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一场品酒会应有的逼格

一场品酒会应有的逼格

按照流量党炮制标题的套路,今天,我要写的题目应该是:“五星酒店一夜量产数百醉鬼,全城代驾倾巢出动。”

玩笑归玩笑,作为城市品鉴师,正事也不能耽搁。否则,对一个不喝酒的人而言,参加一场据说规格很高的品酒会,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志远读城》

一场品酒会应有的逼格

图2:模特给客人倒酒

之一 对一场品酒会,你会有怎样的期待?

6月15日,作为湖北最具知名度的酒类品牌,劲酒要发布最新产品:金标劲酒。发布的方式,是举行大型的品鉴会。本质是一场活动营销。

劲酒这样成名已久的企业,如何策划自己的营销活动?作为一名专业的品牌传播研究者,这是我参加这场品酒会最想了解的。

整个品鉴会的流程是这样的:(1)邀请嘉宾并询问出席意向;(2)品酒会前一天再次提醒并告知嘉宾各自的座位;(3)签到、扫码并领取品酒会礼品;(4)具体品鉴活动中,跟酒相关的内容包括劲酒官方致辞,专家的解析,品酒师的饮用体验,调酒师的表演,金标劲酒知识的抢答,金标劲酒汉服模特秀等;(5)辅助性的内容包括微信摇奖、歌舞表演。

劲酒这次新品发布会的主要目的,包括:向来宾推介新产品(基本目标),让新产品给来宾留下深刻印象(较高目标),乐于通过社交媒体分享(高级目标);向媒体推介新产品(基本目标),媒体能对新产品给予深入报道(高级目标)。

一场品酒会应有的逼格

图3:汉服表演

之二 魔鬼和上帝都在细节中

那么,这次活动营销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呢?应该说,基本目标是达到了的。

一次活动是否成功,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关键:一时活动内容、环节的创意,二是细节的安排。

劲酒的这次活动,在细节安排上,可圈可点的地方比较多:

在邀请环节,给嘉宾的邀请函上这样写道:“鉴于您在行业内影响力,现诚邀参加……”这样的语言表述,对受邀的嘉宾而言,自然是很受用,增加了出席的概率。

在品鉴会前一天,我收到的提醒短信中明确告知:“您的桌号是2号桌,届时请按桌号入座。”这个安排避免了很多大型宴会开始之前嘉宾找位置那样的混乱。

提醒短信中特别交代:“品鉴活动结束后,我们准备了免费的代驾服务”,这个安排非常贴心。因为,作为劲酒最新一代主打产品的首场品鉴会,规格比较高,受邀请的嘉宾,都比较有份量。多半会驾车前来。对酒驾的严管,是很多人对酒宴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而主办方的安排,显然让所有来宾卸掉了负担。

据说,这次一共请了200多位代驾,在酒店外面候场,免费送喝了酒的客人回家。这个做法,也算大手笔了,值得点赞。

品酒会主厅之外,候场走廊的布置,类似西式的冷餐会。有自取的糕点、饮料,两位女生拉着小提琴助兴,手持劲酒新品的模特,供媒体拍摄。

其它比较出彩的细节包括,在每一张餐桌上所提供的矿泉水,都撕掉了标签。这个细节考虑很周到,在餐厅里,酒水是连在一起被提及的。桌上如果摆放较多的矿泉水,其标签会喧宾夺主。看来,这是主办方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此外,这次品酒会上提供的菜品,大多数有助于戒酒,也值得一提。

细节能够见深度,魔鬼和上帝都在细节中。营销的基础是能够体验到顾客的体验,感受到顾客的感受,是对人心、人性的洞察。

从这一点来看,这场品酒会是有可称许的地方。

一场品酒会应有的逼格

图4:模特身着汉服展示产品

之三 用宴会方式来品酒

在正式的品酒环节,则显得中规中矩。除领导致辞之外,主要是酒界权威的推介,包括金标劲酒的原料、工艺和功效等;其次是作为消费代表品酒师的饮用体会。

比较出彩的是一位调酒师,现场进行鸡尾酒调制表演,动作较为夸张,但也令人印象深刻。这是否预示着,这款金标劲酒,把夜场作为自己未来的销售场景?

