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值得被尊重的莎士比亞生平!

莎士比亞的父親早年是自耕農,1551年遷居到斯特拉福鎮,開了一家經銷皮革製品兼營農產品的店鋪,1557年同當地的富家女兒瑪麗·阿登結婚,生了8個子女,存活5人,莎士比亞排行老大。4歲時,他的父親被選為“市政廳首腦”,成了擁有2000多居民、20家旅館和酒店的斯特拉福鎮鎮長。7歲時,他開始上學,學習拉丁語、文學和修辭學。1578年,父親經商失利莎士比亞執傲輟學幫助父親打理生意。雖然莎士比亞只讀過7年書,但掌握了豐富的修辭、歷史和古典文學知識。18歲時,他與鄰鄉富裕農民的女兒安·哈瑟維結婚,三年後已有3個孩子。莎士比亞對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遺憾,他的妻子比他大8歲,而他認為女人應該與比自己年紀大的男子結婚。

1586年,莎士比亞來到倫敦,在一家劇院門口當馬伕,侍候騎馬前來看戲的富人。他頭腦靈活,口齒伶俐,工作之餘,還悄悄地看舞臺上的演出,並堅持自學文學、歷史、哲學等課程,同時自修了希臘文和拉丁文。當劇團需要臨時演員時,他就演一些配角,不久就被劇團吸收為正式演員。那時候,倫敦的劇團對劇本的需求非常迫切。因為一個戲要是不受觀眾喜歡,馬上就要停演,需要再上演新戲。莎士比亞在學習演技的同時,也開始編寫一些劇本。27歲那年,他寫了歷史劇《亨利六世》三部曲,展示出了自己的才華。劇本上演後,大受觀眾歡迎,莎士比亞逐漸在倫敦喜劇界站穩了腳跟。1596年,他在南安普頓伯爵亨利·婁賽斯雷的幫助下,替父親申請並獲得了家徽,於是莎士比亞家成了當地世襲的鄉紳,以後他又在家鄉購置了房產和地產。

莎士比亞一生共寫了兩部長篇敘事詩、37個劇本、154首十四行詩和一些雜詩,代表作品眾多。以1600年為界,莎士比亞的作品分為前後期,前期的基調是樂觀的,所寫9部歷史劇反映了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表達了反對封建割據,擁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希望實現開明君主統治的願望。這個時期的悲、喜劇更多德表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理想。以“愛征服一切”為主題,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反映了愛情、理想與封建偏見的衝突,讚美了青年純真的愛情。《威尼斯商人》則描寫了舊式高利貸商人與新興商業資本家之間的矛盾。1601-1607年是莎士比亞創作最輝煌的時期,這個時期莎士比亞的作品以悲劇為主,是封建社會後期激烈的階級鬥爭的反映。《哈姆雷特》以12世紀丹麥史的一個復仇故事為主題,揭露宮廷的仇殺,認為整個世界都成了一座監獄。《李爾王》則描寫了社會正義與權威之間的矛盾。莎士比亞的喜劇處處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使他成為英國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除戲劇外,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大都是寫給他一個理想中的情人的,在表達愛情中流露出對生活的肯定,要求個性解放。

1610年前後,莎士比亞回到故鄉,開始享受田園生活,安度晚年。

莎士比亞成名時所受到的尊重遠不如今天,當時的劇作家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精英分子,他們對來自農村、學歷淺薄的莎士比亞突然成為劇壇的明星,深感不安,羞與為伍。名噪一時的戲劇家格林在寫給同行的信中公開攻擊莎士比亞是一隻“青雲直上的烏鴉,利用我們的羽毛美化自己,用演員外衣掩蓋起虎狼之心”,還辱罵莎士比亞“自以為寫了幾句虛誇的無韻詩就能同你們中最優秀的人比美,他是地地道道的打雜工,卻自以為在英國只有他才能‘震撼舞臺‘”。

值得被尊重的莎士比亞生平!

1616年初,莎士比亞因病逝世。在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的碑文:“看在上帝的面上,請不要動我的墳墓,妄動者將遭到詛咒,保護者將受到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