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特朗普為什麼敢亂打貿易戰而又沒有引起真正的'群毆''呢?

春天小蛇真三哥


長期來,美國在貿易上的關鍵問題是:它的貿易壁壘低,即關稅低,而貿易對方關稅普遍高於美國,造成貿易逆差大。

通俗講,就是美國賣出去的少,買進的多。美元貨幣財富轉移到國外持有(更多的外匯儲備)。自己年年是虧的。

所以川普上臺,以不怕得罪世界、不怕下臺,堅決無比的意志(頑固)打貿易戰。要麼它加稅,要麼對方降稅。

吃瓜群眾都在嗷嗷叫看熱鬧不嫌事大看他的貿易戰好戲的時候,他悄悄的下了盤大棋:先是日本與歐盟談好免稅框架貿易,接著他與歐盟談好,形成免稅貿易圈,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亞,還有越南,北美一些國家。他與歐盟主席宣佈停止貿易戰,集中精力談新貿易免稅圈。

一下子,他與世界貿易戰止息了。

這個新貿易免稅圈都是世界上發達國家,超級環太平洋。也有用此替代WTO意。

在新貿易免稅框架協議中,美國免稅的種率、免稅的速度廣於、快於歐盟,得到廣泛擁護贊成。

真是神出鬼沒。彎道超車。原來以為的“群毆”瞬間化解為無影。戰略性、戰術機巧性,川普成功的瞞住了全世界。其實他的事都是有預案的,共和黨承認他是100年來最偉大的總統,民主黨承認他是共和黨100年來最偉大的總統。

這個人不一般,網民罵的多,沒什麼意義,有意義的是專家智庫得認真研究和爭取跟上他的步伐。化被動為主動。


光明嶺


我想提出這樣問題的人可能沒有生活經驗或者是刻意的把生活的經驗抹掉了!如果是前者的話,那我估計這位朋友的歲數比較小,沒有類似的經歷,而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麼我想可能是比較虛偽!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地痞流氓,他們的人數很少,一百個裡面可能只有一兩個,但大家能看到的是,99或是98個人對這個人是唯唯諾諾,不要說什麼聯合起來反抗了,相反經常是一部分人聯合起來幫著這個流氓欺負另一部分人!當然,你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說,在沒有警方介入的情況下,單個人反對他成本太高,我們都是善良的百姓而他是地痞流氓,我們沒有必要跟他拼命,等等!但是不能掩蓋說你確實不敢反抗!當然在這種情況下,99個人肯定能把一個流氓幹掉,甚至三四個人都能把他幹掉,但是大家畢竟都沒有幹。

而美國現在不是這種情況,你可以說他是地痞流氓,但他比那99個還要強,在必要的時候,他可以單挑那99個人而不落下風!如果99個人裡面三個人,就能把地痞流氓打倒,大家尚且不敢反抗,而在現在這種情況下,99個聯合起來都打不過它,你就可以想象大家敢不敢反抗了!


帝國曆史


2018年國際社會發生的最重大事件非特朗普貿易戰莫屬,3月特朗普宣佈對進口鋼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至此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整個世界打響,本以為這場美國單挑全世界的貿易戰,會引發世界各國對美國的群毆,可是雖然貿易戰還沒有結束,中美貿易談判還在進行,但是隨著一個個國家和經濟體向美國妥協,特朗普已然取得了勝利。

在特朗普剛發動貿易戰的初期,歐盟、加拿大和日本等美國傳統盟友,紛紛尋求美國的豁免,可是都被推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拒絕,一時間國際上確實有一種要群毆美國的氛圍,6月後,先是墨西哥宣佈對美國部分商品加徵最高25%的關稅,隨後,加拿大宣佈對美國價值128億美元商品報復性加徵關稅,歐盟宣佈對美國28億歐元的商品加徵關稅,世界各國紛紛表示要對美加徵報復性關稅,歐盟更是為了減少貿易戰的影響,在2018年7月14日和日本簽訂了零關稅貿易協定,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零關稅自由貿易區。眼看群毆美國的局面即將形成,有可能讓美國重蹈1929年貿易戰的覆轍,可是沒想到7月25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歐盟選擇了向美國妥協,和美國簽訂了“零關稅、零補貼、零障礙”的初步關稅協定,圍毆美國的局面就此煙消雲散。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和特朗普)

那麼為什麼特朗普與全世界為敵卻沒有引起正真的圍毆呢?

