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是你去了北京才知道的事情?

科學羋盒



1,到了北京,才知道,北京房子,是大多數人一輩子也無法企及的夢

2,買不起房,買車總行吧,發現沒有京牌,哪都去不了,六環外跑跑還行

3,那我就搞個京牌去,才發現自己社保不足5年,沒有搖號資格

4,我年輕,我熬5年(需要保證自己5年不換工作,公司5年不倒閉,否則都容易斷社保),終於熬夠了,才發現平均2000人搶一個指標,有人(甚至是北京人)已經搖號7-8年了,依然沒有,我還沒有自信到自己狗屎運好到隨時能搖中。

5,車房買不起,我讓自己住的好點也行呀,後來才發現,北京99%的租房信息全握在中介手裡,租房還得多交一個月房租作為中介費。

6,終於租好房子了,一年之後,房租居然大漲(尤其是炒房者炒不東房價,開始抄租金了)

7,於是,我被迫搬家,以前給家裡添置的大件,要麼新家放不下,要麼搬家費用比我買傢俱花的錢還多,忍痛扔掉,因為很難賣掉,租房的都知道,搬家=破產,都不敢添大件,只能留給房東或者扔掉。

8,生活還是需要希望的,我決定努力工作,給自己定出計劃,每天早到公司一個小時,晚下班一個小時,後來才發現,早上9點上班,7點半出門時正常,只能保證自己不遲到,要早到一個小時,我需要6點半出門,下午6點下班,7點半到家是常態,晚下班一個小時,就得8點半到家,洗洗涮涮,已然9點,做飯吃飯,忙完已經11點,又該睡覺了,要不明天早上起不來了。

9,看著別人雙雙對對,我決定,也給自己找個女朋友,終於,遇到了怦然心動的她,才發現,車房更不敢想了,以前自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現在,看個電影,逛個超市,溜達一圈商城,連TM外面上個廁所都要錢。。。

10,終於,我們打算結婚了,結婚之後一塊住,省了一個人的房租,可是我根本沒來得及高興,老婆懷孕了,於是每月3000房租,日常家裡花銷,全壓在我一個人身上。。。。

11,孩子出生了,男孩,高興了10分鐘,對,真的就是10分鐘,才想起來,尿不溼多少錢來著,奶粉得買進口的,衣服要買好的,我小時候條件不好,我不能讓我孩子條件也不好,細細一算,錢包又吃緊了。。。。。。

12,父母從老家過來給看孩子,原來的小窩地方不夠了,得換個大房子租,為了條件好,我住到了六環外

13,發現原來上班一個半小時,現在需要2個半小時了,下班也一樣。

14,睡眠時間縮短,孩子晚上還老鬧,嗯。。。。我是他爹,我還能跟他計較? 忍了、

15,終於,孩子3歲了,開始考慮上學的事情了,發現沒北京房產證公立幼兒園進不去,私立的便宜的一個月3000,貴的一個月8000,我的錢包呀。。。

16,最致命的是孩子的學籍問題。。。。

17,於是,我準備逃離北京了。。。。


鮮事


我來北京三年多了,現在想想剛來北京那些事,有的感覺挺有意思的。

我來北京之前對北京知之甚少,剛來那會去超市買菜,稱完之後去收銀臺結帳,收銀員逐一掃碼,掃到海帶片時正過來倒過去看兩遍,然後問我;“您要了嗎?“

我說,"我要了。"

她又問:“您說要了在哪呢?“

我愣了一下指著海帶說:"這不是嗎。"心想,問這個真奇怪。

收銀員突然笑起來"您是外地人吧,我是問您稱了沒有?”我把海帶拿起來看看,原來漏稱了。北京話並不是全普遍話,把稱東西叫做“要",我們說稱一下,北京話說要一下。千差萬別,難怪我聽不懂。

對北京人來說,我算南方人,我們買菜一般從數量上和品種上都不會太多,最多買夠二三天吃的就行了,買多了吃不完也不新鮮了。

但是我看北京的土著買起菜來真是夠誇張的,買起菜一次至少十幾樣,而且數量還多,至少都二斤以上,剛開始我以為是開飯店或食堂的,後來經常見到這樣狂買的北京人,稱稱的時候排在他們後面等的時間長,忍不住好奇地問別人,“您家是開飯店的吧?”

