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現金吃緊、槓桿提高,從新三板中報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現金吃緊、槓桿提高,從新三板中報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今天三胖哥繼續和您來聊半年報,嘗試從新三板的數據樣本里找尋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

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民營企業發揮極大作用,隨著我國民營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對於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的促進作用也越來越突出。

民營企業也為就業、出口創匯和其他社會服務問題等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從國內民營企業的整體發展現狀來看,影響其迅速發展的最大因素便是融資難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甚至是生存問題。

在今年金融去槓桿、債務違約頻發、防範風險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又是如何?或許我們可以從新三板1萬多家掛牌公司的半年報中找到一些答案。

研究樣本:從已披露2018年半年報的10684家新三板公司中,選取實際控制人非國有的公司,剔除金融企業和非可比口徑企業,得到樣本共9393個。

現象一:籌資能力趨弱。

上半年在金融去槓桿、資管新規影響下,企業融資環境繼續收緊,非金融掛牌企業籌資現金流大幅減少。

從現金流量表"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來看,9393家公司上半年合計現金淨流入2160億元,同比下降2.09%,但現金淨流出1951億元,同比增加13.10%,兩項相抵,今年上半年在籌資方面,新三板民營企業現金淨流入同比減少了272億元,降幅是驚人的56.55%!

現金吃緊、槓桿提高,從新三板中報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如果到具體分項上,我們發現,新三板民企上半年最大的籌資支出為"償還債務"。

數據顯示,上半年,9393家公司合計償還債務1379億元,同比增長了8.75%。

這難道是因為民營企業經營改善,都有錢還債了嗎?

現象二:發債融資難

年初至今,共有34家新三板公司通過發行債券募資資金1017.62億元,但其中的964億元都來自於金融企業(齊魯銀行和中國康富佔大部分),非金融企業通過發債募資不足3億元。

在少數成功發債的新三板公司裡,利率均在6%以上,最高的甚至達到10.5%(慧聯電子)。

表:今年以來非金融新三板企業債券發行情況

現金吃緊、槓桿提高,從新三板中報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現象三:直接融資更難

在融資渠道方面,民營企業依然嚴重依賴銀行信貸,股權融資比重有所降低。

上半年,9393家樣本公司合計吸收投資僅190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41億元下降了57%。直接融資佔比也從去年的22.8%下降到了10.5%。

190億,這個數字大概只是富士康上半年IPO募集資金的七成。可見,中小民企在獲取直接融資方面仍然能力不足。

與間接融資相比,直接融資的優勢很多,分散風險,有利於金融穩定;企業可以獲得較為穩定的長期資金,有利於降成本、去槓桿。以往我們寄希望於通過掛牌新三板解決企業融資,特別是直接融資問題,現在看起來,效果並不理想。

另一方面,上半年4140家民營企業籌資活動現金淨流出,佔比44.1%,也比去年同期高出500多家。

舉一個例子來看,化肥農藥企業穎泰生物(833819.OC),上半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流出7.4億元,在沒有任何股權融資進入的情況下,銀行貸款淨償還5.69億元。但有趣的是,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卻僅從67.94%微降到65.85%,原因是公司增加了7.65億元的"其他籌資",可見公司的資金壓力並未改善。

現金吃緊、槓桿提高,從新三板中報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要知道,穎泰生物還是上市公司華邦健康(002004.SZ)的控股子公司,可能還有大股東的輸血,換做一般的民營企業,恐怕更難維繫。

現象四:各行業普遍性

整體來看,幾乎所有行業上半年籌資現金流都在同比減少,能夠倖免的只有化石能源和建材兩個行業,融資環境的收緊對各行業的影響是普遍性的。

我們來看下互聯網行業的融資寒冬。

別的實體行業可能還因為有抵押物,能夠通過銀行貸款拿到融資,但輕資產的互聯網企業在資本寒冬下生存得更加艱難。

樣本內的499家公司中,上半年能夠"取得借款"的,只有165家,67%的民營企業無法取得借貸,只能依靠經營產生現金流。能夠在上半年拿到10億元以上借款的,只有神州優車和鋼銀電商這兩家公司。

而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又恰恰是最需要通過融資活動擴大經營的。

不妨看下壹玖壹玖(830993.OC),這家市值30億的酒類電商公司上半年的現金流量表。

現金吃緊、槓桿提高,從新三板中報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壹玖壹玖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現金流幾乎每年都是淨流出,維繫生存只能依靠不斷的籌資。現金流量表顯示,公司上半年取得借款2.32億元,償還債務1.09億元,短期借款餘額5.66億元,遠高於其貨幣資金。

試想一下,如果壹玖壹玖的籌資能力減弱,對公司產生的,或許是災難性的影響。

現象五:自由現金缺口加大

在籌資活動支持力度減弱的情況下,民營企業的投資現金流支出並沒有收縮,導致自由現金流缺口依然較高。

數據顯示,9393家公司上半年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是462億元,去年同期為444億元。

建築行業自由現金流缺口最為龐大,大量依賴籌資現金流。

353家樣本公司,上半年合計現金淨流出32.6億元,是去年同期7.8億元的4倍。其中,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分別為26.44億元和17.9億元,籌資活動卻遠低於去年,遠未能彌補現金缺口。

民營建築行業的生存環境,可想而知!

現象六:融資成本顯著增加

我們選擇財務費用指標考察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9393家公司上半年合計利息支出92.31億元,同比增加了23.43%。整體財務費用率從去年同期的1.09%增長至今年的1.16%。

另一方面,9393家公司有息負債(短期借款+一年以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合計餘額167.97億元,同比增長14.25%,同樣遠低於企業利息支出的增加。

我們以一家新材料公司恆神股份為例,測算一下民營企業真實的融資成本。

現金吃緊、槓桿提高,從新三板中報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恆神股份是一家總資產超過40億元的行業龍頭公司,融資成本還有5.26%,規模更小的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可想而知。

結束語:

上半年,信用風險事件頻出,與融資環境收緊導致的資金緊張關係密切。與國有企業和金融企業相比,以新三板為代表的民營企業,不僅盈利增速顯著放緩,融資端的壓力同樣很大,不僅融資難,而且融資貴。

下半年,若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民營企業的盈利和經營現金流都有可能繼續回落,融資端能否有實質性改善將是決定企業信用風險的關鍵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