第一,一開始所有人都小看了特朗普,認為美國這位新上任的商人總統,發動貿易戰就是為了兌現競選承諾,為了其所說的“美國優先”政策做樣子,完全就是肆意妄為,大搞貿易保護主義不會長久。

第二,各國都不想失去美國市場,2017年貿易逆差高達5660億美元,是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世界各國都想在這個大市場賺錢,沒誰想要失去美國市場。

第三,世界各國很難形成統一戰線,美國2017年GDP高達19.36萬億美元,約是世界GDP的四分之一,經濟實力雄厚,又掌握有金融和科技等霸權,可以在金融和科技等領域對它國進行綁架,比如中小芯片事件,美國封鎖一張小小的芯片,就差點斷送了一家500強企業,各國多少都有致命的把柄被美國把控,所以各自都害怕美國針對自己。

第四,特朗普並非胡亂瞎打貿易戰,首先,採取了殺雞儆猴般的策略,對反擊最強烈、貿易逆差最大的我國下重手,先是對我國500億商品加徵關稅,隨後又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最後還表示還有2500億美元的商品要加徵關稅,向各國表示出了美國打貿易戰的決心。其次,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直接攻擊他國弱點,比如對歐盟進行精準狙擊,宣佈要對歐盟的經濟命脈汽車行業下手,要對進口歐盟汽車加徵20%關稅,最終迫使歐盟妥協。

(美墨加簽署USMCA)

如今貿易戰中交火最激烈的中美,正在進行貿易談判,貿易戰接近了尾聲,不管中美貿易談判如何,特朗普都是勝利了,貿易戰結束後任何國家都不能再輕視特朗普,因為就是這樣一位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總統,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況下,膽敢向全世界發起貿易戰,並且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裡,就打破將被群毆的局面,簽署了一份又一份的符合“美國優先”政策的協定或初步協定,美歐“三零型”初步貿易協定、美墨加新版北美貿易協定USMCA、美日TAG。如果今後再將特朗普看作是肆意妄為的瘋子,那麼註定會在特朗普手上吃大虧。


旁觀者專區


如果全世界聯合起來,一定能把美國打到。問題是全世界聯合不起來。美國打貿易戰,如果真能引起群毆,美國一定死於亂棍之下。問題是群毆不會發生。

每每看到這些,總會有熱血群眾生出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明明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受美國的氣,為什麼就不能聯手推翻美帝國主義?

其實,面對強者,弱者們選擇自保而不是共同抗爭是正常現象。好比一群人面對一個持槍歹徒,大家一擁而上一定能制服歹徒,但人們更可能選擇自顧自逃命做鳥獸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人心不齊泰山無法移的現象?首先,美國對全世界打貿易戰,但對象不同,火力強度自然有差異,影響也不一樣。後果不嚴重的國家自然不願意參與群毆從而跟美國翻臉,它們寧願向美國妥協讓步,即選擇與魔鬼合作。美國貿易逆差主要集中在幾個國家,中日德墨,其中中國就佔了一半,這些國家是貿易戰的主要受害者,但是,它們能聯合起來嗎?即使聯合起來,也不能把美國怎麼樣,因為還有更多的國家與美國進行貿易,你不賣給美國的東西,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正排隊等著呢。

