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難得糊塗”歷來被推崇為高明的處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裝傻,你就並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饒人。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功高震主不知給多少下屬鉅子招致殺身之禍。與領導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適時“裝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糾正對方的錯誤。人際交往,裝傻可以為人遮羞,自找臺階;可以故作不知達成幽默,反唇相譏;可以假痴不癲迷惑對手。你必須有好演技,才能僅得可愛,“瘋”得恰到好處。誰不識使中真相誰就會被愚弄;誰能不領會大智若愚之神韻,誰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1.花要半開,酒要半醉

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作為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不僅要說服、戰勝盲目驕傲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更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盛開嬌豔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採摘而去,也就是衰敗的開始。人生也是這樣。當你志得意滿時,且不可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這樣你不道別人當靶子打才怪呢!所以,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但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似的,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夾起你的尾巴,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鋒芒太露而惹禍上身的典型在舊時是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時,各路英雄匯聚一個麾下,鋒芒畢露,一個比一個有能耐。主子當然需要借這些人的才能實現自己圖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這些虎將功臣的才華不會隨之消失,這時他們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讓他感到威脅,所以屢屢有開國初期斯殺功臣之事,所謂“殺驢”是也。韓信被殺,明太祖火燒慶功樓,無不如此。大家讀過《三國演義》後可能注意到,劉備死後,諸葛亮好像沒有大的作為了,不像劉備在世時那樣運籌帷幄,滿腹經綸,鋒芒畢露了。在劉備這樣的明君手下,諸葛亮是不用擔心受猜忌的,並且劉備也離不開他,因此他可以盡力發揮自己的才華,輔助劉備,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劉備死後,阿斗繼位。劉備當著群臣的面說:“如果這小子可以輔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當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為君算了。”諸葛亮頓時冒了虛汗,手足無措,哭著跪拜於地說:“臣怎麼能不竭盡全力,盡忠貞之節,一直到死而不鬆懈呢?”說完,叩頭流血。劉備再仁義,也不至於把國家讓給諸葛亮,他說讓諸葛亮為君,怎麼知道沒有殺他的心思呢?因此,諸葛亮一方面行事謹慎,鞠躬盡瘁,一方面則常年征戰在外,以防授人“挾天尹’的把柄。而且他鋒芒大有收斂,故意顯示自己老而無用,以免禍及自身。這是韜晦之計,收斂鋒芒是諸葛亮的大聰明。

你不露鋒芒,可能永遠得不到重任;你鋒芒太露卻又易招人陷害。雖容易取得暫時成功,卻為自己掘好了墳墓。當你施展自己的才華時,也就埋下了危機的種子。所以才華顯露要適可而止。

當今社會,此理仍然,與領導交往的技巧就是“故意裝傻”。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不反駁對方所說的話。其實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須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處,如果沒有掌握得恰到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2.醉拳要領:形醉而神不醉

看電視連視劇《武松》時,極喜武松“醉”打蔣門神的精彩片斷:手握酒杯,仰脖而幹,身子東倒西歪,步履輕漂虛浮,蔣門神於漫不經心之際,鼻樑突著一拳,尚未回過神來,眼額又遭一腿;……當其終於醒悟這絕非是酒鬼的“歪打正著”之時,其身已受重創而無還手之力了。有武林中人告之:此謂“醉拳”,乃武術中一高難度拳術,委實厲害之極。聞之而思,言道:懂了!

看古典小說《紅樓夢》後,特佩服薛寶機的謀略,其待人接物極有講究,且善於從從小事做起:元春省親與眾人共敘同樂之時,制一燈謎,令寶玉及眾裙釵粉黛們去猜。黛玉、湘雲一千人等一睛就中,眉宇之間甚為不屑,而寶欽對這“並無甚新奇”,“一見就猜著”的謎語,卻“口中少不得稱讚,只說難猜,故意尋思”。有專家們一語破“的”:此謂之“裝愚守拙”,因其頗合賈府當權者“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訓,實為“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之高招。讀之而想,不由拍案:絕了!

“醉拳”之厲害,在於一個“裝醉”,表面上看來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蹌蹌,不堪一推,而其實呢,醉醺醺之中卻殺機暗藏,就在你麻痺大意之時,卻捱上了“醉鬼”的狠招。

真醉和裝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愚者和裝愚者是截然相異的兩種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虛”處,是迷惑對手,而“拳”卻擊在“實”處,招招乃致命殺手。裝愚的,是‘吵愚而內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寵旨,無關大局,而“精”卻“精”在節骨眼上,事關一生命運。蔣門神遭武二郎一頓狠揍而退出霸佔的快活林,最終死於二郎刀下,喋血鴛鴦樓,自是惡貫滿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斷痴情,薛寶鐵出閻成大禮,卻令人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裝醉打拳乃格鬥上乘技法,裝瘋賣傻是人情操縱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夠使他人“買”下自己傻氣的人,正是人生中“最偉大的推銷員”。他們的成功自古至今皆無例外。

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