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與焦慮和解,從思考切換到執行

我生命裡最大的突破之一,

就是我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

我能自由地去做我認為對自己最好的事。

只有在我們不需要外來的讚許時,

才會變得自由。

— 羅伊·馬丁納 —

之前發佈了「2017年度總結與回顧」

很多人對其中「如何與焦慮和解」比較感興趣,

今天做個展開分享。

與焦慮和解,從思考切換到執行

學會與焦慮同行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會有焦慮,金錢焦慮、知識焦慮、社交認同焦慮、婚姻焦慮...焦慮無處不在,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適當的焦慮可以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環境,因為焦慮是大腦通過情緒的方式讓我們採取行動。但處理不好,焦慮會給我們帶來很多負面的情緒,比如拖延,煩躁,情緒低落…

我們的大腦有時候非常的原始和落後,很容易陷入情緒化,越想陷的越深。

然而當我們「從思考切換到執行」,真的開始行動的時候,很多事情反而變得簡單了。

焦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焦慮煩躁而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中,喪失行動能力。

與焦慮和解,從思考切換到執行

覺知自己的焦慮狀態

首先我們要「覺知」到自己當下處於焦慮狀態,只有意識到自己的焦慮,我們才能開始改變。

比如:飯飯就發現,自己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家裡會變得亂糟糟的。我只要看到房間亂了,就能「覺知」到自己這段時間被焦慮影響了。

然後我會調動自己僅有的「意志力」通過一些簡單的行動,從焦慮的慣性中跳出來,從新獲得積極的力量。

我們的房間環境是個很好的提醒器,它映射出了我們內心的狀態。

簡單行動的力量

前面說了,焦慮是大腦通過情緒的方式讓我們採取行動,這在遠古時代,對簡單的行動很有效,但是無法應對現代複雜的問題。

面對複雜問題的時候,焦慮的情緒反而讓我們沒辦法靜下心來思考解決問題,繼而加重焦慮,陷入惡性循環。

緩解焦慮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做一些簡單,但是能夠帶來積極改變的行動,太難的事情,處於焦慮狀態的我們也很難做到。

比如:散步,冥想,整理房間,彈會兒樂器,沉浸的看一部電影,帶上耳機跟著節奏嗨…

真的很簡單,有些時候只要「覺知」到自己焦慮, 換一個所處的環境就能跳出焦慮的惡性循環狀態,開始積極的改變。

這些「簡單行動」其實蘊含的巨大力量,這個動作的精髓在於,恢復信心,跳出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中,從新獲得積極的力量。

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對身體,對生活的掌控力。

很多人通過運動減負就是這個原理,它會讓我們重新獲得了對身體和生活的「掌控感」。

而如果是玩遊戲,或者一集一集的刷劇,只會加重焦慮。

很喜歡宮崎駿的電影,溫暖而有活力

歡迎困難,喜歡麻煩

焦慮緩解之後,我們還是要正面面對困難的,很多焦慮往往是我們逃避問題造成的。

飯飯在意識到這件事情之後,就做了一件事情,把心態調整為「歡迎問題,喜歡麻煩」,有人覺得不可思議是不是?其實是能想通的:

我們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遇到問題是必然的,而且越有價值,越值得做的事情問題就越多。

只有出了問題後,把這些問題解決掉,及時總結,後面再遇到這些問題就能輕鬆解決,然後對我們來說,問題會越來越少。

最後遇到問題和麻煩,就像打怪一樣,是來給自己送金幣和漲經驗的,只會激起自己的鬥志,而不是在抱怨怎麼這麼倒黴又遇到問題。

與焦慮和解,從思考切換到執行

尾巴

越努力的人,越容易焦慮過度,學會和焦慮和解,與焦慮同行,它是我們成長的動力來源,我們不能沒有它,也不能被它打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到,我倡導的並不是徹底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而是傳遞一種每天都認真過的生活的態度,我也是這麼踐行的。

每天都認真的對待生活,不但內心充實,心情愉悅,生活還會回饋給我豐富的回報~

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這個世界也總是善待那些認真且用心生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