其次,國家之間關係是複雜的,同為美國貿易戰的受害者,這些國家之間也存在包括貿易問題在內的各種矛盾。比如,前一段時間,某國覺得既然大家都被美國打,何不聯合起來呢?遂向某盟私下裡提出了聯合的建議。沒想到某盟將悄悄話給公開了。人家覺得,你就是有問題,他也深受其害,所以美國打你他樂觀其成,最後美國爭取到的讓步他根據最惠國待遇也能享受到好處。所以,貿易戰受害者遠不是鐵板一塊,彼此之間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盤。

最後,群毆美國,面對美國的強大火力,總有人要當炮灰,堵搶眼,這樣才能讓後續者順利突圍衝鋒,攻佔美國堡壘。問題是,誰願意當炮灰?犧牲自己國家利益為別人開路,這種國際主義精神根本就是紙上談兵畫餅充飢,沒有任何現實可能性。

所以,美國打貿易戰,與其說會引起群毆,不如說更可能讓美國各個擊破。


進擊的女武神


特朗普執政後,貿易政策就是美國優先,贏者通吃。他也看清楚了,美國之外的國家缺乏合力對其採取反制措施。沒有引起“群毆”的原因在於:

美國經濟實力足夠強大,並重新佈局經貿關係

美國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擁有美元霸權、軍事霸權、科技霸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硬碰硬和美國掰手腕兒,導致自身利益受損。這就是特朗普敢於贏者通吃的底氣。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友,歐、日、澳、加等均是美國鐵桿兒,即使被美國搞了一小下,但為了顧全大局,從戰略與安全角度考慮,最終不得不忍。尤其是,美墨加達成USMCA、美歐、美英、美日都要開啟FTA談判,也就是談判能夠解決問題。這些國家也不會聯合新興市場搞“群毆”,因為與美國合作遠比群毆能夠更獲益。

中美貿易談判前景可期,具有“示範效應”

全球範圍內,敢於對美國貿易保護說不,進行反制的只有中國。但目前,中美兩國談判進展不錯,很有可能最終達成一個貿易協議,降溫止戰,並開啟中美兩國經貿關係的新局面。作為世界老大老二,都談成了,其他國家自然少去了渾水摸魚、火中取栗的機會,也就消停了。

美國正在縱橫捭闔,獲取最大影響力

如果說“群毆”筆者擔心的不是美國被群毆,倒是擔憂新興市場國家可能被美國排斥,美國拉了一幫弟兄下“黑手”。目前,美國簽署的USMCA有明顯的毒丸條款,將主要新興市場國家排除在外。在WTO改革問題上,日歐協調立場,要應對新興大國的所謂市場扭曲的行為。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美國與“五眼聯盟”加緊合作,美國FBI、司法部等昔日的幕後行動者走向前臺,形成特朗普政府的一股新興強硬力量,採取一系列非法行動,直接公開施壓新興國家,以達到經貿甚至是戰略目的。

雖然經貿上,美國與日歐等盟友有分歧,但在地緣政治和情報合作等方面,他們絕對穿一條褲子,不要指望新興國家可以聯合日歐共同“群毆”美國。


經韜


這個問題就像某些網友前些時在悟空問答問的,“世界上為什麼不能團結起來共同對付美國呢?”,“世界如果沒有美國是什麼樣的?”回答這個問題我不想說美國什麼什麼方面強(專家回答的太多了),這些廣大網友看(聽)的太多了,我就用直白的語言說吧,可能更容易理解。

舉個栗子:美國是黑社會老大,領著一幫小兄弟打家劫舍,多年來小兄弟都以老大馬首是瞻,某一天老大感覺遇到對手了(中國),這個對手軟硬不吃,體格不小(關鍵年輕),尤其老大看到小兄弟們和對手眉來眼去有離群投靠的想法,老大感覺地位不保(老大這個生氣,沒有我照著,你們能整天吃香喝辣,欺男霸女,吆五喝六嗎?今天看見小夥子就想甩了我?),尤其這個老大畢竟是中年人和年輕人過招精力感覺跟不上了,此一時彼一時啊!看在我替你們過去打江山,今天給點補品吧!小兄弟們一看肯定不樂意啊。跟誰商量呢?過去都是跟班的,從來都沒有想過那天替代老大(老大命長命硬著呢,假如有這個想法,美國反而不敢如此),由此群蟲無首,可想各的招吧。

