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最硬核的音樂綜藝,《明日之子2》預示中國流行音樂迴歸個性化內容

最硬核的音樂綜藝,《明日之子2》預示中國流行音樂迴歸個性化內容

以蔡維澤的奪冠結束了最終話,《明日之子》結束了第二季的征程。作為本年度“最強音樂偶像綜藝”的有力競爭者,《明日之子2》從開播前便拋出“帶領 衝撞 正流行”的擲地有聲的抱負。當我們回顧本季節目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間,和在其中脫穎而出的“九大廠牌”人氣選手們,這檔節目是否真的有實現它的願景?它為中國流行音樂帶來了哪些啟迪和影響?

摘得年度最強廠牌的蔡維澤,是當代青年的理想樣本

“酷仔”蔡維澤摘得本季桂冠,其實並不出乎大家預料。從新手戰初亮相開始,蔡維澤就展現了他明顯高於其他選手一個段位的創作力、音樂系統性及Sense。在比賽過程中,從三位星推官到何炅、楊冪,再到我身邊從事音樂行業製作、傳播等不同環節的朋友,大家絲毫不掩飾對蔡維澤的喜愛。決賽之夜,當蔡維澤才臺上演唱時,鏡頭掃過他胸前彆著的三枚此前所獲過單期“最強廠牌”的勳章,哪怕當時結果未出,蔡維澤王者式的霸氣已然盡顯。

關於蔡維澤,從開賽到後來的持續關注,我對他已有太多溢美之詞。此前曾這樣寫到:“21歲的蔡維澤身上有著這一個世代年輕人最典型的的特質:在孤傲裡燃燒熱血,在稚氣裡透著早熟,在困惑裡確認自我的定義,在迷茫中求索明天的答案。”除了蔡維澤在音樂作品的品質感上的說服力,他所傳遞的當代新青年的典型價值觀,讓其可脫離《明日之子2》,成為一個關於流行文化的研究樣本。初聽之下,蔡維澤的音樂似乎挺“喪”的,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在凌晨的街道漫遊,對明天頻頻發問;可再往下,你會發現蔡維澤和他的音樂本質上是極燃的。他只是並不會把寫著“拼搏”二字的紅色髮帶系在頭上,和我所見到許多95後的“Z世代”那樣,他們把對明日的憧憬藏在蒼涼的面龐之下。如果你有幸進入他們的地心,同樣有滾滾岩漿。

最硬核的音乐综艺,《明日之子2》预示中国流行音乐回归个性化内容

在蔡維澤奪冠的當夜,我的一位朋友邊看直播邊對我說:蔡維澤,讓我想起了白矮星。這是一種低亮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星體。在夜空裡,它並不顯眼,在宇宙裡,白矮星也只佔所有星體的3%。可它是如此熾熱,哪怕只有地球大小的一半,也能發出和太陽同樣巨大的熱量。且因為它的高密度所帶來的巨大引力,只要你一旦進入它的引力場,立即會被它牢牢吸引——以上表述,用來形容蔡維澤再合適不過。像蔡維澤這樣的“白矮星”,正是那些藏匿於人群裡的新青年最想成為的樣子。

因此,《明日之子》第二季不僅推選出了音樂形態上的明日偶像,更展現出了時代所呼喚的青年模樣。

最硬核的音乐综艺,《明日之子2》预示中国流行音乐回归个性化内容

毛不易後,又是創作型選手奪冠?

《明日之子2》預示中國流行音樂迴歸個性化內容

許多人會把蔡維澤和毛不易做類比,且因為上一季毛不易的現象級成功,“尋找下一個毛不易”也成為許多媒體為《明日之子》第二季所做的前瞻時常用的話術。

當然,我們知道毛不易和蔡維澤是完完全全兩個不同類型的音樂人,沒有太多的可比性。可是,第二季的《明日之子》再度以創作型歌手奪冠落幕,這真的是巧合嗎?

