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北方城市多建高架橋而南方城市卻多建隧道?

渋悳


目前在城市道路建設方面,高架橋是南北方城市的首選,隧道一般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修建的,高架橋的成本比隧道低多了,能建高架就不會建隧道,就是建隧道也只是對地面道路的一個局部補充,不會大規模採用,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城市環線以及快速路大都是以高架橋的形式存在。

其實北方城市也有很多修建隧道的,比如鄭州北三環彩虹橋下穿隧道就是為了穿越鐵路編組站緩解彩虹橋擁堵而建的。

但不得否認南方城市修建的隧道確實比北方多,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

南方城市地形複雜

南方城市不想北方那樣地勢平坦開闊,不是江河湖泊就是山川丘陵,打隧道也是無奈之舉啊,比如武漢的長江隧道、東湖隧道,南京的揚子江隧道,上海的的黃浦江隧道,廣州的珠江隧道,重慶的穿山隧道,杭州的西湖隧道,香港的跨海隧道等等。

南方城市佈局雜亂無章

主要針對老城區,南方城市由於受地形影響,不像北方那樣井然有序,比較大氣。南方的原有街道窄,錯綜複雜,居民區也多,不適合建高架,而隧道對於原有道路的寬度要求比較低,也不影響居民生活,比如南京內環西線隧道就是在一個不是很寬的作業面開挖的。

而北方城市就沒必要修隧道,高架橋就可以了,有的街道特別寬的甚至不用高架橋就行。

南方城市財大氣粗

隧道造價高,施工和運營風險都比較大,不是哪個城市都能承受的。南方城市經濟發展更具活力,有財力修建隧道,北方城市財力相對南方較少一些,除了必須修隧道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還是以修高架橋為主。

南方城市比較偏重民意

比如上海的北翟路改建快速路工程本來是規劃的是全程高架的,成本也低,進度也很快,但是遭到附近居民反對,擔心建成以後會受到噪音汙染,不得已才改變方案,挖隧道,至今仍未通車。


高速雜談


因高架橋在上,隧道在下,這個問答用“上北下南”來概括最簡單明瞭。

北方城市大多地處平原,為緩解交通而建高架橋最為經濟實惠,高架橋相對隧道而言成本低,工期短為大多城市立體交通建設的首選。而南方城市也並非不選擇高架橋,而是南方城市的地形原因,城市內高低不平,群山連綿起伏。要跨越山巒打開交通網絡總不能從山頂上鋪路修橋吧?那汽車通過豈不是成了過山車了!所以也只有選擇隧道從山下穿過。

當然北方城市因有山巒阻礙也要選擇隧道打通道路。所以,南北方城市交通狀況的差異是中國地理形態的客觀原因造成的,而並非每個城市執政者主觀的選擇。



其他南方城市不清楚,但廣州卻是高架橋多,而隧道少。你開車行遍廣州城區,基本上都是高架橋,隧道卻是甚少,除了幾條過江隧道外,只有黃埔大道的隧道比較長些,其他的隧道也就是有交叉路口那一小段而已。所以,說南方城市多建隧道這個說法似乎不能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