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寶寶右側睪丸比左側明顯大且硬是怎麼回事?

-幸福Na麼缺貨


對於嬰兒的疝和鞘膜積液,從原理來說是一樣的。

小兒疝多見於男嬰。因為男孩的睪丸,最初的發生發育,都是在腹腔裡面,是在出生前幾周,經過腹股溝管下降至陰囊的,腹膜隨著睪丸下移,形成鞘狀突。正常情況下鞘狀突出生時封閉。如果鞘狀突在出生後還沒有封閉,或封閉不完全,肚子裡的臟器組織就會從這裡突向體外,形成疝。一般而言右側睪丸下降比左側略晚,鞘狀突閉鎖也較晚,所以右側腹股溝疝更為常見。

如果鞘狀突沒有封閉,形成比較大的空隙,小兒哭鬧時,肚子裡的臟器或者組織就會突出腹腔外可能會進入陰囊內,則稱為疝;如果鞘狀突封閉不完全,形成比較小的空隙,因為空間小,所以臟器和組織沒辦法突出,但是腹腔內的少許液體,可以通過間隙突出體外進入陰囊,則稱為鞘膜積液。對於小兒來說,鞘膜積液一般是交通性的,就是說小兒哭鬧時,肚子壓力增高,腹腔內的液體被擠入陰囊形成鞘膜積液,當小兒平靜平躺時,液體又可以迴流如腹腔。

到底是鞘膜積液還是疝,並不能單純通過“腫塊”硬還是不硬來區別,腫塊硬不硬主要還是和腹腔壓力有關係。一種簡單的鑑別方式叫做“透光試驗”,用手電筒對著腫塊進行照射,如果是鞘膜積液則能透過光線,如果是疝一般則不能透過光線。但因為小兒皮膚嬌嫩菲薄,即使是疝,有可能也會透過光線,所以沒有經驗的人並不能直接判定。最簡單的方式做一個B超或者彩超,就可以分辨裡面是水還是組織。就可以分辨是疝還是鞘膜積液。

因為小兒剛滿月,所以治療上並不一定急需手術。小兒疝和鞘膜積液,在1歲以前有一定幾率自行閉合,所以可以先觀察患兒能否自愈。不過在觀察過程中需要注意如果在小兒平靜平臥時,腫塊仍不縮小或者不能退回腹腔內,或者小兒持續不明原因哭鬧不止,有可能是腹腔內器官組織在疝囊頸部被卡住了,這個時候需要儘快去醫院治療。如果1歲以後不能自行癒合,建議到醫院就診評估是否需要手術。

科學回答健康問題,敬請關注頭條號,在平時無聊的時間裡,可以瞭解一些健康相關知識。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男寶寶隱睪是怎麼回事,需要手術嗎?

隱睪又稱睪丸未降,是小兒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先天性疾病。寶寶出生後如果單次或雙側睪丸沒有降到陰囊內,也就是說一側或雙側陰囊內沒有睪丸,就稱為隱睪。一般新生兒的隱睪發生率為4% ,早產兒高達30%。在隱睪的寶寶中,單側隱睪比雙側隱睪更常見,只有1/5的是雙側隱睪。

寶寶在胎兒期時,睪丸是位於腹腔內的,隨著胎兒不斷髮育,逐漸向下移動。正常情況下在胎寶寶發育到7-9個月大時,睪丸就能下降到陰囊裡。但是有的胎寶寶的陰囊沒有完全降落到陰囊中,而是停留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溝管內、腹股溝外環或腹腔內,所以出生時就會出現隱睪。有的寶寶在出生後7-9個月大時,睪丸才下降到陰囊裡。大多數出現隱睪的寶寶,在一歲之內還有睪丸自然下降到陰囊的可能。但是如果超過一歲,希望就不大了。所以如果寶寶的睪丸在一歲之後還沒有下降到陰囊,就應該儘早做手術治療。兩歲以內是手術的最佳治療期,可以提前,但是絕不能過晚。因為如果兩歲以上睪丸還不到位,又不進行手術治療,以後就會影響生育功能。

而睪丸扭轉也是新生兒及幼兒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是指懸吊睪丸的精索出現扭轉的現象,截斷睪丸血液供應,睪丸發生劇烈疼痛。治療辦法是儘快解開扭轉,恢復血液供應,必要時需要進行手術。如果能夠及時接受治療,在開始疼痛6小時內處理,通常預後良好,如果超過12小時或更久則無法挽回。



關注芝麻育兒專注於0-8歲孩子家庭在健康、養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問題,關注我們就有答案!

芝麻育兒


寶寶一側睪丸明顯增大,並且很硬,極有可能是疝氣嵌頓了。

什麼意思?肚子裡面的腸子通過肚皮上的一個缺損掉入陰囊了,被緊緊的卡住回不去了,時間久了,腸子會卡壞掉,睪丸也很有可能因為缺血壞死。

兒童節那天,我再次遇到幾乎和本題描述一模一樣的情況,所以,我希望提出這個問題的網友已經去醫院看病了,免得後悔莫及。

這個是手術前急診彩超的情況。診斷已經很明確了,右側斜疝嵌頓,高度懷疑右側睪丸缺血壞死。

經過第一時間的急診手術治療,術中發現嵌頓疝裡面的內容物是小腸,沒有壞死。

右側睪丸的情況,經過泌尿外科同仁的再三確認,睪丸沒有壞死,虛驚一場!!萬幸!萬幸!!之前發過幾個關於小兒疝的悟空問答,總體而言波瀾不驚。但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所以,請小心呵護,後悔藥是沒有賣的。

一、為什麼小兒會長疝氣??

小兒疝氣主要是腹股溝斜疝和臍疝。腹股溝斜疝長在腹股溝區(哪個位置是腹股溝區?因為涉及隱私部位,不便上傳圖片,希望大家自行上網查下。)。臍疝,也就是長在肚臍處的疝。很多小兒疝氣是因為先天性沒有長好。老人家也會有疝氣,主要是因為年齡大了,腹股溝區的肌肉退化鬆弛所致。

二、怎麼知道是小兒疝?

正常情況下,人的肚子是平平的,如果肚臍處或是腹股溝處鼓鼓的,那就是不正常的,極有可能就是疝氣了。

三、對於小兒疝,平時寶媽們應該注意什麼?

因為只要是疝氣就存在嵌頓(卡住)的可能,因此,平時晚睡前、早上睡醒後、每次更換尿布前都要看下肚臍和腹股溝區有沒有鼓鼓的,會不會躺平後就自行恢復正常。另外,如果孩子不明原因的嘔吐,也要注意有沒有疝氣卡住,這種情況極易被忽略。

如果疝氣鼓出來無法回去了,極有可能腸子被卡主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深更半夜,都要第一時間去醫院。

如果小兒疝卡住了且時間很長,需要急診手術。如果沒有卡住,教科書上的建議是:一週歲之後手術。

我另外的一篇悟空問答有更為詳細的小兒疝的解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頭號在線醫生


我兒子就這樣,兩邊都會,6月份去醫院做了手術, 他比較嚴重,兩邊都是鞘膜積液連帶一邊腹股溝斜疝,術後現在回覆挺好,沒有復發。醫生一般建議3歲前去做手術比較好,寶媽可以觀察,如果不會自己消就帶去醫院照一下B超檢查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