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一位韓國人的第三次“文金會”猜想

9月18日至20日,第三次“文金會”即將於在朝鮮平壤舉行。

此番“第三次韓朝峰會”與前兩次相比,有著“更上一層樓”的使命。若不順利,對已經遭遇支持率下跌的文在寅政府將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而此次峰會若順利結束,朝鮮半島所遺留的歷史問題很可能將迎刃而解。

電費、水軍、難民、經濟:文在寅的壓力

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以來,一直致力於韓朝關係改善。去年年底,朝鮮半島一直籠罩在緊張局勢之下,朝鮮半島大有戰爭一觸即發之勢。藉著冬奧會的召開,文在寅政府與朝鮮政府迅速展開“冬奧外交”,緩解了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隨後,第一次韓朝峰會圓滿落幕。此次“世紀之談”極其順利,雙方領導人談笑風生,互相邀請跨越三八線,取得了可觀的成就——《為實現半島和平、繁榮和統一的板門店宣言》(簡稱“《板門店宣言》”)。緊接著,一系列的外交活動逐步展開:金正恩三次訪華、第二次韓朝峰會、美朝新加坡峰會等。國際社會對韓國的外交角色表示認可和讚賞的同時,韓國民眾也對文在寅的努力給予了高度評價:文在寅政府不但在地方選舉大獲全勝,支持率也是居高不下(70-80%)。

一位韩国人的第三次“文金会”猜想

9月14日,在朝鮮開城工業園,韓朝官員在韓朝共同聯絡事務所啟動儀式上合影。 新華社 圖

然而,過於注重外交,難免會忽視內政。近期文在寅的支持率陡然暴跌,從五月初的83%陡降至如今的53%,短短三個月損失了30%,降幅接近40%。不少韓國民眾認為,文在寅一門心思搞外交,忘了民生大計。

1.電費

今年韓國面臨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首爾溫度高達38度。自1907年韓國氣象局正式成立,並開始計量溫度以來,今年首爾的高溫打破了近111年的記錄,創下了史上最高溫度。面對暴熱的夏天,韓國民眾十分猶豫是否要開空調。

目前,韓國採用的電費計算制度為電費累進制,即根據使用量的不同,繳納不同的費用。這意味著長時間開空調意味著天價電費賬單。根據相關數據,韓國居民用電量若提升25%,則電費會飆升63.4%。雖然政府後來對這一不合理的電費計算方式進行了調整,但因為時已晚,民憤已聚。

2.水軍

2018年,韓國在野黨指控文在寅曾在選舉期間大肆僱用水軍,控制輿論,以不正當的方式成為韓國總統。在野黨派進一步指出,文在寅在選舉期間,在多個社交媒體、網絡批評前任政府。此消息爆出後,文在寅所屬派系的公職人員金景秀等6人便已遭到韓國檢方調查。由於調查初期文對韓朝關係回暖貢獻巨大,調查並未認真進行;但隨著調查的深入,檢方發現,文在寅所屬團隊職員確實有參與並實施僱用水軍、製造水貼等事件。9月6日審判後,以金某為首的在職官員承認其所作所為,並表示懺悔。根據檢方披露信息,金某通過大數據計算軟件參與141萬餘網絡討論,並且通過“點贊、踩”系統參與輿論導向118萬餘件。雖然涉案人員公開道歉,但文在寅政府的信譽已受到損害。

3.《難民法》

2018年初至今,超過500多名也門難民湧入濟州島,進行難民申請。此消息發酵後,韓國多數團體紛紛向青瓦臺情願抗議、要求遣返這些難民。雖然韓國政府立即表態加強安全管理、並對難民申請者進行嚴格檢查、取消對也門的免籤制度,但大多數人認為,政府此次失態意味著管理不當和無能,應取消《難民法》。

根據韓國的《難民法》規定,一旦有外國人申請難民,韓國政府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去調查審核其難民申請資料。通常而言,此番調查一般需要半年至一年時間。在審核期間,難民申請者則會被頒發半年至一年的簽證。同時,韓國政府需要向難民申請者提供基本生活費、住宿、醫療保險等社會福利。此外,若同行的家屬中有未成年者,可以在當地申請入學,同韓國本地學生一起接受初等、中等教育。若審核的時間超過半年,難民申請者則可以在當地申請就業。若申請沒有通過,難民申請者可以向當局上訴,要求重新審理,一般需要耗費兩年至三年時間。簡言之,外國人一旦在韓國(主要是在濟州島)申請難民,韓國當局則需要使用納稅人的錢維持難民申請者的生活。因此,不少外國人利用這一漏洞前來韓國就業,最終引起韓國民眾不滿。更嚴重的是,很多人在獲取難民簽證之後偷渡入境,警方很少能夠完全掌握偷渡入境的外國人。這無疑加劇了韓國社會的安全隱患,讓更多的韓國人對《難民法》有負面情緒。

