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國學」陰陽,你知道多少?

「國學」陰陽,你知道多少?

【陰陽五行基礎】第二期:陰陽

「國學」陰陽,你知道多少?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學思維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礎概念之一。

陰陽有四對關係: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對立,陰陽同根。

傳統觀念認為,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係。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這概念。

釋:陽在陰之內,不在陰之對。即,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物物皆有陰陽,不可割裂,陰陽必相互依存,萬事萬物中都包含陰陽的特性。陰陽之間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達到極致便是物極必反。

現代釋義:

陰陽的二進制定義試圖用經典集合論與二值(真假)邏輯來解釋陰陽。例如,陰陽可解釋為在同一個屬概念“對立統一(全集U)”下的兩個種概念“陰(集)和陽(集Y)”之間的一種不相容關係。陰陽的內涵互相否定,一個概念“陰(變集)”肯定對象陰的屬性,另一個概念“陽(變集Y)”則以否定陰概念所肯定的屬性,作為陽對象的屬性;陰陽的外延互相排斥(∩Y=0),又相互互補(∪Y=U=1,1-Y=),其總和等於它們最鄰近的屬概念(對立統一整體)的外延,即兩個種概念陰陽外延的和或並(+Y=∪Y=U)。

總而言之,陰陽即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波色子和費米子是物質世界的兩種存在,基本粒子中所有的物質粒子都是費米子,是構成物質的原材料(如輕子中的電子、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中微子);而傳遞作用力的粒子(光子、介子、膠子、W和Z波色子)都是波色子。波色子和費米子正好和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思想一致,即陰物質是波色子,是物質存在的基礎,陽物質是費米子,是物質存在的形式,我們現實世界存在就是以陰物質存在的基礎而表現出陽物質形式。

「國學」陰陽,你知道多少?

陰陽在各學科的應用

數學

我們都知道二進制數,二進制的發現直接導致了電子計算器和計算機的發明,並讓計算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進入各行各業,成為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工具。

二進制的實質是通過兩個數字“0”和“1”來描述事件。在人類的生產、生活等許多領域,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來虛擬地描述現實中存在的事件,並能通過給定的條件和參數模擬事件變化的規律。二進制的計算機幾乎是萬能的,能將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完美複製,並且還能根據我們人類給定的條件模擬在現實世界難以實現的各種實驗。但是,不論計算機能給我們如何多變、如何完美、如何複雜的畫面,其本源只是簡單的“0”和“1”。“0”和“1”在計算機中通過不同的組合與再組合,模擬出一個紛繁複雜、包羅萬象的虛擬世界。

物理學

孔子在《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按我們現代語言和科學研究的成果,這句話的理解應該是:自然界中存在著陰陽,是對立統一的陰陽兩種能量,是構成萬事萬物的基礎,存在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基本的陰陽能量所構成。這兩種能量與無極元的相互作用產生了陰陽兩種初階粒子,是構成一切高階粒子、物質粒子以及物質的基礎。

我們用來完整地描述陰陽“粒子”和能量的形成過程的模型應該是這樣的:

1、太極世界初期,無極元零距離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太極世界;

2、當無極元之間的距離增加,由零變大為正距離時,無極元之間就會具備了陽能量,我們稱之為陽“弦”。這種由陽“弦”和無極元組成的整體我們稱為“陽粒子”,這種“粒子”在形成的過程中會釋放“陰能量”;

3、當無極元之間的距離減小,由零變小為負距離時,無極元之間就具有陰能量,具有陰能量的“弦”為陰“弦”,有陰能量和無極元組合的“粒子”被稱為“陰粒子”,陰粒子在形成的過程中會釋放陽能量;

不論是“陰弦”還是“陽弦”,它們都是動態的;不管是“陽粒子”還是“陰粒子”,其結構都是立體的。

醫學

《莊子·天下》中說“易以道陰陽”。陰陽五行是易學的基礎,也是中醫學的基礎。中醫強調人體整體性,然後將整體分為對立統一的兩個屬性——陰陽。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生病是由於人體的陰陽失衡,治病的根本是幫助病人調節陰陽使其達到陰陽平衡的過程,如果一個人陰陽平衡了,身體自然會健康。

中醫裡表裡、寒熱、虛實都是疾病過程中所表現的一組組既對立而又統一的正反現象——陰陽。從每組正反兩方面對立的意義來說,表證、熱證、實證可歸屬於陽證範疇;裡證、寒證、虛證可歸屬於陰證的範疇。因此,陰陽八綱中總綱,一切病證都可以歸之為陰證或陽證的大原則中。

哲學

陰陽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對立統一概念。

陰陽首先表現為同一的。因為不論是陰還是陽,都是從太極轉化而來---即太極生兩儀,所以其“體”是相同的,都來源於太極,之所以陰陽表現出不同的性質和特徵,是因為其“用”不同而已;陰陽相互依存,如果沒有一方,另一方也不可能產生,陰是陽存在的肯定,陽是對陰存在的肯定。所以說陰陽是同一的。

其次,陰陽雙方又是相互鬥爭的相互否定的,因為陰是非陽,陽是非陰。這個概念就像我們將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一樣,動物肯定不是植物,植物也肯定不是動物。

最後,陰陽的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相互聯結的。同一是陰陽對立面雙方的同一,它是以對立面之間的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鬥爭是太極統一體內部的陰陽鬥爭,在陰陽對立面的相互鬥爭中存在著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甚至可以互相轉化。

陰陽哲學研究的是宇宙、太空、天地、萬物的本源和變化之道,並且根據自然本源和變化之道推演到生命體以及人類社會的變化之道。

「國學」陰陽,你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