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韻——明韻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韻——明韻

百瓷爭豔,美不勝收,“百瓷集韻”是四季瓷器工藝品部開設的瓷器精品專場。本次拍賣會,我們從上千件瓷器拍品中精心甄選出100件最能體現時代特色和工藝水平的代表作品,組成七個單元,呈現給廣大藏家。

中國瓷器發展到明代,幾乎變成景德鎮窯一統天下的局面。自洪武二年(1369年)御器廠設立,到永、宣時期官窯體系的完全確立,景德鎮瓷器生產最終走向官民雙軌的發展道路。明代景德鎮窯作品以青花為主,其它各類產品如釉下彩、釉上彩、鬥彩、單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永、宣青花異域風格的造型、濃重明豔的呈色、超凡脫俗的紋飾,引領了明代青花瓷的發展潮流,成為歷代爭相追慕的對象。永、宣釉下彩及單色釉瓷更是鮮麗奪目,美輪美奐,因燒造難度大,工藝漸趨失傳,清代康熙以前,一直是一座難以企及的高峰。本場拍賣會中lot3937、lot3935、lot3938便是清代之佳器,明韻之餘波,頗值珍視。明代中期,景德鎮瓷器風格驟然一變,由大氣磅礴轉向小巧精緻,成為明代瓷器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明代嘉、萬時期,隨著西域回青料的傳入及國產青料提純技術的提高,明代青花一改中期清新淡雅,構圖舒朗,小巧精緻的風格,走向幽菁濃郁,構圖飽滿,造型新穎,小巧兼具大氣的發展道路,值得稱讚。

景德鎮瓷器倘若沒有明代的艱難探索,就不會出現清代的異彩紛呈。但長期以來,除少數明代精品外,國內市場對明代瓷器的重視程度與其價值嚴重不符。因此,我們在玩味清代瓷器的同時,更應該靜下心來去體會明代瓷器的韻味。

明韻—明代瓷器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62

明嘉靖

青花嬰戲圖大罐

直徑 D 40

“大明嘉靖年制”款

RMB:160,000-260,000

本品胎體厚重,釉色白中閃青,外壁以青花裝飾,肩部飾以錦地開光花卉紋,脛部繪仰蓮瓣紋,腹部繪通景十六子嬰戲圖。罐底心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嬰戲圖是嘉靖瓷器的主要裝飾紋飾之一,且多為十六子,畫面表現童子游戲嬉鬧,生動有趣,呈現出一片歡樂的氣氛。“十六子”是十六相或十六族的引申,是舜向堯推薦的十六賢臣,因各有大功,皆賜姓氏,故稱十六族,亦稱十六相。本品體量碩大、造型端莊大氣,青花髮色及繪畫技法均具時代特徵,由於燒造難度大,故此類大罐燒造量和存世量很少,流傳至今的更是鳳毛麟角,頗值珍視。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65

明萬曆

仿宣德青花纏枝牽牛花紋四方倭角獸耳瓶

高 H 15

RMB:350,000-550,000

參閱:《故宮藏傳世瓷器真贗對比歷代古窯址標本圖錄》,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第55頁,圖31

1.1912-1926年得自日本須磨家族成員,其曾任日本駐華大使

2.日本李氏家族遞藏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故宮博物院藏品

本品唇口,直頸,兩側貼塑獸耳,腹部呈四方倭角形,線條婉轉,高圈足外撇。瓶通施白釉,釉色白中閃青,肥厚瑩潤,器身通繪青花纏枝牽牛花紋。青花牽牛花四方倭角獸耳瓶是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創燒的一種新瓶型,造型獨特,成形難度極大。因樣式獨特,特色鮮明,晚明和清初之時多有仿製。但在市場上流傳和各大博物館館藏中以清早期仿品多見,而晚明慕制者較為少見。本品即是一件萬曆時期追慕宣窯佳作的成功範例,但因時代和生產條件之別,在繼承宣窯的同時,又有所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由於四方倭角瓶是由幾段不同的部位拼接而成,足腔內往往會留下粘合時溢出的接泥,宣窯器對足腔的修削略顯隨意,不及本品整潔光潤。2.宣德時期,四方倭角瓶的出現,是以中東伊斯蘭地區使用的金屬器為摹本,因此在製造時力求體現金屬器的質感,故線條轉折較為硬朗。而本品是以宣窯器為藍本,在對器物的處理上,更多追求瓷器本身的質感,因此線條更為婉轉柔和。3.就裝飾風格而論,宣窯瓶重在寫意,紋飾採用沒骨畫法繪就,構圖舒朗,筆力雄健,青花髮色濃郁,但缺乏層次感。而本品重在寫實,紋飾構圖飽滿,採用萬曆時常用的雙鉤加渲染的繪畫技法,著重於花葉深淺濃淡的層次變化,體現了萬曆慕古之獨特韻味。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萬曆時期仿宣德青花牽牛花四方倭角瓶,其造型、裝飾手法、紋飾佈局等皆與本品極為類似,二者可資比較。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64

