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進口藥>印度仿製藥>中國仿製藥,吃個藥還有如此鄙視鏈?

前天,中國上映了一部極具現實意義的影片——《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以9分開局,上映首日,票房3.22億。

電影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編,講述徐崢飾演的小商人和一群被天價進口藥掏空家底的白血病人,成立“走私小隊”冒險從印度代購併銷售低價仿製藥的故事。

進口藥>印度仿製藥>中國仿製藥,吃個藥還有如此鄙視鏈?

影片中最劇烈衝突的點在於:為什麼進口藥這麼貴,為什麼印度的仿製藥賣得如此便宜?

印度:世界藥房,仿製最強

原研藥是指醫藥企業在世界範圍內首次研製的新藥。醫院裡通常說的“進口藥”,絕大多數都屬於原研藥。

原研藥有兩個致命點:研發週期長,成功率低。

而仿製藥與原研藥在藥性上具有生物等效性,但價格上卻比原研藥便宜許多。

進口藥>印度仿製藥>中國仿製藥,吃個藥還有如此鄙視鏈?

聽上去,仿製藥就和山寨差不多,但由於治病救人還便宜,世界各國都十分鼓勵它的發展,只不過印度更加激進一點,它不僅仿製被允許仿製的,而且那些不被允許的,它也仿製。

於是,仿製藥(不管能不能仿製)就在印度遍地開花。出產的仿製藥,價格大大低於原研藥,有些甚至只有原價的十分之一。

如今,全球20%的仿製藥來自印度,它共為全球200多個國家出口藥品,其中60%以上出口到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相比各種認證,這個數據對於患者來說,就是最好的品質認證。

再說一句,這樣的品質,陸勇們能不拼嗎?

進口藥>印度仿製藥>中國仿製藥,吃個藥還有如此鄙視鏈?

總結印度仿製藥的成功經驗,就兩點:

1.不惜一切代價用仿製藥替代原研藥。

2.仿製藥的質量完全不輸。

如此說來,我們為什麼不搞仿製藥?

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的仿製藥大國了,近17萬個藥品批文中,95%都是仿製藥。

但即便是這個領域,我們暫時也無法擺脫大而不強的尷尬局面,與印度的差距相當明顯。

進口藥>印度仿製藥>中國仿製藥,吃個藥還有如此鄙視鏈?

在FDA認證方面,首款獲美國批准的中國產仿製藥是在2007年獲批的,這比印度晚了整整10年。2017年,中國藥企共有38款仿製藥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批准,而印度,獲批數為300款,是我們的近10倍。

國產仿製藥的缺點眾多,最不能讓人忍的,主要是以下三點:

1.療效與原研藥差距太大

2.信息不對稱,製藥反應慢

3.上市到使用,宛如取經

遺憾的是,前方路漫漫,得了腎病我們誰也不想尿毒症,可總這樣吃個藥也這麼難,我們不清楚具體要等多久,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能夠有時間去等。

進口藥>印度仿製藥>中國仿製藥,吃個藥還有如此鄙視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