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中華蜂

穿過楠木渡和宅吉鄉交界處一片幽深的林地,就能進入到了宅吉鄉的石門坎,在林地中間有一塊“中華蜂養殖保護基地”的標牌。據悉,從2017年開始,宅吉鄉利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該鄉的潘桐村、保星村、三聯村發展中華蜂養殖已經達到2000餘箱,農戶通過合作社以資金入股到養殖公司代養,每年每箱蜜蜂公司返還給農戶。今年宅吉鄉為加大該扶貧產業的發展,在全鄉5個村以“公司/能人+合作社+農戶”方式繼續發展中華蜂養殖,預計到2018年11月,宅吉鄉全鄉中華蜂養殖箱數將到達5000箱。將使全鄉500戶貧困戶和低收入困難戶增收10萬元,每戶增收2000元。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核桃

穿過林地,原來道路兩邊種滿玉米的土地上種植的核桃樹已經開始掛果,果子在微笑,甜到了老百姓的心裡,這批核桃樹已經栽種的4至5年,長勢很好,但一直沒有掛果,2017年,宅吉鄉通過“基地+公司+農戶”的模式引進公司對全鄉已有的近6000畝核桃進行管護和技術指導,今年核桃掛果了,老百姓切切實實的增收了。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脆紅桃

在這片綠油油的核桃林對面,映入眼前的是一個公園,據瞭解,該公園名叫“實敢當”公園,體現了宅吉鄉幹群務實、敢先、擔當的精神,公園裡有兩個亭子,一個叫感恩亭、一個叫奮進亭,是縣委書記張海波到宅吉調研的時候取的名,更是激勵了宅吉鄉廣大幹群的工作和創業熱情。該公園不僅為附近的群眾提供了一個休閒納涼的好去處,同時公園裡還建設了一個農產品集散中心,為宅吉鄉農戶的農產品銷售提供了一個平臺。站在“實敢當”標誌處的平臺上,望向公園背後的一片森林,信宇投資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介紹,他們公司是宅吉鄉政府以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來開發潘桐村石門坎至官莊村涼風坳佔地近2000畝的森林旅遊體育公園,該項目的前期設計方案已經完成,該公園建成後將涵蓋叢林探險、石林觀光、叢林迷宮、山體滑草等休閒體育旅遊項目,並集住宿餐飲於一體,該項目的建設將為宅吉鄉打造環江及農旅一體化旅遊奠定堅實的基礎。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桃產業發展,以短養長套種辣椒

沿著宅吉鄉“組組通”公路項目修建的寬為5.5米的產業大道,看著路兩邊掛著果的核桃林。來到了宅吉鄉比利時野兔養殖基地,該項目是2018年年初該鄉利用招商引資政策引進的,佔地60餘畝的基地上餵養兔子的圈舍、圍欄、新修建的辦公樓房已經全部建設完成,據在該基地負責看護的老百姓講,該基地兔子存欄量將達到20萬隻,今年的8月份完成基地最後的大掃尾工作,就將陸續的進購兔子。從野兔基地出來繼續前行,頂著烈日,有幾個工人正在一處佔地約10畝、看似養殖場的基地上為護欄加固,鄉農業中心的負責人介紹,這是2017年年底該鄉引進的存欄量2000只的波爾多山羊養殖項目,該項目前期投入50餘萬元,圈舍和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完成,公司將在10月份以前完成所有基礎建設並開始餵養山羊。該鄉利用招商引資政策引進的這兩個項目不僅讓財政稅收增加了,更是增加了近50人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打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也能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小孩。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產業結構調整“黃花菜”種植示範基地

繼續前行,進入一片黃金地,地裡正在採摘黃花菜的村民更是歡聲笑語。據來自該鄉扶貧站的資料顯示,潘桐村黃花種植基地是宅吉鄉2017年利用扶貧資金建設的,採用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該項目涉及石門坎、當坪、田家、高山等8個村民組,1200餘人,群眾多以傳統農業不太出種的山坡地入股,少的1.2畝、多的達到20幾畝,300餘戶人家,有低收入戶、貧困戶99戶。基地由縣扶貧辦出資200萬元委託專業農業公司代建。產出穩定後,基地交由潘桐村集體經營管理,並簽訂有保低價收購外銷合同。除去總收益10%的管理費,90%的收益將用於土地入股群眾按入股土地多少進行分紅,10%中7%還將用於低收入戶、貧困戶二次分紅。基地進入黃花豐產期後,當地300餘戶人家,戶均增收可實現1.2萬元左右。現在基地每天都能產出600至800斤的黃花菜,由公司送往開陽縣的臺灣產業園進行加工生產。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產業結構調整“黃花菜”收購現場

