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建國後,山東改名最成功的縣,極富歷史文化底蘊

蘭陵縣,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山東、江蘇兩省交界處,為臨沂市下轄縣,總面積1724平方公里,總人口140.1萬人,是山東省人口第一大市臨沂市的人口第一大縣。蘭陵縣歷史悠久,原名蒼山,資源條件優越、物產豐富,是“中國蔬菜之鄉”“中國大蒜之鄉”及“中國牛蒡之鄉”。

建國後,山東改名最成功的縣,極富歷史文化底蘊

蘭陵,先屬魯國,後屬吳、越,公元前261年蘭陵被楚國佔領,置蘭陵縣,為山東境內最早的縣邑。相傳,蘭陵之名為屈原所命名,一是因為蘭陵周圍高地上遍是蘭花,二是“蘭”寓意“王道”,“陵”引申為“樂土”,屈原將其命名為“蘭陵”,寄託了屈原建設“王道樂土”的理想。

建國後,山東改名最成功的縣,極富歷史文化底蘊

說到蘭陵,不能不說的是荀子,荀子是戰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韓非、李斯等人的老師,而蘭陵就是荀子施展政治理想之地。荀子在春申君的兩次邀請下曾兩次任蘭陵令二十多年,其將蘭陵治理得空前繁榮,其政治理想有了一定的實現,但是在春申君死後,荀子受到牽連就被罷官了,當時荀子已經八十多歲,其再沒有離開蘭陵,死後也安葬於此。

建國後,山東改名最成功的縣,極富歷史文化底蘊

秦統一六國後,仍設蘭陵縣,屬東海郡,西晉時析東海郡設蘭陵郡,郡治為氶城(位於今棗莊),隋時蘭陵郡廢,而蘭陵縣也開始了不斷廢設以至消失的歷史。隋唐時期,蘭陵縣幾經廢設,李白在遊歷蘭陵古鎮時留下了“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的絕美詩篇,讓蘭陵及蘭陵美酒享譽天下。

建國後,山東改名最成功的縣,極富歷史文化底蘊

北宋時期,蘭陵屬承縣,金時蘭陵縣復設,元初蘭陵縣廢,蘭陵古鎮屬沂州,明清時屬沂州蘭山縣。1944年,蘭陵縣復設,蘭陵古鎮屬之,1945年撤銷,1947年,為紀念“蒼山暴動”於此設蒼山縣,1948年蘭陵縣復置,蘭陵古鎮仍屬之。1953年,蘭陵縣撤銷,包括蘭陵古鎮在內的一部分劃歸蒼山縣,2014年,蒼山縣重新更名為蘭陵縣。

建國後,山東改名最成功的縣,極富歷史文化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