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作者 /吕世明

到今天,还有人怀疑《我不是药神》无悬念破30亿票房吗?

《我不是药神》的表现相当的炸裂,炸响了沉寂已久的市场、炸出了蛰伏已久的观众、炸明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新方向。

在热度持续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我不是药神》的背后浮现出当下中国电影更多的病症,电影中的“幸运儿”可以依靠格列宁保命,但中国电影的特效药依然没有出现。

盗版、偷票房、不恰言论、评价和相关部门“冷处理”的要求,这几天一直都在困扰着《我不是药神》。也给现在火热的中国电影市场一点冷思考。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盗版,偷票房屡禁不止,重拳打击力度仍然不够!

上周末《我不是药神》点映不久之后,影片偷录版便曝光网络,原版影片长度为117分钟,盗版资源长度为110分钟,掐去了片头和片尾的演职员表。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网络低质盗版《我不是药神》截图

从该资源清晰程度上看,毫无疑问是偷录于点映场次,虽然目前内地院线电影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反盗版机制,包括加载水印、增加巡查人员对影厅的监察,但要想在每天近两万场放映中防备偷录行为依然困难。

因“药神”的热度提升远比大家预想还要快,该片在三四线影城遭到“偷票房”和“手写票”待遇,本次很多影城的偷票房手段更加简单粗暴和直白。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网络曝光《我不是药神》的包场手写票

此次《我不是药神》的偷票房行为,主要集中三四线城市和部分偏远地区二线城市,更多是保险公司和影城联手运作,以早场(主要是9:30分之前)场次为主。

目前每周上映的主要热门新片几乎都要遭到盗版侵扰,虽然各片方都建立了反盗版监测小组接受举报和监察举报,但面对数亿个手机终端,这种防范机制整体效果有限。

热度低、票房少的影片并不用担心被偷票房,但票房超过七八亿的影片往往都会被影城惦记上,毕竟热度提升会拉动更多路人观众观影。

恰好这部分观众对电影票务的情况不甚了解,甚至很多每年看电影场次超过五六场的观众也很少会留意票面上的信息,大家也会抱着“只要让我能看就行”的心理,特别容易让影城手写票蒙混过关。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虽然目前看盗版的观众很少会去消费和观看院线正版电影,但这种行为是对产业链的侵蚀,同时也滋生产业链下不劳而获的各种蛀虫。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某影视盗版网站截图,含大量热门新片高清&盗录版本

针对于偷票房目前打击力度仍然不够强悍,盗版和偷录虽然之前有案例宣判,但此二者目前法律的震慑作用依然不足。

《我不是药神》中揭露了印度是个盗版大国,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能再把省钱当成看盗版的理由。

同样加大对偷瞒票房的打击力度,也是中国电影未来可以平稳有序增长的重要手段。

话虽如此,仅就目前的市场状况和国民素养,想要在短时间内打掉盗版和消除偷瞒票房仍然难以实现,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一大顽疾。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舆论相对自由和绝对自由碰撞下的病态评论环境

当《我不是药神》面对更多的观众和媒体之后,更多挑剔的声音也逐渐放到台面之上,特别是针对影片宣扬“盗版药品”最为尖锐。

很多评论和媒体也会引用一条看起来惊心动魄的台词,也就是“第一颗药值50亿元”,特别是著名媒体人王志安在微博上发出的评论,引发了诸多网友的批评和讨论。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包括影片原型“药侠陆勇”对片方的前后的态度,也表示这部电影已经引发了极高的社会影响和舆论探讨。

不过大部分讨论反而脱离了影片本身,更多去围绕影片话题之外的是非来争议。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甚至导演《逐梦演艺圈》的毕志飞也发微博评价《我不是药神》,给影片泼冷水和挑刺。

