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用“立德樹人”為教育打上精神底色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教育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廣東教育界反響熱烈。大家紛紛表示,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勇擔時代重任,用“立德樹人”為教育打上精神底色,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南方日報記者 吳少敏 馬立敏

牢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中國教育發展指明瞭航向,13億多中國人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夢想正漸行漸近。”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時,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深入思考。他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戰略全局的把握和對教師戰略地位的精準把握,立足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景李虎表示,廣東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抓住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這個根與魂,用“立德樹人”為教育打上精神底色,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

“我國高校的立身之本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道路,必須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讓最優秀的人培養引領更優秀的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介紹,中大三年多以來新引進3800多名海內外優秀人才,單獨設置黨委教師工作部、黨委組織部統籌全校骨幹教師和中層領導人員的黨性教育、教師發展中心統籌全校教師教學能力建設,引育並重、三管齊下,持續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加大生均教育資源投入,致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不僅是匡正個體的標尺,更是奠基國家的堅石。“深切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表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作為全國“一流學科”建設和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華師將始終堅持方向引領、立德樹人,與黨同心、與國家同步,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征途上矢志不渝,奮鬥不息。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生工作部(處)部(處)長謝應東說,作為高校學工部長,要主動帶領學校全體學生工作幹部認真學習和領會全國教育大會講話精神,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工作新思想、新目標、新任務和新要求。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環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化人。

牽住教師隊伍建設“牛鼻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倍感溫暖,振奮人心。”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章雲表示,作為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廣工將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讓教師更好地擔負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教育引導學生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備受鼓舞。”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湯才說,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做到“兩個堅決維護”,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教學能力突出、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強的一流師資隊伍。

廣州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袁毓玲表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深受鼓舞和教育也深感責任重大,一定不負期望,立足本職工作,堅持立德樹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更多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大四學生毛悅在成長道路上遇到過很多位學識淵博、師德高尚的“大先生”。“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是這個時代最可敬的人。”毛悅說。

“興國必先強師。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帶來了新的春天。”景李虎表示,廣東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愈發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把教師隊伍的地位待遇問題提到特別重要的位置,牽住教師隊伍建設這個教育改革發展的“牛鼻子”,努力培養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大國良師,助力破解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讓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惠及廣大“築夢人”,更公平的教育惠及更多“追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