你想想,讓一群蟲子挑戰他們的帶頭大哥,是不是夢裡才可以。

演繹,演繹。


蒐藏夾


美國作為世界上在軍事、經濟等領域最強大的國家,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國家需要美國的軍事保護和經濟合作。細數世界上最主要的發達國家或者發達經濟體,大多與美國的經貿關係非常密切,或者需要美國提供軍事保護來應對“敵對國家”的挑釁。

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歐盟,與美國的貿易額超過7400億美元。歐盟對外出口總額的差不多21%要出口到美國,而歐盟第二貿易伙伴東亞某國才佔歐盟出口額的10%,可以看出美國對歐盟具有無可替代性。另外,歐盟在面對俄羅斯的“挑釁”時,需要美國從中協助來抵禦俄羅斯的威脅。尤其是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收起的“爪牙”再次鋒利的展示在歐洲國家面前。因此,歐盟在經濟、軍事等領域需要美國的“協助”,必然會在經貿等領域做出讓步,這就是容克主席與特朗普妥協的原因!美國搞定歐盟基本上會搞定了歐洲。

作為東亞重要經濟體的韓國與日本,由於歷史原因,這兩個國家基本上是美國影響東亞局勢的棋子,美國在這兩個國家部署軍事基地及眾多的軍事戰鬥人員。韓國已經接受特朗普提出的韓國輸美鋼鐵配額來換取美國取消對韓國附加鋼鋁稅,近期美國又對韓國的部分美國無法生產的鋼鋁產品進行了豁免。日本至今還在向美國交著美國附加的鋼鋁稅,而且特朗普已經喊話未來將對日本的汽車產品下手,日本除了硬接著別無他法!

另外作為美國的鄰國、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重要組成國家加拿大,在美國與墨西哥簽署貿易協定後,加拿大在美國的份額就受到威脅。雖然墨西哥無法完全替代加拿大,但是美國與墨西哥的聯動讓加拿大失去“先發制人”的優勢。

經過商人總統特朗普的謀劃,美國已經在與主要貿易伙伴談判中取得優勢,未來這種優勢可能會繼續擴大。這就是特朗普不怕群毆的原因!


昨思今明未武


吾曾聞秦國連橫滅六國,未聞六國合縱誅暴秦;吾曾見董卓暴虐克諸侯,未曾見諸侯峰起滅董卓。秦二世而亡乃自己把自己玩兒壞也,董卓暴屍亦no zuo no die也。此理古今中外皆如是。

話說美國之餘世界,泛而言之,大類秦國之餘六國,雖眾多國家都遭受美國的貿易打擊,有利益損失,但是這些被打擊的國家彼此並不心齊,利益上並不具有多少一致性,也就是說這些國家聯合對抗美國的收益率遠遠低於現在單獨直接面對美國或者乾脆忍受美國打擊的收益,不僅收益低,風險還大,誰也不想衝在前面,所以現階段這種程度的利益損失尚不能形成“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局面,也就不能形成一種“合縱”圍美國而毆之的局面。

假設這種戰不是貿易,而是軍事,也就是美國四面出擊,見誰揍誰,各國面臨生死存亡,倒是很有可能“合縱”起來,搞起一個N多路諸侯狼煙起,共同進擊美國的局面。不過也僅僅止步於此而已,董卓惡劣不惡劣?不正義,也威脅了各路諸侯,但是最終各路諸侯還不是互相猜忌,最後崩散。所謂反美聯盟也是,也許能組建起來,但是真的和美國槓上了,鳥獸散不說是分分鐘的事,也是很短時間之內的事兒了。

