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股市T+1漲跌幅限制是一種保護而散戶總叫喚更改,散戶水平堪憂,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

用戶55589138048


t0也好,t1也好,還有漲停板限制,根本不是問題的根源。

你換成t0,自然有t0的套路,你以為還會用現在t1的手法麼?

以前t1每天可以收割你一遍,現在t0每天可以收割你無數遍。

有人說跌停你賣不出去,去掉板限制,十分鐘腰斬,你能跟得上?賺了錢美滋滋,上個廁所回來,直接去天台。

去掉漲停板,一股票開盤半小時翻倍,而且還在漲,你追不追?還是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追了,虧了,去天台。沒追,結果一天翻了好幾倍,悔的抽自己嘴巴。

這不就是賭博了麼?你能克服人貪婪的本性麼?

T1和漲跌停限制,股市不行不是因為它們。以前牛市的時候怎麼沒人聲討?現在超級熊市都來跟風,放開只會加大操縱頻率,最後一地雞毛,只能便宜券商了。

一直都說中國股市不成熟,看看人家美國。

確實,但不成熟不是因為T1和漲跌停。

解除了限制並不能讓股市成熟,而股市成熟了,才可以解除限制。

這個邏輯不要搞混了。

換句話說,不成熟的市場,你採取什麼樣的規則,就會有什麼樣的套路收割你,而t0可以讓收割每天進行N次,沒有漲跌停,則可以一天內讓你去陽臺。

最後一句,你以為現在虧錢的只有散戶?


雪飛雲


股市T+1和和漲跌幅10%的限制,都是應對A股市場炒作投機之風的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其實按照資金投資的基本原則,自由選擇買賣時機,合理的獲取利潤是天經地義。而股市中的T+1交易制度,一天之內只有一次選擇的買賣權。漲跌幅10%的限制把資金獲取利潤的空間限制在特定的範圍之內。這兩種制度客觀上而言是違背投資交易規律的。但對於A股市場來說,雖然一直在堅持不懈的引導價值投資,但價值投資的理念在廣大散戶當中並沒有得到共識,甚至很多惡意違規行為,破壞了價值理念的形成,讓散戶覺得自己要是不投機炒作,自己永遠就是待宰的羔羊,如果自己跟風炒作,運氣好的能吃點肉,運氣不好可能會喝點湯。



所以說交易制度本身到底是保護誰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市場的根本屬性是什麼。從現實而言,漲跌幅10%的限制,讓很多遊資有了操作的手段,他們通過資金優勢封漲停板,形成漲停板溢價,甚至形成連續接力,達到多次漲停的目,然後再利用股票T+1制度,直接大單壓跌停出局,掐頭去尾也能夠獲得很高的利潤,所以說這種制度保護了誰,一目瞭然。可能這些制度出臺的時候是為了控制炒作,或者是防範交易風險,但某些時候卻成了成了保護交易投機的一種制度安排,這好像是一種笑話。

最後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炒作永遠是最大的風險。交易制度在原則上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區分保護這個,不保護那個,但如果你自己不注意交易風險,任何制度都保護不了你。

最近行情不好,評論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看完不吝點贊評論,歡迎有不同意見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您的點贊與評論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


小散李大鵬


其實這個限制存在好處也存在弊端,才導致散戶之間對T+1是不看好,也有少部分是比較樂觀,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全球股市T+0走牛市,A股T+1走熊市,也要適當與時俱進,尤其引進外資後更需要同步規則才行。


但是A股股民居多,以漲跌10%來控制股價避免大起大落是較合理的,而T+1交易制度在當下的市場顯然是不太適合,只能讓股民在交易中處在非常不利的位置。今天買,明天賣成為了機構狙殺股民的利器,尤其股市是長期熊市短期牛市,這種T+1的方式是造成股民大幅虧損的根源之一。


如果真為避免投機行為,保護投資者,完全不改變漲跌10%限制的情況下開放T+1次數,當日股民可以買進並賣出一次,第二次限制只能今日買次日賣,這樣讓股民有糾錯的機會,不會造成早上買入後被莊家砸盤難以離場次日低開後損失慘重的結局,這種情況下一般資金虧損都達到5%以上或者更多,股民都不願意割肉。反而形不成風險控制的意識,強制性的套牢來提倡價值投資也沒有多少人去認可市場。


而說散戶水平堪憂,其實做過期貨做過外匯的投資者都知道,在交易規則上的問題就是股市一大問題,就單別說上市企業各種毛病導致的股市長期熊市,接觸過炒期貨的朋友,真沒幾個看到上股市這種規則的,明白人都懂,這種規則是為什麼。


而為什麼不放開做空機制,國內真沒幾家企業不怕被做空的,國際市場上有做空機構,業績不好或者存在業績造假都會被做空,把股價做空到一文不值都有可能,如果放開做空機制,國內不知道有多少企業的股價能站在5元以上,所以做空機制對A股衝擊力太大。


