國單方面的需求和利益,不是由中國單方面主導,而是謀求互利共贏、共同推動、共同發展,激發出沿線各國的發展潛力,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此,“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首先要加強相互瞭解,找準利益契合點,實現“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

當今世界處於西方話語體系之下太久,受弱肉強食叢林法則影響太大,讓一種新的合作理念和合作方式得到廣泛認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時,“一帶一路”建設不遵循單一模式,可以根據合作對象的國情靈活選擇或創新各種模式。不是我們認為對合作方有好處的項目就是好項目,好項目應得到項目所在國政府、社會與人民的廣泛認同。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瞭解對方,知道對方的國情、社情、民情,對方的所思、所願、所憂。中國真誠地希望“一帶一路”成為幸福繁榮之路、和平友誼之路、綠色生態之路,通往“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路。今年是“一帶一路”國際倡議提出五週年。五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廣泛國際認同,被寫入聯合國大會決議,取得了大量早期收穫,對促進沿線各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未來五年,“一帶一路”建設將進入加速期,這需要各國即時消除誤解與障礙,加強相互理解與認知。

(作者系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本文根據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承辦的“‘一帶一路’高端人文對話論壇”上的發言整理。中國社會科學院王曉泉整理)

編髮:馮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