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这个时代,只有为自己活的人才精彩!

选择对的价值并每日去追寻它是无比重要的,虽然你有时会无法得到你所渴望的,但你总是在做那个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今天的话题是:活出自我

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也太过于复杂,这次讨论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是我最近的一些思考和阅读所得。

这个时代,只有为自己活的人才精彩!

以自我为中心学习

试着审视一下你获取新知的方式:

不管是读书、听书、看公众号文章、参加课程、或是与人交流…其中,被动吸收知识占多少?主动由自己的好奇心和问题出发,吸收的知识有多少?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我发现:当我被动的吸收各种知识,被作者的思路带着走,不管吸收多少,都很难写出自己的文章。而如果是因为我自己生发出的一个问题,只是阅读一些简单的资料,就能够很好的写出一篇随笔。

我开始转变吸收知识的方式,变得更「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被动的等待作者和平台推送或者别人推荐书单。而是先认真的想想,我最近有什么问题,或者我对什么事情感兴趣?然后针对性的去看这些书或与高人交流。

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接受的信息会不断的塑造我们的大脑和思维方式,如果只是被动的吸收知识,还意味着我们把自己的大脑和思维控制权,完全交给别人。

当然,并不是绝对的主动,还是要不停接受一些被动的知识,为的是经常打破自己的思维局限,关注一些自己不曾了解过的事物,保持思维的多元和开放。

这个时代,只有为自己活的人才精彩!

生活不止一种选择

大学毕业之后,迷茫了很久,直到工作的第二年,遇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之后,开始产生变化,开始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动力。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成长的速度很快,逐渐在职场确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职业收入。同时自己的媒体和写作这个「兴趣事业」也慢慢开始有了一些成就和收获。还有余力开始理财投资和个人品牌方面的布局与积累。

当面包和牛奶都有了之后,我开始思考和寻找后面的人生目标。

最开始,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最先想到的就是买房,买车,结婚,带小孩…真的努力和尝试之后,发现这些选项对于当下的我来说,并不是我最渴望要做的,所以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我真正想要过的生活。

当然,在找到自己不后悔的生活方式之前,我依然会努力的赚钱,让自己在30岁之后,应该要买房,买车,结婚的时候,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做这些事情。

在看到王小波写的,那只多年以后,依然会时时想起、依然觉得有趣无比、特立独行的猪的时候,我开始思考。

如果我们的人生选择只有一种,而且是大家所有人都认为正确的选择,那样的生活是不是有点太无趣,太委屈自己了?

我微信的签名是:不要把这个世界太当回事。

并要是要和这个世界或者社会环境对抗,而是希望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

在自己心里播下理想的种子,时时浇水,从来没停止过,总有一天会成长成参天大树,然后背靠大树,笑对世界。

这个时代,只有为自己活的人才精彩!

认识自己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认识自己。

残酷的社会压力逼迫我们通过复制所谓的成功道路来获取社会资源,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内在动能才是决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

这些东西最终会决定你愿意为什么奋斗,最终会决定你对一份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最终会决定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是舒服的,最终会决定你人生的意义。

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复杂,不见得立刻就有答案;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是不断变化的,它需要你以自己和世界的样子互为对照,去不断地追问,又不断地在追问后塑造。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反复,你会不认识自己,也会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世俗的选择永远都会给努力的人以入口,也永远都会给想离开的人以出口,只是你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那么认识自己这件事情,恐怕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越早,你就可以以越小的代价去选择你是应当离开,还是应当留下。

这个时代,只有为自己活的人才精彩!

尾巴

很多人对于做自己有个误解,那就是只顾自己,抛下一切去追寻。事实上任何人的一生都必须同时背负两种东西:责任和理想。

我认为,真正的做自己是努力到承担好自己责任的同时,依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浇灌和坚持自己的理想。

最后,一定要经常认真的思考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对的决定,生活会变的很幸福。因为,

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什么的时候,最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