至於T+1是不是保護散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多謝點贊,關注後可閱讀更多財經信息,有問題多留言,祝您投資順利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對於T+0和T+1的選項 這裡先就此做一個數據分析

關於T+1和T+0 首先我們的A股面對這樣一個事實:股股皆莊 幾乎所有的股票都是在大資金的買賣控制下隨指數上下跳舞 在T+1的條件下 廣大散戶當天只有一次買和一次賣的機會 那麼機構或大戶所需要的控盤資金只需要計算活躍散戶一次買賣的資金量 在T+0的條件下 如果有莊家欲要控盤 那麼所需的資金就需要計算活躍散戶數次買賣甚至n次買賣的資金量 說到這裡 相信大家秒懂了 在T+0 條件下機構控盤的資金是T+1條件下的n倍 顯而易見 T+1保護的是誰 而T+0保護的又是誰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股市是T+1而不是T+0 為什麼散戶的名字叫韭菜

明白了這一點 漲跌幅限制真的是一個有意義的話題嗎 如果A股沒有單一的機構可以控盤 那麼這個限制是10%也好 20% 30% 50%甚至不限制也罷 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每一個投資人都是在平等的機會下決定買賣交易

磚家太多了 為官方 機構等服務的 形形色色 就是沒見過為普通投資者執言的 我很奇怪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嗎 不就是一個1+1的簡單問題嗎 也許在他們眼裡 散戶太好騙了 easy


luis2014


我來說我個人看法,看看t+1到底是保護散戶還是坑散戶的,想明白的人可以直接得到答案,t+1規則其實只對散戶有限制作用,大戶或者莊手中有大量的股票,需要多日才能交易完畢,所以t+0也好t+1也好,甚至t+2、t+3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無非是買新的,賣舊的,完全不受t+幾限制,如果他們想一日出貨完畢,結果就是跌停,誰也別走。對於莊來說t+30對他們都是沒有影響的,只有苦逼的散戶被t+1卡的死死的,所以t+1坑的是散戶,保護的是莊和大戶。如果想不明白,那你可以告別股市了,這點智商還是別玩股票了。


歲寒三友162598122


T+1實際上就是給機構投資者設置的保險,對散戶的危害還是非常大的,散戶資金小,靈活,說走就能走,但是T+1導致散戶無法馬上走,第二天想走可能就來不及了,而且機構投資者信息靈通,往往是他們第一時間聽到信息,散戶可能要等兩天時間甚至更長時間才會聽到,那時,機構該進的資金已經進完了,該出的資金也出完了,散戶看到的就是一個結果,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很尷尬,散戶只能從盤面上判斷。所以將T+1改成T+0才是真正在保護中小投資者。


老程64970868


其實T+0,或是T+1,無非都是一種交易規則,本質上並沒有高下優劣之分。

歸根結底,還是A股十年如一日般,圈錢盛行,回報甚少;廣大股民常年累月虧損,卻不知何日是頭,因此怨氣沖天罷了。

如果我們也能來一個十年長牛,別說是T+1,就是+2、+3,恐怕都會有大把人接受得了。可惜,我們見不著長牛;甚至十年過去了,指數還在原地踏步,這樣的走勢,豈能不沸反盈天!

無論是採取何種規則,肯定都會被主力針對與利用;尤其是我們這一熱衷於走灰色地帶的民族,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法無禁則行,又豈是虛言。

所以,當下重要不是去修規則,而是如何治。財務造假,利益輸送,內幕操作,懲罰太輕,大小非減持……,這些問題不解決,就是再改十遍規則,照樣於事無補,人家依然可以玩出花來。不信,且看一下週四的金逸分時圖,絕對會讓人神清氣爽,拍案驚奇!