“不是,自己家裡吃。”聽了他們的回答又大吃一驚,心想,北京人真能吃。

還有就是對北京人為了吃排隊那個耐心真是讓人佩服,我到北京的第一個元宵節,兒媳想吃“錦芳”湯圓,那是正月十四,我去崇文門附近的錦芳湯圓店,本以為很輕鬆買了就走,誰知到那一看,那排隊的長龍長的嚇人,共有兩個隊,每個隊都是神龍不見尾,我找了半天,人群左拐右拐,找了好長時間才找到隊尾,每個隊至少有七八百人,心想,這得排到什麼時候,就給兒子打電話說排隊的人實在太多了,兒子說,即然來了,排個把小時不就買到了,因此我就耐下心排隊買湯圓,大冬天的,外面很冷,人在露天排隊腳都凍麻了。早晨8點去的,等買到湯圓已是下午一點。比我從合肥乘高鐵到北京時間還要長,真讓我無語。

我說這些,只是滄海一粟,還有很多很多的不同,只是到了北京後才知道的。


愛拼也難贏


我是杭州的,96年畢業來北京學習,認識老公,老公是公務員當時是副處級然後畢業結婚直接分到北京工作!老公父母都是郵電大學的老師,工作很好!當時來北京覺得北京很破,經濟也沒有我們杭州好,各種不習慣,主要是吃,住!後來愛上北京和北京人,朋友也很多,現在孩子都已經上高中了!目前是不願意回老家,特別是冬天,沒暖氣!春節會讓父母來北京小住幾天,就是天氣太乾燥了,老人家不習慣!


億學12


說實話,北京人比上海人強多了,從公交司機對外地人的態度就看出來了!在上海你拎著行李說著普通話,公交車司機看你的臉色是毫不掩飾的鄙視;在北京你拿著行李說著普通話,司機和乘務員還會幫你放行李!都是真事,我退伍之後一直在北京,中間去過一年多上海的親身經歷!


東城小方


我是96年來北京的,一直努力工作,然後落戶生女,已經上小學了。

來北京發現的事有很多。

1.辦事效率高。在北京辦事,只要條件滿足了,辦事效率非常高,特別是我遷戶口的時候,二趟辦完,第一趟是需要什麼條件,準備好再去,一次搞定,擔心的人情,難為等情況完全沒有出現。

2.土著好人多。那時,我在北京工作不穩定,換房頻繁,絕大多數房東對我都照顧有加,拖延房租,請房東幫搬家,都有過,我也養成習慣,過年回來送特產給他們。

3.政府暖心。在北京多年,忙於生存,有一天街道打電話給我,現在保險政策變了,去人才辦一個吧,為老了做準備。當時我差點兒哭出來,不像我的某些親人,打電話只和我要錢。

