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韻——四季瓷器夜場(下)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韻——四季瓷器夜場(下)

本條推送以清代早中期御窯瓷作為主,此為清代瓷器作品中最受追捧的類別,是本專場的重中之重。清代早中期,既有追慕前朝之佳作,又有當朝之創新。品類豐富,異彩紛呈,青花、粉彩、顏色釉爭奇鬥豔,代表了清代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

氣韻——清代早中期瓷器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下)

Lot 3913

清咸豐

青花竹石芭蕉圖玉壺春瓶

高 H 29

“大清咸豐年制”款

RMB:350,000-550,000

玉壺春瓶大約創燒於北宋時期,由長頸瓶演變而來,相傳以詞句“玉壺先春”而得名。本品造形豐腴優雅,胎質堅硬,釉色滋潤,青花髮色豔麗。瓶腹主體通景繪製竹石芭蕉圖,整個畫面構圖疏密得當,筆意嫻熟,意境清雅。底心青花書“大清咸豐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有清一代,御窯廠對於明初永宣瓷作多有追摹,本品即屬此類,自康熙時即有燒造,併成為清代御窯經典品種,延續至清末。由於受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咸豐官窯瓷器的正常燒造只有咸豐元年(1851年)和咸豐二年(1852年)兩年時間,其燒造量必然極小,流傳至今的更是鳳毛麟角。雖然數量稀少,但咸豐御窯瓷作的質量卻絲毫不輸前朝,本品即為一例,工藝水準直追乾隆玉壺春,難較上下。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下)「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下)

Lot 3929

清乾隆

青花釉裡紅加胭脂紅纏枝蓮紋梅瓶

高 H 24.3

“大清乾隆年制”款

RMB:500,000-800,000

1.香港佳士得1992年9月29日秋季拍賣會第507號

2.香港蘇富比1996年11月5-6日秋季拍賣會第783號

本品造型豐腴端莊,露胎處可見胎體細膩潔白,修足亦極為規整。瓶通體施白釉,釉麵肥潤,口沿以青花繪弦紋兩週,頸肩部飾以仰俯蓮瓣紋,腹部以青花繪纏枝花葉,釉裡紅為朵蓮打底,燒成後又在釉裡紅之上以胭脂紅描繪紋飾細節,將蓮心、蓮瓣等細節表現的淋漓盡致。脛部以青花繪變形蓮瓣紋,間以如意雲頭紋。外底心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本品造型較之同時期梅瓶,在繼承了肩部豐滿這一特徵的同時,更顯敦重,青花髮色沉而不暈,點染獨到,頗具永宣遺風,青花纏枝花葉之描繪,較之同類構圖更加繁複,頗具西洋裝飾風格,釉裡紅與胭脂紅的搭配更是別具韻味,實為難得一見的收藏佳品。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下)「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下)

Lot 3924

清乾隆

洋彩蓮生如意圖碗一對

直徑 D 12.9

1.1990年代購自香港中藝公司(標籤)

2.亞洲重要私人舊藏

本品成形規整,體量小巧。碗胎體細膩,釉汁潔白,外壁以洋彩裝飾蓮生如意圖,畫面由一組二方連續的纏枝花卉組成,主體花卉為一朵盛放彩蓮,自花心生出一枝靈芝,因狀若如意,暗含“連生如意”之吉祥寓意。枝蔓描繪明暗變化明顯,頗具立體感,此法亦是洋彩紋飾描繪的慣用之法。碗底心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洋彩”一詞見於雍正十三年(1735 年)唐英所撰《陶務敘略碑記》“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琺琅畫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本品枝蔓描畫可見深淺兩種顏色表現明暗立體,具有洋彩之典型特徵,且寓意吉祥,成對流傳,品相完好,來源清晰,實為乾隆御窯精品。查閱各大博物館及市場流通資料,未見與本品紋飾相同者,極為珍稀。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下)

Lot 3925

鬥彩團花壽字盤

直徑 D 20.5

RMB:500,000-800,000

本品胎質細膩潔白,釉面瑩潤,裡心青花雙圈內以鬥彩裝飾,中心繪團壽字,外生石榴四株,間生四叢菊花團簇盛放。外壁則以鬥彩繪簇菊六叢,間以勾連紋,與盤心呼應。盤外底心雙圈內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鬥彩瓷器在雍正時發展到極致,紋飾佈局、彩色配合和填彩工藝上都較前朝有了巨大發展,特別是引入粉彩彩料與釉下青花相結合,使得色彩更加豔麗誘人。本品青花勾勒清晰,填彩準確,配色自然和諧,紋飾佈局也明顯受到西風東漸之影響,裝飾效果極強。同類紋飾還可見於同時期的碗、梅瓶等器型上,可見此種團花簇菊紋樣頗受雍正帝垂愛。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下)「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下)

Lot 3919

清乾隆

粉彩羅漢圖燈籠瓶

高 H 41.7

RMB:230,000-330,000

「嘉德四季52期」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下)

Lot 3939

清乾隆

礬紅纏枝蓮紋花盆

直徑 D 19

RMB:1,000-2,000

“大清雍正年制”款

清雍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