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國產虹鱒被列為三文魚!看到標準制定者名單網友炸鍋

今年5月,一則“我國青藏高原養殖三文魚已佔國內三分之一市場”的新聞引起了爭議。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有人說,青藏高原養殖的是“虹鱒”,並非“三文魚”。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近日,終於有了肯定的答案。而下這個定論的,是一個協會和13家企業。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官網消息顯示,8月10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青海西寧召開團體標準發佈會,一直備受業內關注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正式發佈。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該標準主要有兩個關鍵點:

  • 一是明確規定三文魚的定義;
  • 二是對寄生蟲進行了嚴格規定;
  • 三是對產品標籤作出明確要求。

今年5月,三文魚的定義問題、生食淡水魚的寄生蟲問題、產品的標註問題,都是爭議的焦點。

據《青海日報》報道,《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出臺填補了行業標準空白,對於規範行業操作,保障產品質量,保護消費者知情權,促進三文魚產業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對於三文魚的定義,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8月6日公佈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報批稿)表示:

三文魚salmon

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粉鮭等。

對於把虹鱒納入三文魚範圍,“《生食三文魚》編制說明”(報批稿)解釋稱:

消費者對國內三文魚的定義概念模糊。

維基百科中對三文魚的定義表示它是鮭科魚類中一些條鰭魚的通用名稱,鱒魚也屬於鮭科魚類。

國外三文魚供應商MarineHarvest公司的三文魚養殖手冊(2018年)中對三文魚的定義中也表示,三文魚是鮭科魚類中某些種的通用名,包括大西洋鮭、鱒魚等,養殖和野生捕撈以及來源於海水和淡水的也在定義範圍內。

魚類和水產養殖分析公司KontaliAnalyzeAS在2007年全球主要三文魚市場分析報告中,把養殖和野生的大西洋鮭、太平洋鮭、鱒魚和銀鮭列為三文魚產品。

此前,在網購平臺上,很多虹鱒魚產品標註的是“三文魚”字樣,沒有點明是“虹鱒”。

《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中明確,預包裝產品的標籤應標註原料魚產地以及種名。如:三文魚(大西洋鮭)、三文魚(虹鱒)。每經小編在網購平臺上看到,來自龍羊峽的生食三文魚產品已經標註了“虹鱒”。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對於此前“生吃淡水魚易感染寄生蟲”的質疑,《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針對目前我國水產品中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的寄生蟲——線蟲、吸蟲和絛蟲的感染人體階段(吸蟲囊蚴、線蟲幼蟲及絛蟲裂頭蚴)進行了限定,要求不得檢出,保護消費者食用安全。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制定標準的都是誰?

“《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公佈,可是被視為對今年5月“三文魚之爭”的回應。因為,《生食三文魚》編制說明”(報批稿)中提到,

目前生食三文魚產品在進出口以及國內流通時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規範、管理、約束和引導……尤其是今年5月底的“國產三文魚”事件,引起了廣大消費者對國內三文魚寄生蟲問題的擔憂,不僅對產業和市場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對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但是,這份標準,似乎並沒有讓網友滿意。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值得注意的是,“《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不是來自政府部門,而是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同13家企業共同編制併發布。

每經小編在全國社會組織公告服務平臺上查詢到,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成立於1994年,而且是2015年的“全國先進社會組織”。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根據協會官網介紹,該協會是由從事水產品生產、加工、運輸和貿易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及從事水產科研、教學等其他為水產加工與流通業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單位,自願聯合組成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下設水產品市場分會、羅非魚分會、貝類分會、對蝦分會等。同樣在8月10日,三文魚分會成立。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一起起草制定“《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還有13家企業。包括:

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

上海荷裕冷凍食品有限公司;

大連瑞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愛樂水產(青島)有限公司;

上海費澳德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北歐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盒成食品有限公司;

甘肅文祥生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凱特威德生態漁業有限公司;

十堰格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溪艾格莫林實業有限公司;

重慶市城口縣任河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引發爭議的,正是“龍羊峽三文魚”,而上述這13家企業中,有兩家是青海企業,其中就包括一家來自龍羊峽的公司: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

每經小編沒有找到該公司的官網,但2015年在青海省農牧廳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紹稱,該企業是在2008年由浙江杭州的盾安控股集團投資成立的,目前,公司以三文魚養殖為主。

而另一家企業青海凱特威德生態漁業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包括高白鮭魚苗。在電商平臺上,“龍羊峽旗艦店”的三文魚產品廠商上海盒成食品有限公司,也參與了此次標準的制定。

愛吃魚生的貴港人注意了:今天起你吃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

而其他的企業包括三文魚的進口商,農副產品的加工商,海產品、水產品的養殖企業等。

據統計,2017年中國三文魚總產量超過4萬噸,各類三文魚產品進口量約21.5萬噸,預計2025年中國三文魚的消費總量將達到25萬噸。而此前央視財經報道,國內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產自青藏高原,而在青海省龍羊峽水庫,有我國目前海拔最高,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場。而這次制定標準,青海是重要的參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