總之,來北京,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陪娃寫作業的爸爸


這是我第一次進北京的經歷。

下了車,扛著個很沉的提包出了車站,圍上來幾個男女,問我:"住宿吧?"他們的旅館價格便宜,條件也好。我不相信他們,我想找個大一點的賓館,大賓館不騙人。

我忽然看見旁邊的牆上寫著兩個大紅字:賓館。旁邊畫著一個箭頭,指向左邊,箭頭上邊寫著100米。

100米處就有賓館,就去那兒住。我扛著沉重的提包,順著箭頭指的方向走。

到了100米處,箭頭拐進了一個衚衕,衚衕的牆上又畫著一個箭頭,上邊寫著50米。這是整的啥事呀,你就說150米不得了,怎麼還分兩次說,我猶豫一下,鑽進了衚衕,順著箭頭指的方向朝前走,到了大約50米處,衚衕拐向了右邊,右邊的牆上畫著一個箭頭,上邊寫著30米。我生氣了,這不是糊弄人嗎,你開始就說180米,我未必來。想返回去,可是,返回去要走150米,前面30米就到了,還是朝前走划算。 我朝前走。走到30米處,並不見賓館,而是出現一個寬一點的巷道,巷道旁邊的牆上畫著一個紅箭頭,寫著100米。我火了,這是整的啥事呀,有這麼騙人的嗎?!我來了脾氣,不信這個事呢,我倒要看看你在哪兒!我顛了顛肩上的提包,貓著腰,哈巴哈巴朝著走。走到巷道盡頭,前面一片光明,車輛人聲鼎沸,是大街。牆上的箭頭指向大街對面,寫著200米。我已經精疲力竭,汗流浹背,返回去已經不可能,只能朝前走。我氣憤地想,今天我什麼也不幹,就是跟你整,非得看看你到底在哪兒!我走過大街,按照箭頭的指引,進入一個更深的衚衕,箭頭的上邊寫著50米。我不服氣地哈著腰走到衚衕盡頭,衚衕朝左拐,牆上寫著50米。我已經沒有力氣生氣了,拖拉著腿朝前走。

在衚衕的裡邊,終於看見一家門口上寫著兩個紅字:旅館。

門口旁邊立著一塊木板,寫著:滿員!

不來北京,不知道北京的衚衕有多繞😂


用戶6405692420597


我是2011年的專科畢業生,畢業於石家莊,招聘會上,選擇了一家北京的私人企業公司,和同學開啟了我們的“心臟”的實習之旅!

我們是元旦前去的,那時候火車上人比較多,兩個20出頭的小姑娘,擠這火車,夜幕降臨了,我們也到達了,打了一個出租車,司機師傅很熱情的,北京的司機師傅都是很熱情的,這個在我12歲去北京親戚家玩的時候就感受到了。我們到了後第一次見識到了啥叫地下室,北風那個吹啊……呼呼的。

第一次看見了好多人共用一個廁所🚾,衛生間排隊,衣服也掛滿了。最主要的是大家的早上和晚上的洗漱時間是不定的,我們這些北漂們都為了生活而奔走

宿舍裡是沒有陽光的,窗戶只能透過一絲絲光線,晚上的時候宿舍裡面是陰冷🥶的,燙燙腳才能感覺一絲的暖意,躺在床上,只漏出頭髮在外面。要蓋上2床被子才能暖和,那時咱都沒想到用電褥子。

想想那個時候,很傻很天真,不過一點也不後悔,經歷過,努力過,年輕過

經歷了這些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Aa小劉


很多人對北京有各種誤解,沒來過的人會想,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皇城根底下老百姓是不是很瞧不起外地人,其實真不是這樣的,講講親身經歷:

記得應該是2016年一天,去物美超市買東西,剛到門口就看到一個50歲左右的大媽在大喊大叫。她拽著一個瘦弱的小夥子胳膊不放,小夥子支支吾吾而且臉特別紅。

聽了一會兒就知道了,小夥子只有19歲,是剛來的工作人員,大媽出門時候防盜門響了,服務生要求看一下包。

大媽當場發作,操著一口某地口音大罵,“你想幹哈,就沒見過你這樣的服務員!咋地,對我們北京人有意見不是?”後來她又說被氣的暈,讓經理出來帶她去醫院檢查。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買菜的大爺大媽圍了過來,其中一位操著老北京口音60多歲大媽很激動的說,我們北京就沒你這樣的人,人家檢查一下怎麼了?

說著她又拉起小鬍子胳膊給大家看並且說“看,胳膊都被捏青了,必須得帶小夥子去檢查,人家父母不會心疼孩子嗎……”

又有一位大叔跟著說,你丫的,還是北京人?北京人不像你這樣不講理,遇到事情不能好好說話解決嗎,難為一個小夥子算啥本事!

後來更多大爺大媽你一言我一嘴的,記不清說什麼了,再後來一名管事人模樣的男的來了,他把大媽和小夥子帶到辦公室之。

小夥子臨走時候,還有大爺大媽一直鼓勁兒,小夥子別怕啊,有啥事好好說,我們都給你撐著……不帶這麼欺負人的……@#~

在北京生活了這麼多年,很少發現北京人排外,尤其是街頭巷尾的大爺大媽,一個個熱情著呢,我感覺北京人最講究個理兒。

個人一點經歷和看法,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有不同看法意見留言評論。


民間那些事兒


說起來不怕大家笑話,83年第一次到北京老公家,他帶著我過馬路(現在的西三環,當時還是不寬的路),到路中間時他說停下等等,那個車要拐彎,我很詫異地問:你怎麼知道車要拐彎?他耐心地說,他打了左轉向燈😇!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汽車轉彎有燈光指示!😅😅不過那個年代即使是在北京,汽車也不多,大多數場景是一輛公交車的周圍佈滿了自行車🚲🤣🤣😇😇