沿著道路兩旁盛開的黃花菜,來到了宅吉鄉萬畝富硒桃園觀光亭的山頂,觀光亭正在修建,雖然烈日炎炎,但通過在這打小工的群眾臉上的笑容,就能感受到他們心中的喜悅。從2017年下半年宅吉鄉充分利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紅利,創新模式,引進四川簡陽玉和苗木公司和志發專業合作社,利用“代建模式”大力發展脆紅桃和蘋果桃種植。宅吉萬畝富硒桃園是代建公司和該鄉的平臺公司共同打造的核心園區,該項目佔地近3000畝,據鄉平臺公司負責人介紹,每天在基地務工的老百姓都有20餘人。由於近日的乾旱,同時保障該鄉新引進的辣椒製品廠建成後的原材料供給,該園區的青椒收購已經結束,我們在山頂看到的是一片火紅的辣椒。全鄉實施“退糧進經”和退耕還林項目栽種了脆紅桃、蜂糖李、藍莓、尤良、樹莓等經果林2.21萬畝。退去了以前的傳統經濟作物玉米,為保障當地群眾退產不減收,種植經果林的土地上,採取“代建+定單+農戶”模式發展以短養長的辣椒、密本南瓜、蔬菜等見效快、助增收的短線產業。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香菇棒生產

沿著萬畝富硒桃園的觀光大道出來,看到的是正在修建的佔地20畝的食用菌培植基地,為確保10萬棒的香菇培植完成,施工人員正冒著烈日焊接鋼架,該項目是宅吉本地的金葉專業合作社為助農增收發展的項目。據該鄉農業中心負責人介紹,在食用菌培植基地旁即將修建的是佔地30畝的智慧農業示範園區,該項目將由貴陽市廣電網絡公司聯合華南科技農業大學的研發團隊共同打造,該項目的打造將為宅吉正在轉型的農業項目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香菇產業發展,示範打動群眾轉型

從馮宅路一直到楠保路,沿線的桃樹在招手,套種的各種矮杆經濟作物已經進入收穫的季節,在保星村的龍井溝,穿過清朝時期的老街,傳來的是挖機作業聲響,這是龍井溝觀光園的山泉水廠建設基地,該項目當地老百姓利用“三變模式”成立起來的專業合作社實施的。當地群眾有資金的投資金,沒資金的用土地入股的方式紛紛入股合作社。該水廠的兩個水源點每天的出水將達300立方,該水廠建成後可向全鄉5000餘人提供安全可靠的瓶裝水。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藍莓

據悉,除了實際看的幾個項目,宅吉鄉堰塘村的藍莓基地已經開始掛果,老百姓已經嚐鮮;堰塘村的荷塘藕遇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官莊村翁甲的優良、堰塘下伍的蜂糖李長勢良好;堰塘雙橋組村民集資開設的合作超市已經正常運營.....宅吉鄉的產業正在發酵。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進組入戶開壩壩會

產業興百姓富,宅吉鄉產業火茂繁榮的背後是宅吉鄉幹部職工無怨無悔的付出,確保退糧進經和各項政策落到實處,是當地幹部職工連續11個星期不休沉入村寨、進組入戶開壩壩會、“夜總會”向群眾解惑、算清增收的細賬。

“代建”新模式,給開陽這個鄉帶來了哪些好處?

招商引資工作動員會

宅吉鄉幹群將以擼起袖子的魄力,繼續攻克扶貧產業升級堡壘。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深入推動振興農業產業革命,牢牢把握“八要素”,緊扣“一區二帶十園三基地”產業規劃佈局,按照“一業為主、多品共生、種養結合、以短養長”的工作思路,精準發展潘桐高效農業園區,聚焦馮宅路和楠保路兩帶發展精品水果,大力發展食用菌、辣椒、黃花菜等以短養長農作物,放大“代建”新模式,催生扶貧產業火茂繁榮。到2020年建成三萬畝桃園、萬畝李園、萬畝核桃園、千畝柑橘園、千畝黃花園、千畝香菇園、千畝藍莓園、千畝獼猴桃園、千畝紅刺果園、千畝枇杷園、萬畝辣椒基地、萬箱蜜蜂基地、萬頭養羊基地,依託豐富的農特產品建成潘桐富硒農特產品加工園,加強與批發市場、超市、電商、企業進行精準對接,打造“上聯生產、下聯消費”的新型一體化產銷鏈,使宅吉富硒農產品風行天下!打造龍頭企業5家,同時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組建農業專業合作社8個,村級集體經濟企業5家,帶動基地10個,確保產業結構調整“村社合一”和“三變”改革全面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參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低收入困難戶,全部參加到農民專業合作社,463餘戶群眾增收致富,實現農業總產值3.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