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英國力避“硬脫歐”困難重重

近期,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和央行行長卡尼均發出警告,稱隨著英國與歐盟“脫歐”談判時間的推移,英國與歐盟無法達成任何協議,以“硬脫歐”方式從歐盟退出的可能性大增。福克斯甚至認為英國“硬脫歐”的可能性已高達60%。兩位英國財經高官的憂慮,反映了英國當前親歐派和“軟脫歐”派人士對於脫歐進程前途未卜的深刻擔憂,以及“硬脫歐”可能造成經濟風險的深刻焦慮。

 首相選擇中庸路線

對“硬脫歐”的可能性及經濟風險自英國脫歐公投前就被政、商、學、媒各界不斷討論,隨著英國“脫歐”談判進程的起伏而不斷被炒作。而近期“硬脫歐”問題再次被福克斯和卡尼提起,並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主要是近期英國內外就“脫歐”問題給英國政府施加的巨大壓力。從內部看,梅首相為避免被國內四分五裂的意見所牽絆,於七月初召集內閣成員在首相鄉村官邸希克斯別墅發佈了英國脫歐談判的綱領性文件“希克斯宣言”,加劇了保守黨內部及英國國內的意見分裂。保守黨內疑歐派成員、前外交大臣約翰遜及前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為抗議梅的脫歐綱領“過於軟弱”而辭職,約翰遜甚至有召集部分疑歐派保守黨議員“倒梅”的能量。梅本人及其脫歐綱領在政府和議會兩頭遭遇壓力,希望在疑歐派和親歐派之間和稀泥、搞平衡的策略將遭遇更大的挑戰。而從外部來看,歐盟方面一直以高壓態勢對待脫歐談判,堅決抵制英國“選擇性留下”的提議。歐盟脫歐談判首席代表巴尼耶稱,雖然歐盟方面歡迎英國提出脫歐談判綱領,但仍然認為英國的談判方案是“摘櫻桃”行為,即又想保留英國進入單一市場的便利條件,又不願意接受歐盟與英國的人員自由流動。

事實上,梅政府在國內疑歐派、親歐派和歐盟三頭的壓力下,雖然曾經多次階段性地展現對歐盟強硬姿態,宣稱英國可以咬牙選擇“硬脫歐”,但其整體目標仍是在上述三派間選擇中庸路線,讓各方利益均得以照顧。然而,三方面均不接受這種策略:疑歐派認為梅的路線是和歐盟“藕斷絲連”,將使英國成為既履行歐盟義務又沒有名分的國家,使英國比脫歐前境遇更糟。歐盟堅持認定英國欲成為“摘櫻桃”的國家,與英國達成“軟脫歐”協議將在歐盟內開個壞頭,激起其他成員國謀求“摘櫻桃”的野心。親歐派或“軟脫歐派”則對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談判進程充滿焦慮,擔心無協議脫歐給英國經濟帶來的巨大沖擊。同時,愛爾蘭與北愛爾蘭地區保持人員、貨物等自由流動是英國、歐盟及愛爾蘭共同爭取的目標,事關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地區的切身利益與民心穩定,更與英國地區穩定與梅政府的執政前景息息相關。然而,在當前英國既追求邊境管控又想要貿易便利的脫歐訴求下,北愛邊境問題的解決面臨結構性矛盾。因此,作為經濟官員的央行行長卡尼與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從自身所處位置出發,對脫歐給英國經濟帶來的負面衝擊發出警告,以讓民眾和政府正視脫歐的經濟風險。

硬脫歐損害英國經濟

在英國與歐盟無法達成“脫歐”協議的情況下,英國與歐盟間的貿易便利措施將會中止,雙方將以WTO成員國之間的關係來進行國際貿易。在WTO相關規則之下,英歐貿易將徒增諸多壁壘。從關稅壁壘上看,WTO成員國間的各種商品的關稅水平在2.5%-35%之間不等,而英歐之間相互收取關稅不僅使得終端產品的貿易大為縮減,商品每進出一次邊境收一次稅更使得英歐之間的產業內貿易及產業間貿易雪上加霜。同時,WTO模式下英歐間的食品安全、產品標準、會計準則等標準規則也將成為兩套平行體系,邊境上將增加諸多複雜的海關檢查。有研究指出,WTO模式下將使英歐商品貿易量萎縮40%,而英國近半貿易的目的地是歐盟,硬脫歐對英國這樣高度自由開放的外向型經濟體而言,負效應不言而喻。

然而,英國若要力避“硬脫歐”狀況出現,其難度絕不容小覷。首先,英國在距2019年3月脫歐正式期僅8個月的情況下,談判時間緊、任務重,在歐盟極難接受“摘櫻桃”式英歐關係的情況下,能夠拿出足以讓歐盟接受的方案挑戰極大。其次,英國與歐盟達成的脫歐方案需得到議會批准才能正式完成脫歐進程,而梅目前的方案已經面對保守黨內部“倒梅”勢力和極端疑歐勢力的巨大反對,前外相約翰遜召集籠絡的疑歐派議員數量,已經足以讓脫歐協議得不到通過,梅只有尋求將疑歐派議員重新拉回自己的陣營,才有望讓脫歐順利進行下去。作為前首相卡梅倫“託孤之相”,梅以脫歐首相自居,其執政合法性也有賴於帶領英國在體現民眾意志前提下實現有序脫歐,而目前從英國內外就脫歐問題上的結構性矛盾來看,實現這一目標困難重重。(董一凡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助理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