翕翕31853417


今年8月份,去了一趟北京而且是做了攻略去的。

分享一下我的見聞

第1條,在去到北京之前,先辦一張北京一卡通,手機就能辦,我是小米手機是這樣的


衝多了錢還沒弄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可以省很多錢。不管是坐公交、地鐵還是旅遊專線反正你出了飛機場或者火車站就能用得上,用現金買票要貴一小半。

第2條

不要跟街道邊上指揮交通的大爺大媽說話,不管他穿著什麼樣的制服。你一問他就知道你是遊客,遊客是用來幹嘛的?宰的。是個中國人這一輩子都會去北京打一次卡,北京根本就不缺遊客。我們去長城的時候做了攻略,去黃土店座市郊鐵路,人頭7塊錢小孩免費到八達嶺長城了。跟我們這一間酒店另外一家5口,被大爺忽悠,坐出租車花了200塊錢。而且還是到居庸關長城,你去過北京就知道被坑了多深。

第3條

在北京用團購APP吃飯,特別是在景點附近,可以省很多錢。

去天安門,我們逛前門大街那一天。差點被坑了。




看到這個你是不是覺得很省,
這裡寫的是到店吃,然後我去到的時候被用美團告知要等兩個小時,那肯定不等呀,然後直接點一份涮羊肉就150多,而且一份好像是二兩 這哪是我吃涮羊肉明明是涮羊肉吃我!按照上面的套餐來點估計得花500以上。然後我就退款了,找另外一家。


因為前一家的教訓,我特地看了看是不是要提前預約?接下來沒想到的是老闆娘跟我說美團不能用,我才意識到是被坑了。我就跟老闆娘說我不信,她說就是不能用,你申請退款吧。我就說我打美團客服問問到底是不是這回事,然後就到了餐桌旁邊坐下。我女朋友也勸我說:既然不能用,就直接點吧,點少一點就可以了。我也覺得強龍難壓頭蛇,誰知道老闆娘屁顛屁顛的過來說:帥哥,你退了沒有?沒退我幫你試一下能不能用。然後服務員小妹下單的時候挺疑惑的說了一句:不是說美團不能?被老闆娘一個眼色制止了。我才明白為什麼旁邊坐的兩個五大三粗的老外,才點了一個30多的炸醬麵,而且非常羨慕的看著我倆吃一桌菜。他不知道我才花了100多。




第4條

故宮和長城都要提前訂票,長城每天只有6萬張票。在網上訂票之後,直接拿身份證就可以進景區了,小孩沒有身份證的話,需要帶戶口吧。

第5條

不要去那些熱門的商業街和小吃街如西單大悅城都是旅遊團,不如去朝陽大悅城。別在旅遊景點嘗什麼北京小吃,除非你餓壞了。 也別去什麼王府井美食街,價格高、味道不正宗,按各位的話說“那都是給外地人吃的”。 比較集中的北京小吃街,牛街算一片。作為帝都的回民聚集地,那邊的清真美食扎堆,而且沿襲了幾十年上百年不變的老味道,每一口都有皇城根的韻味。

第6條

如果當地往返北京的飛機票比較貴的話,可以坐天津的飛機。我去的時候,從南寧到北京是1500左右,到天津只要800出頭。而且天津機場直接連地鐵到天津火車站,如果你小米手機辦的是京津冀一卡通直接刷卡上地鐵,蘋果手機的不行,是北京一卡通。各有各的優缺點。

天津到北京的高鐵很快,30分鐘之內解決戰鬥,而且班次也多。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買火車票不要在網上訂,在火車站的窗口買票。在APP上面顯示沒有票,在窗口其實是有票的。

先寫這麼多,上圖
前門大街




芳草地很有藝術氣息




五道營衚衕

來都來了,如果對你有用,請關注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