这其实是目前中国电影评论的常态,院线电影本身门槛较低,有大众快销品属性,使得目前评论影片变得非常“容易和简单”。

其实《我不是药神》的法理问题上是讲得通、说得顺的,故事原型药侠陆勇在2015年被审时,恰逢中国司法改革的重大节点。

本身陆勇的行为在当时法律框架内“绝对”是违法行为,但内地在2015年之后,司法改革的调整,秉承了司法精神要不违背人文精神,司法精神也要和人文精神相结合。

《刑诉法》第九次修正案中,新的修改规定,刑法是解决社会矛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实施的法律。它是一个法律的底限,如果在此之上有更合理和合乎人情的自由裁量,要更尊重这种情况。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这也解释了影片中和现实之中两位药神最终都被“免于起诉”的缘由,也间接说明了他们本身的行为是出于救助他人和扶助病患。

当然,未来营造戏剧冲突和更强烈的矛盾性,影片更多刻意“丑化”的制药厂和“不作为”、“胡作为”的相关部门,但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塑造和完善主人公,增加人物本身的弧光。

但目前大多数评论却更多从评论者本身的角度和立场来出发。这些评论并不是针对影片本身,我们所一直提倡和倡导的“仅针对影片”的评论极少可以做到。

在新互联网大发展的今日,对于影片的评论更应该秉承“相对自由“,不过在当下,太多不负责的“绝对自由”的评论展现到网络之上。

缺乏专业精神和没有学术价值的评论反而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大家反而忽略了影片本身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很多影片往往会因为非理性“骂战“人为把影片的热度降低。

在面临公众口碑“零差评“的《我不是药神》,非专业和博眼球的评论更多凸显出来,好口碑的影片都如此,其他影片自然难以避免面临出格的批评和谩骂。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冷处理”的《我不是药神》和面临淬火的现实主义题材

似乎《我不是药神》大热更会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现实主义”题材的生机,但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简单,至少不是1+1=2那么简答。

就在所有电影人和媒体为《我不是药神》击节叫好之时,一波冷水浇到大家头上。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本次对《我不是药神》的报道要相应弱化、或者淡化冷处理,不得大张旗鼓的宣传该片。

但《我不是药神》的热度已经非常之高,如此急刹车对于在暑期档捕捉热度困难的媒体无异是断了报道途径,更何况之后姜文电影一贯以往都容易被相关部门要求冷处理。

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困境不仅仅在于立项、投资和拍摄,过审、上映都异常的困难,《我不是潘金莲》和《芳华》都遭遇非主观愿望的延期;《中邪》则因过犹不及的宣传方针直接导致影片暂缓上映。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在《芳华》之后,其实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过多的现实主义题材项目,热门影片电视剧化并不能称之为现实主义题材的火热,毕竟“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并不鲜见,但其社会影响力和民众讨论热度,难和大银幕电影相提并论。

《我不是药神》炸出中国电影三个“无药可医”的病

▲大热现实主义题材《人民的民义》卫视媒体仅播出二轮

针对《我不是药神》相关部门的冷处理不无道理,毕竟影片对医药部门的描写相对负面、对医院高收费、部分单位的低效能和不作为有近乎无情的揭露,这对于目前已经非常紧张的医患关系并没有起到更好的疏导和示范作用。

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更应该以“一带而过”的笔触去揭开这层伤疤,《我不是药神》则更好的把握到平衡点。

但影片没有为“医药公司”高药价的来源做合理的解释,对医药代表过分的脸谱化描写有失公允。

相关部门要求“冷处理”《我不是药神》的初衷便出于此,这种在当下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电影作为更容易引发社会性话题的特殊商品,其制作风险已经因此被不断的提高。

换而言之,在中国制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所要面临是AB双方的压力,最终我们所能看到和面临的状况便是《我不是潘金莲》和《我不是药神》所遭遇的尴尬状况。

《我不是潘金莲》总是让大家感觉“不通透”、“不过瘾”,冯小刚唯唯诺诺,啥都不敢说。

《我不是药神》对现实的控诉还不够激励和深刻,结局也不具备以往宁浩作品的深度和黑色幽默。

冷处理的要求多少给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淬了淬火,当《泰囧》、《致青春》和《捉妖记》火热后,跟风题材的屡屡失败,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目前仅刚刚起步,它们要面临的压力和问题远比之前热卖题材影片更多。

1993年,当我们拍出《霸王别姬》和《活着》的时候,大家惊叹,中国电影新的起点开启了,但二十多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其实在缓慢前行。

当我们再面对《我不是药神》之时,更希望这是中国电影全新的起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