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結束,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基地內,立秋前後插下的晚造水稻試驗品種已經進入到加速生長的關鍵時期。不出意外,3個多月之後,滿目金黃中,這裡將迎來又一場豐收。對於中心主任陳志強和他的團隊來說,豐收的不僅僅是科研成果,更是改革成效。在植物航天育種中心,育種成果權益鏈條化分配成為了種業權益比例改革的最直觀體現。
陳志強告訴記者,通過改革,科研成果轉化後的收益20%給院校兩級,其中學校佔5%,學院佔15%,剩下80%全部分配給科研團隊,“但其中必須拿出30%作為科研再投入,特別是用於種業基礎研究和技術理論研究。”在他看來,迴流到育種科研環節的這筆資金,正是中心以鏈條模式探索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新思路的集中體現。
從育種技術研究、種質資源(親本)創建,到新品種選育培育和示範推廣,再到與種業、米業市場主體完成全面接榫,構成一個商業化育種的生命週期。突出的鏈條式特徵背後,是高度的協同性要求和明確的專業化分工。然而,傳統的科研組織更多呈現出“小而全”的作坊式色彩。“也就是說,一個課題組圍繞一個項目、一個品種,往往要承擔整個育種流程的全部工作。”在陳志強看來,這既帶來了各自為戰的無謂內耗,也產生重複研究的資源浪費,更存在帶頭人流失導致團隊渙散、項目爛尾等潛在風險。
針對上述問題,在種業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機制改革中,華南農業大學徹底打破縱向到底的課題組模式,改為按照科研育種環節分段建立攻關組,形成銜接緊密、分工明晰的科研“生產”鏈條,前端研究為後端服務,後端產出也能為前端分享,如同一座座專業車間,組成一座現代化的科研“大工廠”。
在植物航天育種中心,科研組織形式的鏈條化改造投射在成果權益分配環節,便是無論是從事基礎性研究還是應用性研究,無論是開展公益性服務還是商業化性轉化,每個環節、不同崗位的科研人員都可以按照科研貢獻大小進行成果收益分配。
“專業分工、協同創新”的組織機構與“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分配機制,碰撞出的,是華南農業大學育種領域科研體系的勃勃生機和產研結合的全新局面。至2016年底,中心共申請專利28項,獲授權專利15項,斬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重量級榮譽。
近年來,植物航天育種中心與相關企業開展雜交水稻新品種選育,合作金額達到500萬元。“Y兩優1173”和“五優1179”兩個優質品種均以100萬元的“身價”分別被轉讓給了廣西和廣東的兩家種業公司。“中心還在積極尋求與產業鏈更下游的米業企業加強合作,讓育種科研鏈與種業產業鏈更緊銜接、更為粗壯。”陳志強說。
閱讀更多 農村致富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