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據人民網報道,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稅收籌劃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蔡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說了這麼一段話:

“今年個人所得稅改革其中一項重點就是,免徵額標準提高。國家會根據居民生活基本消費變化來提高標準,預計免徵額標準至少提高至5000元。”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個稅免徵額標準提高,是板上釘釘的事,究竟如何調整?

看看最新進展:

1個人所得稅法年內完成修訂起草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財政部表示,力爭年內完成契稅法、資源稅法、消費稅法、印花稅法、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個人所得稅法(修訂)、關稅法、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部內起草工作,及時上報國務院。

2納稅人的稅負將更加合理

財政部就“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將建立和逐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再適當的增加專項扣除的項目,使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稅負更加合理。

3現行起徵點和稅前扣除項目

財政部介紹,工資薪金的所得有一個起徵點,在稅收的術語上叫“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俗稱“起徵點”,現在是每月3500元,超過3500元以上根據超額累進的稅率安排進行徵稅。

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根據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水平變化,合理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的扣除。

4怎樣提高起徵點?

財政部表示,將根據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費水平的變化來確定,並且提出一個提高起徵點的建議,一個政策性的建議。

具體多少呢?要按照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費水平來定,這個數字還需要財政部進一步測算。

除了中財大教授蔡昌預估的5000元之外。還有2種主流聲音:

一種是7000元。今年兩會上,全國工商聯提案建議,將個稅起徵點提升至7000元,同時建議降低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從3%-45%降至3%-30%以下。

另一種是10000元。同樣是在今年兩會,政協委員董明珠就提案,建議改革個稅起徵點調至10000元。董小姐提案深得民心,自然是喝彩一片。

5這些花費將專項扣除

個人所得稅改革增加了專項扣除,財政部會根據實際情況,最後具體確定專項扣除項目的規模和數目。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還推出了商業養老保險的稅前扣除政策近日已正式落地實施。

6改革完善徵稅模式

這次個人所得稅改革還要改革完善個人所得稅徵稅的模式。現在的個人所得稅是屬於分類徵收的個人所得稅模式。這次改革將分類稅制轉化為建立起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這也是世界上通行的個人所得稅的徵稅模式。

7何時開始執行?

因為個人所得稅是個人所得稅稅法,草案確定下來以後,會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按照程序進行審議,審議以後來組織實施,預計可能在年內實施。

所有的這些進行改革的要素,都需要通過個人所得稅稅法的修訂才能夠把它最終確定下來。

個稅大改後,收入將普遍提高!

先看看目前個稅是如何計算的,來估算下你以後的能提高多少存款:

  • 工資、薪金所得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本表為工資、薪金所得適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減除費用後的餘額。

  •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本表為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

  • 勞務報酬所得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本表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勞務報酬所得按次納稅,屬於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於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每次含稅收入不超過4000元(即不含稅收入不超過336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含稅收入4000元以上(即不含稅收入336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 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稿酬所得,每次含稅收入不超過4000元(即不含稅收入不超過336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含稅收入4000元以上(即不含稅收入336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並按應納稅額減徵30%。

  •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和財產租賃所得,每次含稅收入不超過4000元(即不含稅收入不超過336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含稅收入4000元以上(即不含稅收入336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 財產轉讓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 其他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個稅大改,工薪族最受益!

中國個稅起徵點過低,一直是社會討論的焦點,個稅給工薪階層造成了巨大壓力。

對於工薪族來說,大部分人薪水在6000-5萬元之間,工資越高,個稅越多: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北上廣深工薪族成了繳稅主力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我國個稅繳納額逐年增加。2017年個人所得稅11966億元,同比增18.6%! 看一下我國個稅的增長幅度: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個稅為什麼增長快?

財政部曾解釋:個稅增長這麼快的原因“主要是受居民收入增長、財產轉讓所得增加等影響”。分析人士說出真諦:居民各種所得的確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個稅免稅起徵點仍是6年前的標準。這導致,部分增加的收入需繳納較高的個稅。

工薪階層成了個稅繳納的絕對主力。有數據顯示,當年月收入在1萬以上人群的工資薪金所得個稅,佔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收入的比重已近七成。

哪些城市繳納個稅多、壓力大?

我們可以看看這個城市薪酬表:

喜大普奔,個稅免徵額或將調整至5000?

北上廣深是繳納個稅的主力。有朋友說,他在北京工作,收入看起來挺多的,稅前3萬,除去社保個稅,到手2萬左右。然而,支出也高得嚇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房貸。在大城市,無數家庭和他一樣,有著沉重房貸壓力。他們增加的一點點薪資,也被個稅吞掉了。

但是,不久的將來,工薪族也將隨著個稅大改而收益。

國家政策越來越好了,稅務政策越來越優惠,個稅免徵額提高,大家的收入以後都能提高了!

本文來源:頭條君,人民日報、工人日報、中國新聞網、大貓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