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開發文旅特色小鎮,這些要點您知道嗎?

開發文旅特色小鎮,這些要點您知道嗎?

經濟新常態下旅遊成為常態行業之一,人均GDP已經超過8000美金,沿海發達地區和一線城市4——6億人口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0美金,休閒度假時代已經真正來臨。大量的旅遊需求開始釋放,在國內又沒有相匹配的供給產生。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周邊,沒有結構對路的產品供給。消費升級之下,以下幾類產品仍然缺乏:

1) 都市人歸隱田園夢之下的以農業為特色產業的旅遊產品。以自然農法的方式耕種農業。已有案例:湖州長興百翠山居、莫干山下的簡法農莊。

2) 家庭出遊為主力人群之下的親子家庭旅遊產品。已有案例:地中海俱樂部、北京大美兒童世界、郴州小埠綠心童鄉。特別要說的是綠心童鄉這個產品是巔峰自主研發和自主運營的一個項目。

3) 避世禪修產品。已有案例:無錫靈山景區中的靈山精舍、韶關經律論小鎮。

4) 點亮夜晚的夜間旅遊產品。很多注重夜間消費產品供給的景區,夜間消費佔到旅遊收入的60%以上。因為有夜間的旅遊產品,遊客才有住下來的理由,這樣才能夠形成一日遊以上的一個產品。已有案例:四川省攀枝花市北部的米易縣《光都·米易》。

5) 2億多銀髮人群的“大健康”“慢旅遊”產品和便利性問題誠待改善。中國的這個銀髮人群大多是有閒又有錢的人群。

那麼如何構建文旅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體系呢?“唯美鄉村”認為應該分位三個圈層:

1) 核心產業圈層:通過吃住行遊購娛文旅產業要素,植入旅遊消費系統,打造文旅特色小鎮核心吸引力,從而聚集人氣。

2) 延伸與輔助行業圈層:即旅遊+產業,提升農旅、文旅、商旅、工旅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產業、文化產業、創意工業,實現一、二、三產產業融合發展,這之中的“+產業”,要選擇地緣優勢產業,即已經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產業從業者或者引入投資者自身的產業優勢協同發展。

3) 支持產業圈層:構建旅遊帶動下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實現以旅遊為核心引擎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產業圈層構建完畢之後,要從文旅功能+城市功能兩手都要抓的角度構建文旅特色小鎮的功能模型,這個圈層是外來遊客、小鎮從業人員和居民能夠直觀體驗到的功能。

其中文旅功能又分為三個圈層。城市功能為基礎功能圈層,這是所有的特色小鎮都要具備的功能圈層。基礎功能圈層包含文化休閒、經濟企業、管理服務、醫療衛生、教育培訓、商務辦公等滿足就業和居住的城市功能。

產品引爆圈層:一個龍頭項目+一個地緣優勢產業。龍頭項目即小鎮做到極致的差異化獨特性旅遊產品;地緣優勢產業是小鎮除了旅遊業之外要全力發展的又一個特色產業。產品引爆圈層至少由三個引爆性的旅遊產品構成,就像古北水鎮的標識是長城+溫泉+夜景。

產品特色圈層:要基於當地的資源特色形成吃有綠色、玩有喜色、行有個色、說有亮色、享有本色、買有特色、學有真色、住有暖色、回味無窮的一站式產品體系,這12色是目的地型旅遊景區都應具備的產品特色。

這幾個圈層的關係為:產業引爆圈層是吸引外來消費人口的關鍵,產業的全程是形成產業人口的關鍵,其他的基礎功能圈層,是城鎮化備的支撐功能。也是構成城鎮化發展的一個主體。另外還是獲取土地開發收益的一個重點。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

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幹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從開發到運營,選項目,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這裡項目扎堆,這裡專家扎堆,這裡方案扎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