一场品酒会应有的逼格

图5:调酒师的现场鸡尾酒调制表演

就这次品鉴会的传播效果而言,就差强人意。这既有内容提供方面的原因,也有品鉴会形式方面的原因。

这里着重分析品鉴会形式。这次品鉴会采取我们司空见惯的宴会形式,也比较多的使用在年会和婚礼上。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组织起来比较方便,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大型宴会,相当于临时组织了一个松散的大型社群。主办方往往有意识的将相同背景或者可能相互认识的人安排在一起。这就意味着在大的社群里面,以每个圆形餐桌为单位,又形成了一个个小的社群。

这就决定了台上宣讲台下听的效果,不会太好。因为,很多人往往把参加这种活动作为老友聚会的机会,急切地想交流各自的信息。这种小社群里交流的诱惑力,往往要大于台上人在讲什么,干什么。这样一来,即使想要认真听台上的人在讲什么,也往往很费劲,因为有太多干扰,最后不得不放弃。此外,小群里讨论的话题,往往跟主办方看重的主题,并不相关。

一场品酒会应有的逼格

图6:待品之酒

之四 品酒最恰当的方式是什么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每一桌安排一个品酒师或一位调酒师。亮明他们的身份,主导并组织每一桌的讨论。首先,品酒师和调酒师的职业身份,对前来参加品酒会的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他们能够像茶艺师那样,对如何品酒,能够进行专业的操作。同时,向每一位客人讲解,该如何品鉴这款新酒,聆听并回答每一位客人的提问。

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整个品鉴会的效果:第一,以小群为单位,以受过培训品酒师、调酒师或者酒界权威为主,来组织话题,可以增加新产品对每位嘉宾的信息传播量;第二,小群作业,可以让每一个嘉宾都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了解这款新产品,以小群为单位;第三,小群集中的传播,能够让嘉宾对新产品了解得更深入,而且能够围绕主题产生讨论,有助于嘉宾自己形成内容,同时刺激他们在社交媒体分享的欲望;也可以帮助现场的记者能够挖掘到更多可报道的题材。

尽管在以每张桌子构筑的小群里面,老友想见,都有交换信息的需要,但是毕竟是从着品酒而来的。只要这桌上意见领袖(品酒师或者调酒师),大家也会很快将话题集中。而老友之间的私人交流,则可以放在后半段自由交流时间里进行。

如果劲酒请来的嘉宾真的重要,是各界意见领袖,那么分桌深入营销,所多花的成本,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可在其它方面节省,比如菜更少、更精致一点。又比如,模特如果只有形象而无内在,不如不请。还有,嘉宾也绝非越多越好,而是要看他们的影响力。

一场好的品酒会应该包括感官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价值上的分享。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发烧级葡萄酒品鉴会,人数不多,酒有五、六种,佐餐也只有简单几样,在品酒师引导下,大家认真的体会入口每一道酒的味道。每一个人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希望劲酒第二场品酒会,有更多的进步。

一场品酒会应有的逼格

图7 助兴的小提琴手

《志远读城》精彩文章

再精心安排的人生,也会被命运粗暴打断 ——在2018华中师大博雅生毕业典礼上的分享

“利川红”借势,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

考问楚商:武汉晋升“设计之都”周年,你确信没错过什么?

大人物走后看东湖

看不懂,瞧不起,来不及

一只被施了魔法的橙子

当6000只天鹅来敲门

星空拍客(下)

星空拍客(上)

无人区的“潜规则”

万里自驾中的那些艳遇(下)

万里自驾中的那些艳遇(上)

绝世小镇遇见谁

世界最长、最无用的桥,却让每个路过的人终生惦记

Joffre Gorge:沙漠深处,千古岁月,悠悠回荡

坠落山溪探幽潭:当世界静到极致

1000万+,当红“神文”埋了什么毒?

那城在眼前,却拒我入内

杀死袋鼠

抛锚无人区

佳人勿入布鲁姆:芳心被窃不自知

御风飞渡:偷窥上帝的私家花园

不老的月光

土著禁地的神秘探险队

澳洲腹地自驾“口味重”

三万里自驾,源于生命的一次终极体验

奇幻的“地下城”:库伯佩地

他们的街道在狂欢

夜钓印度洋

Fremantle,端杯酒走你千遍

孤独之城的“宫斗大戏”

夏醉利川,就贪那点凉

身体的张力

华中师大百名女生致信马化腾:你欠我们一杯茶

千年银杏谷,寻一个像聂隐娘的女子

千古风流一湖煮

================

《志远读城》

把人生百态写进风景里

出品人

吴志远 城市品鉴师,学者,前媒体人;致力于品牌整合传播,创意写作,农业传播及新媒体应用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