心有不平則鳴,氣有不暢則撒。但說歸說,氣歸氣,得小心別被人帶了節奏而不自知,還一臉昂然的樣子,那就真的無藥可救了。


蟄冬至


告訴你為什麼要取消T+1

很多人反對T+0, 是因為有人說T+0制度下割韭菜更快。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成立,因為對於不喜歡T+0的交易者來說,在T+0制度下,你仍然是可以執行T+1操作的,也就是說,交易制度本身對你並沒有產生影響,而對於擁護T+0的人來說,他們多了一次糾正錯誤的機會。有些人喜歡左側交易,那麼左側交易的時候會尋找最低點。他們會提前進入,而T+0可以保護這些人,如果進錯了,可以有退出的機會,承擔一些損失是他們可以接受的。所以在T+0制度下,不論是擁護T+0的人,還是擁護T+1的人都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我國為什麼要實行T+1制度呢?這是因為1995年股票估值過高,股市出現大量拋盤,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不斷的拋出手中的股票,毫無理性,和我們現在2018年基本相似,而且當年散戶基本都是做短線,一看苗頭不對,就會割肉拋出,好多機構提出,為了防範投機過度,所以改成了T+1另加了10%的漲跌幅限制,這是當年這個制度一出來就被認為是保護機構的,雖然名義上是保護散戶投資者,但是當時的機構都認為當時的市場是散戶市,也就是說,在整個市場上,機構決定不了市場的方向,因為散戶在整個場子裡面跑來跑去,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機構很難控盤,導致機構出現了大量的虧損。所以以散戶的名義提出了這麼一個制度,但其實真正是保護了機構投資者的。因為在這種制度下,機構只有一隻股票,相當大的數量的時候仍然是可以做T+0的。比如機構第一日買入了一萬手某股票,第二日又買入了1萬手,那麼在第二日,他其實是可以賣出昨天的一萬手的,如果想要公平的T+1制度,那麼就要求機構在第二日買入1萬手的情況下,不可以賣出昨天的一萬手。但現在的制度不是這樣的。所以機構在T+1的過程當中獲得了相當大的先機。95年以前做股票,由於機構的資金量大,所以機構大部分是做長線的散戶,資金量小,一般是做短線,所以機構控盤做大,波段操作,散戶跑來跑去,跟風賺一些零錢,基本上大家都有收益。但是到了一個頂點,股價估值過高的時候。由於散戶資金量小,持有的股票少,所以逃離得特別快。那機構呢,就需要拿出一部分的盈利來慢慢退出。這樣能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都有一個比較不錯的收益。雖然有個別人在,當時是跳樓的,但是那是極少數的,大部分人在股市裡面還是賺錢的。但是隨著大家技術水平的提高,散戶呢開始越來越聰明,機構越來越難賺錢了,所以搞出一個T+1把散戶套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老鄉,別跑。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的機構水平也越來越高,而且現在的盤子也越來越大,那麼機構的資金呢,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的進出。比如徐翔的一字斷魂刀,他出貨的時候呢,一天之內就可以把手上的籌碼全部出完,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過去的機構出貨一般要三個月左右到半年的時間。因為他不可能把股價砸得過低,那麼他一天出貨量過大的話呢,一下子把股價砸沒了,他也出不去。但是現在不同了。也就是說,現在的T+1制度對機構來說也沒什麼用了,對散戶來說也是礙手礙腳的。而且還有一個重點問題,目前股市低迷,很多人可以動用的資金量只有15年的50%,甚至更少,在沒有外來流動性的情況下,T+0可以迅速的提高流動性,給股票市場帶來活力,所以我認為取消T+1是勢在必行的。


壺中有酒


散戶水平確實堪憂,我是散戶,我旗幟鮮明的反對t+0.很多散戶不懂瞎起鬨說t+0有多好,t+1賺不到錢t+0同樣也賺不到錢,散戶不知道t+0有多兇狠!沒體驗過去做做期貨交易就體會到了!中國的股市這個不是根本問題,而是:

1 IPO造假欺騙上市,一上市後就虧,

2. 上市後大小非減持時間太短,股東只想儘快減持套利

3.對造假的懲罰力度太低,導致他們挺而走險

4.公司不分紅或者分紅很少。

5.不良公司退市很難,即使有退市的也是鳳毛麟角,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成了貔貅只進不出,只吃不拉。

把以上問題解決了才是根本的問題。


那頭肥牛


到底是T0還還是T1好的言論爭奪了好多年,一直都沒有答案,這裡本人也說幾句。


大家認為,中國股市的歷史上,就沒有出現過T+0嗎?我告訴你們,在1993年,A股實現了T+0,在1992年的時候,還放開了漲跌停製度呢,但是結果如何?投機操作氛圍濃厚,主力對敲誘騙散戶,日內振幅大。基於以上的結果,於是恢復T+1。


本人最煩就是動不動拿美股和A股比較。美股可以T+0,不設漲跌幅,沒錯,但是有一點,美股的歷史有200多年,市場已經成熟了,A股才30年。30年,在資本長河中,什麼都不是,所以在不成熟的市場,T+1,是保護投資者。


A股目前,依舊是散戶主導,主力莊家依舊是橫行,和20年之前,有太大的變化嗎?貌似並沒有,這個土壤的根基還在,所以貿然實行T+0,那麼當天的振幅會非常大,沒有了T+1的助長助跌,但是散戶的交易成本,投機思維會加劇。真正開心的,是券商,手續費可以多收不少。


當然,相比20年前,還有個問題,就是股指期貨。股指期貨,是有門檻的做空機制,對散戶不公平。因為股指和股票之間可以對沖,一般的散戶沒法對沖。這點要完善,與其開放T+0,不如降低股指期貨的門檻,比如可以做0.1手迷你單。如果能降低期指的門檻,必定是散戶的福音。


這是本人的 觀點,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