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沱江水污染治理的“四川行动”

从九顶山南麓倾泻而下,沱江一路向南流到金堂县赵镇。

在这里,接纳岷江分水毗河和青白江。继续向南,接纳鸭子河、石亭江等4条上游支流后,穿越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等地,至泸州汇入长江。

7月8日,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家顾问团宣告正式成立。这也是我省首次对单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成立专家顾问团。这支专家队伍由19名专家学者组成,包括4名院士。

5天后,7月13日,省政府法制办、环境保护厅等相关负责人再次开展立法调研,广泛征集《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快了单独流域立法进程。

随即,7月18日,沱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检察工作研讨会在自贡召开,成都、自贡、泸州、德阳、内江、资阳六市检察机关生态环境资源检察部门负责人齐聚,就如何加强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展开研讨……

紧锣密鼓的治理举措彰显着四川对沱江水污染治理力度。

四川是“千河之省”,其中沱江占全省水资源量的3.5%,承载了全省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GDP,沱江流域水污染问题也是全省水污染防治的最大问题。

对此,四川全省总动员,打响了一场战况空前的沱江治水攻坚战。如今,沱江流域水质已得到较大改善——今年上半年,沱江流域16个国控断面中,水质优良的9个,优良率达到56.3%,是去年同期优良率的4倍多。同时,已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10658名。

沱江水污染治理的“四川行动”

沱江流域行政区划及水系图

建机制——“顶层设计”给予高规格保障

曾经的沱江被誉为天府之痛。

“沱江的污染让人揪心。”说这话的,是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水环境所所长田庆华。

“沱江是整个长江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田庆华告诉记者,沱江污染是全流域性的,德阳、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农业面源等各类污染源众多,排放的污染物大大超过河流的环境容量。

沱江告急、生态告急、民心告急……

如何啃下沱江这块“硬骨头”?机制保障是关键。

在沱江治理中,我省始终坚持铁腕治污、高位推进、治水保水、久久为功。

2017年4月,我省全面打响“三年沱江流域治理攻坚战”,全力推进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0月27日,四川省再次召开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会。以“歼灭战”的方式向劣Ⅴ类水体宣战。

机制保障需要顶层设计。去年以来,省委副书记和主管副省长担任沱江河长,7个市的市委书记担任各市州的河长,各部门整合资源、帮助指导、精准发力,从顶层设计层面,高规格配备保障沱江治理。

治理沱江还需“科学”。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家顾问团正式成立,将为四川沱江流域的精准治理开出药方,对沱江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规划、重大措施等进行研究、论证,帮助沱江流域各市制定完善的整治措施,解答在攻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打赢沱江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治理沱江更要“精准”。四川省还在沱江全流域实行“特别排放限值管理”,出台《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避免上下游支流相关市州、部门互相推诿。对沱江制订了三年的达标规划,分别是2018年的冲刺、2019年的决战、2020年的达标,组织专门力量成立沱江流域环境研究所,把省内的资源集中在沱江全力攻关,为沱江水污染防治把脉问诊。

“据测算,‘十三五’期间,沱江流域污染治理需要600亿-800亿元,第一阶段要投入400亿-500亿元消灭劣五类水体,第二阶段投入200亿-300亿元进行巩固。”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说。

抓落实——建立定期联席会商机制

啃下沱江硬骨头,重在治理落实。

令出即行,4月28日,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018年集中开工仪式在简阳市平泉镇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项目30个,涉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截污清淤、黑臭水体治理等,总投资约32.41亿元,覆盖沱江流域成都段各区(市)县。

早在今年年初,成都市政府就出台了《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按照“一年冲刺、两年决战、三年达标”的时序要求,以“成都环境投资集团+区(市)县”的实施模式,建立投建管一体化流域治理机制,各级各部门深入实施以“清河”为重点的河长制管理落实行动、“控源截污处理”为重点的工程治理行动以及“一对一”督导检查等“三项行动”,全面推进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治理。

成都沱江治水攻坚,仅是四川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一个缩影。

在治水方面,四川正以“歼灭战”的方式,向劣五类水体宣战。目前,沱江流域流经的7个市已经拿出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沱江流域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达到65%以上,全流域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

目标已定,如何行动?四川省相关负责人表示,沱江流域的治理,将选择10条支流一对一击破。如成都重点突破毗河、青白江,德阳重点突破绵远河、鸭子河和石亭江。此外,建立定期联席会商机制,由省直相关部门分管厅级负责同志任联席会议成员,明确一名处级干部为联络员,搭建各部门沟通协调平台。“流域是一个整体,上下游必须相互通气,避免单打独斗。”

不仅如此,沱江流域还要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厂达标升级改造行动。沱江流域涉及的所有园区必须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同时,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开展企业清洁化生产改造,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重拳出击规模化畜禽企业治理,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实施规模化改造。

重监督——压实监督保护责任网

啃下沱江水污染硬骨头,监督必须到位。

“建议增设压滤机,整改达标后才能恢复生产!”3月13日10时许,因生产废水不能完全回收利用、存在直排沱江的风险,资阳市雁江区南津镇湖广村的同兴砂石公司三友作业组被岷、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督察组资阳组工作人员“逮”个正着。

“保证一周内整改到位。”作业组现场负责人连连表态。

事实上,自3月1日我省启动岷、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督察行动以来,这般真刀真枪的监督检查,几乎每天都在进行。