然而,面對不安的民眾,文在寅政府以“取消難民法比較困難,但是會加強安全管理”來回應,被認為缺乏解決問題的誠意。

4.經濟

文在寅上臺以後,確實進行了經濟改革,他的經濟方案——工資導向型經濟(Wage-led growth)也確實有所成效。他向最低勞動報酬開刀,進行了如下調整:

一位韩国人的第三次“文金会”猜想

圖1:數據來源:韓國最低收入委員會(Minimum Wage Commission),括號中的數字單位為人民幣。

然而,韓國統計部發布的7月份就業數據表明,2018年1月韓國就業人口同比增加尚有33.4萬人;到了6月,僅有10.6萬人;7月更是少到0.5萬人,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對比前任總統朴槿惠,其執政第一年7月與第二年7月,就業人數同比增長為50.6萬人,可見文在寅的經濟改革並不成功。此外,30~40歲年齡段的就業率還暴跌了不少。製造業就業率也未能倖免:韓國造船業界8月發佈消息稱,現代重工業、三星重工業、大宇造船海洋等大型造船企業,計劃今年下半年進行裁員,規模至少超過3000人。

韓國多數經濟學家和專家表示,文在寅的敗筆在於:1. 薪資水平是否會促成經濟增長尚沒有定論,盲目提高薪資水平不可取。2. 經濟成長和所得之間的因果關係本末倒置。3. 單方面考慮了薪資提升對總需求的影響,忽視了其對總供給(如物價上升)的影響。4. 生產力尚未提升的情況下提升最低薪資會降低企業的競爭力,從長期來看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時至今日,文在寅政府在促進就業方面的開銷已經達到了54兆韓元(約等於54億美元),然而成效不彰,韓國民眾肯定不滿,甚至已經有人情願彈劾文在寅。韓國政治學界稱,文為韓國外交立了大功,卻在內政民生上犯下大錯,甚至認為他功不抵過。

第三次韓朝峰會的意義

筆者以為,此次第三次“文金會”將不僅僅限於無核化議程,還很有可能會涉及經濟建設的內容。此次隨文在寅赴朝鮮的人員中,包括三星集團、現代汽車、SK集團、LG集團這四大企業的高管,似乎預示著經濟內容在此次“文金會”所佔的分量不小。此舉有兩個目的:一方面,幫助朝鮮解決朝鮮內部的經濟問題。通過朝鮮半島經濟建設的相關會談,可以緩解朝鮮的經濟壓力。與此同時,朝鮮可以逐步回到正常的國際社會團體中的一員,暗示聯合國的對朝經濟制裁可以放緩甚至解除。

一位韩国人的第三次“文金会”猜想

5月26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左)在板門店朝方一側的統一閣與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舉行會晤。 新華社 圖

另一方面,緩解文在寅本身的內政壓力。正如上述所言,文在寅由於經濟問題遭到了韓國民眾的批評。對此,文在寅於9月1日的黨政全員大會上正式提出了“朝鮮半島經濟共同體”這一概念。他進一步指出,在朝鮮半島上建立完全無核化的和平機制,並在這一基礎上建立朝鮮半島經濟共同體的新經濟制度。

簡言之,這一次的韓朝峰會更多的是為“承上啟下”,回顧之前所達成的一系列協議,商討日後的合作,同時進一步探討增進兩國感情的民間交流方案等,為日後的正式建立外交模式打下基礎。

筆者假設,若第三次韓朝峰會成功召開,則很有可能按照以下的場景進行:

1.第73屆聯合國大會將會於9月18日召開,由於第三次韓朝峰會與聯大會期相撞,文在寅和金正恩應該無法參加聯合國大會了。但是,9月26日,聯合國大會主席將會召開“紀念和促進徹底消除核武器國際日”的高級會議,朝鮮可以派代表參加此次會議,彙報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同時提出關於針對朝鮮經濟制裁方面的意見。這一舉動可以認為朝鮮正式宣佈願意重新融入國際社會,同時,可以同美國代表、韓國代表、甚至中國代表商談召開四國會議。

2.確定舉辦三國(韓、朝、美)或四國(中、韓、朝、美)會議,並正式簽署《終戰宣言》。

3.韓國和朝鮮進一步商討朝鮮半島經濟合作、促進民間交流等,直至韓朝相互開放國境,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當然,以上皆為建立在第三次韓朝峰會成功召開的前提下進行的一個合理性分析,但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按照上述設想發展。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朝鮮半島局勢日益明朗,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自韓國正式建國以來,經濟、安保是每一任總統都會面臨的兩個問題。對多數總統而言,經濟問題屬於可以解決的問題(雖然最後成果一般),但是安保問題,即韓朝關係是最難處理的問題。對於文在寅總統而言,安保問題可以說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在剩下的任期內,若是能夠刺激韓國經濟建設,很有可能會成為“第一位正常離職退休的總統”。

(作者系浙江大學韓國籍留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