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馬雲當年數學考1分,如今11個數學家教他

馬雲當年數學考1分,如今11個數學家教他


數學是馬雲心裡過不去的一道坎兒。

馬雲在36年前第一次高考的時候,數學考了1分,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了他一生中難以磨滅的輝煌和遺憾。這個典故曾經在馬雲的諸多演講中成為他的談資,並讓馬雲的創業故事充滿傳奇。

但,它終歸是馬雲人生篇章的某一扉頁上缺失的一角。古人云:你曾經沒有得到的,你會在長大後想方設法地去獲取。

準備卸甲歸田的馬雲一心相當老師,想改善、改變中國的教育現狀,讓人感動。而數學考1分的恥辱讓馬老師發奮圖強。9月18日,阿里巴巴在《都市快報》頭版打起了廣告,掃描二維碼進入“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頁面,宣稱有百萬獎金,金獎4人,每人2萬美元獎金;銀獎6人,每人1萬美元獎金;銅獎10人,每人5000美元;另有優秀獎20人。這40人都將獲得進入冬季大師班的門票。

預賽是9月18日~20日,10月中旬宣佈結果,11月中旬進行決賽,另外,阿里宣稱其自主研發的AI將擔任輔助閱卷的職責,你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阿里的AI無處不在,這是馬雲的執念。

馬雲當年數學考1分,如今11個數學家教他

據說這個比賽是馬雲提議的,至於他為什麼提出比賽數學,官方說法是旨在推動全社會看到基礎科學尤其是數學的價值。

馬雲曾在9月5日的XIN公益大會上為自己當初考1分進行辯護:“我有時候講話不注意,就說數學考了1分還引以為傲,誤導了很多年輕人,認為數學不重要,其實不是這麼回事。”

或許,正因為此,他決定用這種方式為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事情糾偏,來表明他對數學的重視——儘管這位馬老師在今年1月份的鄉村教師頒獎活動上曾說過“我辦的雲谷學校,音體美是必修課,語文數學考得不好,其實我不太在乎,他們以後總會學好的”。

為了進一步表明對數學的重視,穿著一件大紅色T恤的馬雲在9月18日晚——在雲棲大會的前一天——當了1個半小時的學生,給他“上課”的是來自全球各地的11位頂尖數學家。

馬雲有在雲棲大會前一天見科學家們的愛好,去年見的是各個領域的科學家,並在次日的2017雲棲大會上宣佈成立了達摩院。大家對下面的這張圖應該還有點兒印象(詳見虎嗅2017年10月11日文章《昨天下午跟馬雲聊天的都一一是誰?》)。

馬雲當年數學考1分,如今11個數學家教他


據在現場的朋友說,在這些數學家跟他分享的時候,他保持了乖學生的做派——這與他今天在阿里巴巴全球投資者大會上“放飛自我”的表現風格迥異——認真聽講。

馬雲說:“我來之前很擔心我們能聊點什麼,你們說什麼我能不能理解。我又很好奇,數學究竟是什麼,但大家剛剛的談話非常有意思,這讓我更有信心阿里巴巴應該支持數學。”

“未來,我覺得人應該擅長運動擅長音樂擅長繪畫,也應該擅長數學。數學就像運動,你們說運動有什麼用呢?沒用,不過很有趣。”馬雲為他此前對數學的“偏見”找補了一些回來,“我們今天探討的話題非常重要。因為數學關乎未來,數學關乎全球化,數學關乎人文,這是我們阿里巴巴願意支持數學的原因。”

“我準備以後把數學、音樂、運動、畫畫定為四門非常重要的課。”馬雲說。

在今天之前,馬雲從來沒有表現出對數學的任何興趣,這位企業家、大自然保護協會代言人、慈善家的下一個目標大概是當一個教育家。他曾經在鄉村教師頒獎典禮上表現出對音體美無私的讚美:“我自己覺得音樂、體育、美術就是要從小開始教起,從託兒所、幼兒園開始教起。這些文化是種子,教和育是兩回事。我們現在的學校過度關注了教,而忽略了育,育是品德,育是性格,育才是一個人有魅力。”

但馬雲有一個優點,就是他對他不懂的東西懷有敬畏之心。他曾經說,儘管他不懂技術,但他尊重技術,尊重科學家。而現在,他不懂數學,所以他開始敬畏數學。正如他18日晚對在場的數學家們說的那樣:“從更長的維度看,

數學是科學的基礎,科學是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如果基礎不穩,上面的一切都不會產生。這麼多年,我們給予基礎數學的關注不夠。所以阿里巴巴決定為數學乾點什麼。我認為數學應該成為年輕人的基礎,就像運動、音樂和繪畫一樣。如果數學基礎堅實,人類會堅實。”

這位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馬老師讓人歎服:“從IT到DT(數據科技)、人工智能、IoT、芯片、計算機、數據,都和數學密切相關。數學能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具創造力,數學可能幫助我們的孩子進入一個新世界。阿里巴巴很榮幸能和各位科學家合作,為孩子們種下數學的種子,種下種子不是為我們公司自己,而是為全中國,為全世界。數學無國界,未來從中國到俄國到英國,再到全世界,數學會是一種通用核心語言,數學會是大家存活於這個世界的頂級能力。”

馬雲此時沐浴在數學的海洋裡不能自拔。“作為一個科技公司,我們應該將更多的注意力,投身到科學的技術。阿里巴巴不為任何原因、不為任何利益去支持數學,對於這點我感到驕傲。我沒有期待得到什麼,我就是要做,我尊重數學。雖然很多數學家研究的時候並不知道他們的研究有什麼用,但我們相信。”

我相信馬雲說這番話是真心的。他已經用其獨特的方式喚醒人們關注到了鄉村教育、鄉村教師、鄉村學生,此時他決定支持一個他不擅長的學科,或許這是馬雲1982年數學考1分以來一直埋在心底的情結。

此時算是解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