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芮永峰告诉记者,本次强化督察范围以岷、沱江主要干、支流流经城市和污染源集中区域为主,包括阿坝、成都、自贡、泸州、德阳、内江、乐山、眉山、资阳等9市(州),并重点强化督察成都毗河、德阳石亭江、资阳九曲河等13条沱江重点小流域。督察重点任务包括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涉水类整改事项落实情况、水污染防治重要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河长制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情况、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情况等11个方面。

“督察必须真刀真枪持续发力!”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水污染防治强化督察,压紧压实了各地环保责任,补齐了各类环境短板,不断倒逼问题整改清单落地落实,推动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监督还需有法律支撑。四川正加快《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立法,以单独流域立法的方式推进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现在条例已由省政府法制办提交到了省人大。

监督更需要形成合力。7月18日,由自贡市检察院倡议的沱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检察工作研讨会在自贡市召开,会议着重就自贡检察院起草的《四川省六市检察机关关于联合开展沱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进行讨论,探讨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保护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合力。

为加大监督力度,我省还发挥省环保督察办、三大战役办总协调总调度的作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沱江是一周一通报,省领导亲自安排、亲自过问、亲自要求,另外专门成立了一个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联席会议。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闫新宇

千河之省

四川十大河流之沱江

发源于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下的大黑湾,河流全长636公里,河道总落差4756.7米,平均比降7.58‰。流域面积(四川境内)2.5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5.25%。

沱江干流(上游称绵远河和北河)流经德阳市、成都市、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及泸州市的16个县(市、区)、108个乡(镇、街道),在泸州市城区注入长江。

沱江流域水资源总量9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8.4亿立方米,单位面积水资源量38.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人均水资源量仅535立方米。

沱江属非闭合流域,流域内径流主要来自于降水,沱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深977.9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50.7亿立方米。但年降雨量年际变化极大,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以简阳、乐至一带最低。

多年来,沱江平均径流深408.5毫米,各支流径流深变化在300-820毫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6-10月水量占全年的80%以上,而枯期12-5月水量仅占全年的13%-17%,2-4月最枯,水量仅占全年的2.5%-4%。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唐千惠整理

河长说河

镇级河长张榕:让沱江河润泽百姓生活

8月,记者前往资阳市临江镇,此时,临江镇党委书记张榕正带着两名工作人员在沱江河岸开展巡河工作。虽然是早上,但艳阳高照十分炎热,没走几分钟,张榕便大汗淋漓。

“我是临江镇总河长,我们辖区共有三条河,包括沱江干流沱江河,沱江支流九曲河、安宁河,总长度37公里。仅沱江河就涉及40个村(居)小组。”张榕向记者介绍,去年3月,她就担起了镇级河长的职责,负责组织领导流经临江镇范围内沱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临江镇河流众多,河道两岸企业、养殖业情况复杂。”谈到现状,张榕直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张榕一边走一边告诉记者,为全面准确掌握辖区河道污染源情况,全面加强对河道水质的监督治理,她坚持开展每日常态化巡查,作为总河长,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查看河道,做到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解决问题。

“巡河以河道清理、清障和周边环境卫生整治、污染源排查整治为重点,在前几次的巡河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企业违规排放,关闭搬迁了干流沿线的3个废旧塑料加工厂。”张榕说,同时,对于可能造成河水污染的养殖业,因地制宜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场,依法关闭、搬迁或完善环保设施。

张榕告诉记者,临江镇高桐村有一养鸡场位于九曲河百米范围内,属于禁养区,业主小李共养鸡10000余只,对九曲河河水造成大量污染。为保护九曲河水源,张榕先后20余次到小李家中,通过政策宣传,晓之以理做其工作,但由于该养鸡场规模较大,现有鸡苗一时无法完全消化,且养鸡场系小李一家维持生计的主要经济来源,小李对养鸡场关停工作配合度低,工作难度大。

为顺利关停养鸡场,张榕综合考虑业主实际情况和具体工作要求,仔细谋划解决办法。适逢贫困户需要发展养殖产业,各贫困村恰需购进鸡苗,为将小李经济损失降至最低,张榕提出由贫困村在养鸡场购进鸡苗向贫困户发放,为养鸡场的鸡苗找到了销路,合理地消化了万余只鸡苗,顺利关闭了该养鸡场。

跟随张榕顺着沱江河一路巡查,记者看到,不少村道边都设置了隔离防护网,每隔一段距离还设立了标示标牌和视频监控设备。张榕说:“每次我们都会仔细检查隔离网是否有人为损坏,还有没有人随意倾倒垃圾在隔离区内。除了这些,我们还给沿岸的村民发放了通知,让他们使用有机肥料,保护河道环境。”

巡河结束后,张榕告诉记者,身为河长,除了要履行自身职责,更多的还是要向广大村民宣传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让大家共同爱护母亲河,让河水润泽百姓生活。

据介绍,临江镇突出重点、强化协作、形成合力,抓实源头治理、生态治理、水源治理等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去年以来,共关闭搬迁3个废旧塑料加工厂,3处石材加工厂,化工厂和食品加工厂正在停业整顿中;搬迁或关停河道100米范围内规模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户42户;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筹建中;共清理河道垃圾200余吨,清理水葫芦500余亩。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闫新宇

沱江水污染治理的“四川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