正義不正義一回事,敢於直面美國的沒幾個,就這幾個也不太可能聯合,經濟貿易這種低政治的如此,軍事打擊這種高政治也是如此,即使聯合,也是合縱潰散再現。


北玄武


特朗普挑起全球商貿糾紛,確實引起了世界各國的“群毆”;但是其效果卻不盡人意,沒有一些財經媒體形容的那麼誇張。

追根尋源,美國是具有“孤立主義”傳統的國家,這是由其“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所決定的。早在奧巴馬總統時期,美國就拋出了所謂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倡導美國領銜的“自由貿易協定”。

此舉對全球多邊貿易模式來說,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倒退。"TPP’’的設想始於2002年,乃美國“ 建制派”經濟週期面臨的挑戰。而全球民粹主義以及極右勢力的擴張,使得不僅在美國,而且包括歐盟在內的經濟體開始失去理智,從來使得全球多邊貿易受到很大的阻礙。

原本歐洲國家在福利主義以及難民問題上的開放政策,因為各種街頭動~蕩,比如法國的“黃馬甲”等現象,使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歐盟各國集體“右轉”,從而給特朗普的單邊主義讓出了“通道”,變成了統一戰線的夥伴。

然而,所有的倒退都是暫時的,貿易全球化勢不可擋;但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霧霾”,還不可能快速消退,對此,吃慣群眾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陸燕青


特朗普可沒有亂打,而是有預謀、有準備、有步驟地打貿易戰。他對於當今世界的多邊貿易體系和格局的不滿情緒甚至在30多年前就已經有所表露。當時他接受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採訪時談及對於日美貿易關係時認為美國人很蠢,將自己的市場向日本敞開,但是日本卻沒有這麼做。他隨後表示只有像是他這樣的商人,才可以根別的國家談判來改變這種不公平的狀況。現在特朗普所幹的事就是他當年在奧普拉採訪中談到的那些事。


(特朗普接受採訪)

首先特朗普是從一個純粹的商人的角度來看待國際貿易問題的。由於美國本身較低的關稅,而且還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加之勞動力成本較高製造業流失,這些造成了美國在對外貿易中巨大的貿易逆差。隨之而來的就是產業出現空洞化,失業率攀升,政府公共開支猛增,負擔過重。所以特朗普希望要扭轉這一切。於是乎他在當選之後便祭出了三板斧,“減稅”、“減少監管”,最後一項便就是“貿易談判”。
(特朗普貿易談判)


那麼特朗普打貿易戰為什麼沒有被群毆?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因為貿易本身就是買方和賣方之間的雙邊交易。規則本身並不是固定一塵不變的,多邊貿易本身存在很多條條框框,這無疑束縛了買方和賣方之間的交易。美國在與一些國家進行貿易的過程中,便受到一些多邊貿易的保護性措施影響,導致貿易不對等,就拿美歐汽車關稅爭端為例。美國的汽車廠商在向歐洲市場出口汽車的稅率高大10%,而歐洲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的關稅僅為2.5%。這結果很顯然美國汽車很顯然就失去了競爭優勢。
(容克與特朗普)


美國敢於改變這種不對等狀況的原因在於兩個要素,一個就是美國本身的市場巨大,另外一個在於美元霸權。美國本身存在巨大貿易赤字,這其實反應出各國對於美國市場存在著巨大依賴性,是美國整體實力的體現。各國在與美國就行貿易談判的過程中,彼此之間就存在著競爭,而且很容易就陷入到“囚徒困境”。彼此之間口徑很難取得一致,為了爭取自身的利益,最後單獨與美國媾和,做出讓步達成交易。
(特朗普與世界)

結語

國家行為體不比個人,其是不存在感情因素,絕對理性,一切以國家利益為先導,確保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在當今美國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下,在面對即是遊戲規則制定,又是裁判,還是遊戲玩家的美國時,都會不由自主的選擇最為符合自身利益的決策。這不是在犧牲本國利益,而是在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至於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由於領導人的個人意志對於國家行為的決策影響絕大。所以他們往往會在對抗美國的過程中口徑一致,而且不容易妥協。至於這幾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也就有目共睹了。(交易)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