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越戰戰俘麥凱恩去世;美媒:他沒有成為總統,卻成了總統的禍害

越戰戰俘麥凱恩去世;美媒:他沒有成為總統,卻成了總統的禍害

編譯:王德華

越戰戰俘、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在當地時間8月25日在家中病逝。他是冷戰的活化石,最初以戰俘的身份聞名,他在越南戰爭期間被俘並被關押了五年,其雙手沾滿了越南人民的鮮血。

他還是頑固的反華分子,長期以來被臺獨分子勾勾搭搭,被民進黨視為“老朋友”,今年8月,他剛剛接受過臺“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的問候。陳菊當面聲稱,美國通過“臺灣旅行法”與“國防授權法”,代表雙方關係更穩健、深刻地發展。

麥凱恩在美國國內也是一個爭議巨大的人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刊發文章稱,他兩次競選總統失敗,“他成了總統的禍害 ,而不是總統本人”。譯文如下:

每當美國人在他漫長的一生中處於一場戰爭中,麥凱恩(John McCain)總處身處其中。

麥凱恩在81歲時去世,他是一名海軍轟炸機飛行員、戰俘、保守的標新立異者、參議院的巨人、兩次失敗的總統候選人,以及一個目光炯炯的粗魯的美國英雄。

這位亞利桑那州的戰士政治家在飛機失事、幾次皮膚癌和被政治遺忘中倖存下來,他似乎總是在與時間和自己的死亡作鬥爭,同時努力確保自己在越南當了五年半戰俘的經歷不會成為他人生的決定性經歷。

在離開公眾視線的最後幾個月裡,他在自己的第二故鄉亞利桑那州度過,反思自己生命的意義,並接受了一群朋友和老政客的探訪。

越戰戰俘麥凱恩去世;美媒:他沒有成為總統,卻成了總統的禍害

“這是一段非常好的旅程。我懂得了偉大的激情,看到了驚人的奇蹟,參加了一場戰爭,幫助締造了和平,”麥凱恩寫道。“我過得很好,我被剝奪了所有的舒適。我是一個孤獨的人,我喜歡和英雄們在一起。我經歷了最深的絕望和最大的狂喜。“

“我曾在美國和時代的歷史上。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小位置。”

自去年12月以來,麥凱恩一直沒有在華盛頓。他在參議院和電視新聞工作室的走廊裡留下了一個真空地帶,幾十年來他一直在那裡遊蕩。

然而,近幾個月來,他並沒有完全平靜下來。他在一系列推特和聲明中抨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這位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反覆強調,他認為特朗普和他的“美國第一”意識形態背離了全球領導力的價值觀和傳統,而這是美國的縮影和精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年5月報道稱,麥凱恩家族不想讓特朗普參加他的葬禮。前競爭對手、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和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都曾被要求致悼詞 。

麥凱恩的兩場失敗的總統競選,意味著他沒有獲得最終的政治獎賞。他的故事從越南迴國開始,並與政治結下不解之緣。最後,他成了總統的禍害 ,而不是總統本人。

在麥凱恩去世的時候,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所在政黨的一個異類——作為少數幾個願意批評特朗普的共和黨人之一,他信奉理想化的“山巔閃光之城”(shining city ona hill)保守主義品牌 。

在華盛頓的職業生涯長達40年之久,先是作為海軍參議院的聯絡人,然後是眾議院的一員,最後是他從巴里戈沃特手中接過的參議院席位的主人,麥凱恩是一個保守主義者,一個外交政策鷹派人物。但他並不總是一個可靠的共和黨人的選票。他的特立獨行的立場讓黨內領導人感到困惑。他不顧黨派的正統觀念,嚴厲譴責小布什總統的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因為他沒有向伊拉克增兵。

越戰戰俘麥凱恩去世;美媒:他沒有成為總統,卻成了總統的禍害

2008年,奧巴馬結束了麥凱恩在白宮的第二次競選後,這位參議員猛烈抨擊新總統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的行為,批評人士指責他還沒有平息自己在失敗中所感受到的痛苦。麥凱恩曾支持布什政府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但在他的回憶錄《永不停息的浪潮》中承認,認為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理由是錯誤的。

他寫道:“這場以生命、財富和安全為代價的戰爭,除了一個錯誤,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之外,不能被認為是別的什麼,我必須承擔責任。”

最近,隨著死亡的臨近,他成為了特朗普的尖銳批評者。特朗普曾說,他不認為這位亞利桑那州參議員是戰爭英雄,因為他已經被俘過。

麥凱恩質疑為什麼特朗普對普京(Vladimir Putin)那麼關心,他認為普京是一個未經改造的克格勃(KGB)官員。

在最後的一次公開表演中,麥凱恩在7月份抨擊了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的舒適會晤,稱其為“美國總統記憶中最可恥的表現之一”。

他在聲明中寫道,“特朗普總統的天真、自負、虛假對等和對獨裁者的同情所造成的傷害難以估量。但很明顯,赫爾辛基峰會是一個悲劇性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