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阿里、騰訊、百度、京東市值蒸發合計超2萬億元,相當於20個微博

8月16日港股一開盤騰訊股價就大跌4.8%,股價創11個月以來新低。並且自今年其股價創下高點以來,騰訊市值已蒸發了上萬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騰訊,作為國內科技巨頭的阿里巴巴、百度、京東也慘遭屠殺,年內市值縮水也均在千億元人民幣以上。

阿里、騰訊、百度、京東市值蒸發合計超2萬億元,相當於20個微博

其中阿里巴巴市值縮水逾7000億元人民幣,百度、京東市值縮水均在1500億元人民幣以上。BATJ市值合計蒸發超兩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個農業銀行,2.7個貴州茅臺,9.6個格力電器,12.4個網易,20.2個微博。

騰訊衰弱了?看財報和股價就知道了!

騰訊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或許是8月15日晚間騰訊發佈的2018財年中報,只不過還連累了百度、阿里巴巴和京東啊。

據騰訊披露的財報顯示,騰訊營收、利潤及相關增速等重要數據均不及市場預期。騰訊第二季度淨利潤179億元人民幣,不及市場預期193億元人民幣;營收736.8億元人民幣,同樣不及市場預期776.6億元人民幣;營收增速創2015年二季度以來新低。

另外,騰訊二季度在手遊和端遊方面的收入也不理想,智能手機遊戲收入同比增長19%及環比下降19%至176億元人民幣,網絡遊戲收入下降12%至人民幣252.02億元。

此前,騰訊力推的3A級(A級質量、A級投入、A級銷量)遊戲作品《怪物獵人:世界》,僅僅上線5天就因為“部分遊戲內容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規要求,遊戲被取消相應運營資質文件”被相關管理部門勒令下架整改。這給騰訊在遊戲業務的拓展上帶來更大壓力,也為騰訊股價下跌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騰訊影響力大增!使得多家科技公司股價下挫!

由於受到騰訊財報不及預期的影響,美股市場的中概盤前集體下挫,阿里巴巴跌2.8%,百度跌2.7%,京東下跌近6%。

截至美股週三午盤前後,中國概念股幾乎全線下挫,其中包括:嗶哩嗶哩(跌11.07%)、Opera(跌10.24%)、迅雷(跌9.75%)、虎牙(跌7.95%)、搜狐(跌6.80%)、58同城(跌6.65%)、拼多多(跌6.37%)、京東(跌6.35%)。

與此同時,美國科技股也幾乎全線下挫,其中包括:美光科技(跌5.41%)、特斯拉(跌3.85%)、Gopro(3.79%)、Fitbit(跌3.23%)、Facebook(跌2.78%)、Twitter(跌2.77%)、新雅虎(跌2.58%)、AMD(跌2.35%)。

互聯網增長已達頂峰?騰訊定位模糊?

事實上,早在騰訊公佈二季報之前,二級市場已提前反應。自今年1月29日盤中創下歷史新高後,、騰訊股價開始一瀉千里,到8月,已經跌掉了1萬億港元(超過1400億美元),市值比2017年高峰時折損三分之一,創下史上最大的一年內跌幅。

目前被貼有“移動互聯網”標籤的公司都在面臨增長滑鐵盧: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已達到7.5億;2017年第二季度至今,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數季度下降,而且中國正是下跌的“罪魁禍首”——2017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跌0.3%,中國市場下跌4.9%。

阿里、騰訊、百度、京東市值蒸發合計超2萬億元,相當於20個微博

互聯網流量紅利將盡,經濟下行,整個互聯網產業都將受到巨大的影響。和騰訊一樣以遊戲為主要營收來源的網易也不好過,上週四(8月9日)一發財報,網易就跌超10%,財報日就是受難日。

推及到全世界也是同樣的道理,在結束單純地用戶增長後,各大科技公司都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

目前來說,騰訊的定位反而比較模糊。雖然騰訊在積極嘗試各種被市場看好的前沿科技上:騰訊雲、AI領域、自動駕駛領域等等,但騰訊至今仍停留在“多點試探”上,這等於沒有告訴外界,未來十年它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公司。

這對於已經擁有較大體量的騰訊來說是一個值得它去思考的問題,或許騰訊也有在嘗試去解決,但目前大家並沒有看到什麼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