不。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恰恰證明了以創作力為代表的獨特性是新一代音樂偶像的“萬有引力”。以蔡維澤為代表的創作型歌手,包括在“九大廠牌”中的張洢豪、文兆傑、黃翔麒,乃至此前被淘汰的許含光、曾育茗等,《明日之子2》中大量湧現的以原創作為標誌的這些年輕音樂人們,預示了中國流行音樂正在迴歸內容。

進入2010年後,中國的音樂主流唱片工業進入了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唱片公司仍對他們的烏托邦情歌抱殘守缺,還死死不放手中那些幾近無效的宣發資源,然後對著歌迷說,“怎麼我做的歌你們都不聽”;另一方面,音樂消費者對市面所製作的大部分音樂產品不屑一顧,對唱片公司說到,“你們怎麼老做這些新垃圾”。這樣的斷層一直持續著,這才有了逃跑計劃、宋冬野、馬頔、陳粒等獨立音樂人抓住了屬於他們的機會,獲得了他們為數甚眾的歌迷。

最硬核的音乐综艺,《明日之子2》预示中国流行音乐回归个性化内容

這兩年,連同新媒體的崛起,各家視頻平臺大力發展PGC、PUGC,視頻/音樂平臺服務方更是持續加大了對版權採買的成本,“內容為王”這句古老的口號再度響起。而對於音樂行業來說,“好的內容是一切的基礎”,這也得到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共識。

對所謂“好內容”之“好”的標準,各自都有心裡的那條線,而在本季《明日之子》當中,我們所看到無論是蔡維澤、許含光、黃翔麒等選手,他們哪怕身上並沒有特別概括性的、風格化的標籤,但他們的聽眾已通過其原創作品快速地對他們個體進行內在標籤化的拆解,並充分消化了他們的獨特之處。所以,原創的最大優勢並非是“才子”等虛無縹緲的包裝名頭,

原創的核心競爭力是音樂人在大眾溝通的過程裡、最值得信賴也是轉化率最高的溝通技巧。

是的,中國的流行音樂產業已經發展到足以把世界最頂尖音樂製作人都採買為自己供應商的階段了,但哪怕這些歌曲再好,這些話、這些音符,總不是從你身體裡一點一滴地跑出來的。它並沒有100%屬於你。你看蔡維澤,他也許是中國曆代音樂偶像養成節目中演唱原創曲目比例最高的那一位了,他所有的人設全都是從自己寫的歌裡跑出來的;還記得許含光被淘汰時的情景嗎?上一秒還微笑著安慰他人,安慰粉絲,忽然哭成一個小孩——是的呀,寫了《Midori》、《讓》這樣情感纖細的歌曲的人,怎麼會不哭呢?我們早就透過你的原創,進入你的地心了。

而在地心中央,那個最高密度的地核,吸引我們為他歡呼和難過的內核,就是個性。

蔡維澤、斯外戈、田四火、鄧典…

這些高人氣的“非典型帥哥”,代表了年輕人的新審美

還記得兩年前,我剛開始做自己的脫口秀視頻節目時,身邊有許多的雜音。包括我太太都會對我說:你這另類的長相,真的確定要讓大家盯著你看嗎?

我說:Emmm,你不是天天盯著高曉松、梁文道、竇文濤在看嗎?

實際上,在本屆《明日之子2》人氣最高的“九大廠牌”選手中,嚴格意義上符合絕大多數人傳統概念裡的“帥哥/美男子”形象的,只有邱虹凱、孫澤源兩人。至於斯外戈,在知乎網上“到底斯外戈是醜還是帥”之類的問題夠你翻上半天,像鄧典這樣的,你乍看還以為是把他奶奶的衣服穿自己身上的,搞不好真的會讓不明就裡的人懷疑人生。

可恰恰這也是《明日之子》第二季所傳遞出來的最重要的流行趨勢:新審美。

最硬核的音乐综艺,《明日之子2》预示中国流行音乐回归个性化内容

以斯外戈為例,若放在過去,他一定是被劃入“長相奇怪”之列,他所遭受的懷疑目光,必定比現在他所遭受的要多十倍、數十倍以上。無論是粉絲的點贊還是黑子的嘲諷,斯外戈永遠用微笑去回應這一切。他的舞臺表現也是明顯地一場一場穩步上升。到了總決賽,他唱李宇春的《流行》時,哪怕是和SNH48的漂亮小姐姐們一起表演時,我竟然覺得:斯外戈好像也挺帥的嘛!