明萬曆

青花穿花龍鳳紋扇形蟋蟀罐

長 L 9.5

“大明萬曆年制”款

RMB:180,000-280,000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中)》,耿寶昌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0年,第185頁,圖174

著錄:《清玩雅集廿週年慶收藏展》,清玩雅集編,2012年,第253頁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本品整體呈扇形,蓋面及四壁皆以青花描繪龍鳳穿花紋,畫意靈動,構圖飽滿,青花髮色具有明代晚期石子青料的髮色特點。外底青花橫書“大明萬曆年制”六字楷書款。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著錄:《清玩雅集廿週年慶收藏展》,

清玩雅集編,2012年,第253頁(左)

故宮博物院藏品(右)

鬥蟋蟀是我國著名民間搏戲之一,是一項古老的娛樂活動。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清代鄧之誠於《骨董瑣記》中雲:“……貴人蓄蟲,率同式廿四罐,列之几案,呼為一棹,蓄多者至十百棹。”由此可見畜蟲之罐的重要程度。歷朝瓷質蟋蟀罐中,以宣德御窯青花蟋蟀罐最負盛名,至萬曆朝亦有精品,如本品造型小巧新穎,紋飾飽滿,尤為可人。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66

明宣德

青花一把蓮紋大盤

直徑 D 33.8

RMB:250,000-350,000

來源:中國嘉德2011年5月23日春季拍賣會“述鄭齋藏瓷”專場第3933號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68

明嘉靖

青花穿花應龍紋大罐

高 H 33.5

“大明嘉靖年制”款

RMB:280,000-380,000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71

明早期

白釉暗刻纏枝蓮紋大盤

直徑 D 33.4

RMB:50,000-80,000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72

明嘉靖

黃釉暗刻雲龍紋大盤

直徑 D 35.7

“大明嘉靖年制”款

RMB:80,000-120,000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顏色釉》,楊靜榮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第50頁,圖45

1.Tonying&Company

2.紐約Parke-BernetGalleries1954年4月14-15日拍賣會第154號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紐約Parke-Bernet Galleries

1954年4月14-15日拍賣會第154號(左)

故宮博物院藏品(右)

遺韻—明式瓷器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38

清康熙

仿明填紅雲龍紋碗一對

直徑 D 15.6

“大清康熙年制”款

RMB:1,000,000-1,500,000

參閱:

1.《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上海博物館主編,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1998年,第110頁,圖73

2.《景德鎮出土元明官窯瓷器》,炎黃藝術館編,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00頁,圖317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上海博物館藏品(左)

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成化作品(右)

本品為標準御窯碗之造型,釉面清亮潤潔,胎體潔白細糯,為典型康熙“糯米胎”。腹部刻繪釉裡紅雙龍趕珠紋,龍紋刻劃流暢,釉裡紅髮色鮮麗。足底雙圈內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為康熙晚期御窯瓷作典型款識字體。從裝飾技法和龍紋造型不難看出,本品為康熙時期對明代御窯名品的追慕之作。康熙一朝恰逢亂世結束,百廢待興,御窯廠的重啟自是從模仿明代御窯名品肇始,本品即是此類。或因工藝複雜等原因,此種類型和裝飾風格的碗,僅在康熙一朝有燒製,且數量極少,極為珍稀。本品成對流傳,更是難能可貴。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37

清雍正

仿永宣填紅三魚紋盤

直徑 D 16.6

“大清雍正年制”款

RMB:100,000-200,000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明韵

Lot 3935

清康熙

黃地綠彩雲龍紋小碗

直徑 D 10.3

本品胎體輕薄,造型端莊,碗內心雙圈內飾以壽字,腹部主體以綠彩填飾雲龍紋樣。其龍身修長,龍爪怒張,形體矯健,威風凜凜。碗外底雙圈內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篆書款,字體古樸硬朗,為康熙朝款識典型寫法之一。黃地綠彩瓷自創燒以來,即成為明清官窯之名貴品種。據《國朝宮史》記載,此類碗為貴妃、妃使用,檔次高貴,數量稀少。本碗紋飾鐫刻工整,黃綠二色髮色良好,格調明快,所飾龍紋頗具皇家威嚴之氣,且整器品相良好,頗為難得。

嘉德四季第52期 • 金秋拍賣會

中國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古籍善本

【 預 展 PREVIEW 】

2018 / 9 / 16 — 9 / 18

【 拍 賣 AUCTIONS】

2018 / 9 / 19 — 9 / 21

【 展 拍 地 點 】

嘉德藝術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