在鄧典的個人TVC裡,他有這麼一句,“DDStyle不是外表,而是擁抱自己後的一種自信”,這一句,揭示了新審美的謎底。

回想起本季比賽中,在火箭少女101幫唱的那一期裡,和斯外戈合唱的,正好是Yamy——這個備受爭議的、有一張“高級臉”的女孩,我相信這絕不是節目製作組的隨手搭配。本季的斯外戈給我留下了太多印象深刻的舞臺,他的《流行》,他的《Play Too》,還有這首《竹林深處》,這是一個典型的衝浪男孩,衝到時代的浪尖,然後讓自己的五官佔滿你的整個屏幕,“管你十五秒還是一輩子我play,管你記不住一張臉”,反正,自信就是新審美。

最硬核的音乐综艺,《明日之子2》预示中国流行音乐回归个性化内容

這個堪稱“中文史上最硬核的音樂綜藝”,

承接大眾音樂消費的垂直化的需求

在本季《明日之子》開播的第二期,關於星推官華晨宇對李袁傑《離人愁》的指摘,圍繞和絃級數和和聲套路的闡述,成為了大家在隨後半個月裡此起彼伏的討論主題。我的朋友圈裡被這個刷了屏,知乎的音樂板塊的Timeline上也全都是圍繞此展開。我其實滿詫異的:大家原來這麼硬核的嗎?

因我國的音樂基礎教育並未如日本、美國等地普及,哪怕在音樂行業裡,許多從業人員也對和聲學等基礎概念一竅不通——這是舊時代的事情了。在當今的社交網絡裡,你會看到五月天歌迷在討論吉他手怪獸這場演唱會里換了多少把吉他,他最新換的這塊木吉他效果器其實是讓人驕傲的“深圳製造”;你也能看到電音樂迷對各種細分電子樂品類的頭頭是道,從Progressive House、Chill House到Tropical House,比很多的“專業樂評人”都要厲害;再有和“歌迷”相對的“粉絲”群體,他們對偶像的熱愛,也支撐他們對音樂作品的強力挖掘。實際上,《明日之子2》所颳起的這一輪音樂理論課科普,最初的出發點,也是因為華晨宇的粉絲對自家偶像對音樂的一絲不苟態度而進行的初始傳播。

最硬核的音乐综艺,《明日之子2》预示中国流行音乐回归个性化内容

在後來的節目進程裡,不僅是華晨宇,包括吳青峰,他也展現了自己對音樂紮實的理解以及精準(同時又帶著委婉)的表達。如果配合吳青峰在這期間於微博上發表的關於節目上一些音樂取向、審美標準的內容一同服用,效果更佳。至於李宇春,她也不斷地在節目裡展露出她對於舞臺表演的專業性。《明日之子》裡你幾乎不會聽到“你的夢想是什麼”這種話,你聽到的更多的是“如何把這個舞臺做好”的思考。

在我看來,哪怕是面向大眾的綜藝節目,它也必須到了朝著內容深度進行挖掘的時候了。聽眾不再固守著溫情主義,那些“中國好故事”之類的催眠針根本不奏效,節目製作方若是不痛不癢地憑空想象自我臆斷的所謂“看點”,一味地去討好準備戀愛和即刻失戀的人,去討好自我感動自我刻奇的人,只能有名無實地靠著自欺欺人撐撐場面。別的不說,你從蔡維澤、田四火等人的音樂裡,難道還沒察覺得出年輕樂迷的需求嗎?難道這還不足以驅動我們去給向下挖掘、讓音樂回到音樂嗎?

結語

以上所述,是我對《明日之子》第二季所做的帶有個人強烈主觀色彩的歸納總結。這些“明日之子”們,究竟是帶領著誰,衝撞了什麼多元價值觀,他們當中正在流行的和以正面積極態度引領著流行的東西,這些的答案究竟是什麼,相信每一位觀眾都會有自我的判斷。在這個不搞濫情也不互相diss的節目裡,除了選手的最終成績,我們更關注流行的走向,這些時代酷兒們最終會通過他們的音樂指引著年輕人走向何方。如同節目主題曲《明日等你》中所唱的,“明日等你出場”,“明日隨我出場”,這也許是這個節目比冠軍更重要的事。

音樂自媒體“亂彈山”

萬馬齊喑的亂世裡,

透過音樂,

我們記錄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