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扭脖子會“咔咔響”,這是頸椎病嗎?

用戶4474647406


我是骨科醫生老牛,20年的臨床經驗幫您解答。正面回答為題:扭脖子時“咔咔響”,醫學上稱之為“頸椎彈響”,不是頸椎病,但容易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脖子活動時為什麼會“咔咔響”?

看到好多答主解釋此種情況多見於50歲以上的人群,然而臨床發現這種疾病並非中老年人“專利”。頸椎彈響機制目前主要以下三種解釋:

1.肌腱在骨頭上的滑動

大家都知道人體的頸椎是7節椎體骨、周圍的韌帶肌肉和脊髓神經組成。對於長期伏案、低頭等不良習慣的人群,頸椎會受到更多的負荷,增加了退變的風險,進而產生骨質增生、生理曲度變直等病理變化。不正常的頸椎結構導致了肌腱張力異常,頸椎在活動的時候,肌腱會在頸椎骨上異常的滑動,從而產生“卡卡響”的臨床表現。

2.頸椎小關節氣體逃逸

頸椎能夠進行各個方向的活動,需要多個頸椎關節的密切配合。與頸椎彈響相關頸椎關節主要有關節突關節,由上位椎體下關節突和下位椎體的上關節突組成,具有關節囊,內有滑液,並含有少量氣體,當頸椎勞損、退變異常活動時,氣體被擠壓而產生的“咔咔響”。

3.頸椎退化關節面粗糙摩擦

這種情況多見於嚴重的頸椎關節增生退變,出現關節炎表現,出現異常聲響,通常伴有疼痛,頸椎活動受限等表現。簡單地來說,就是骨頭和骨頭直接摩擦導致的“咔咔響”

頸椎彈響很少是正常表現,尤其是對於短時間內重複發生的“咔咔響”,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可能是頸椎出現退變老化的早期表現,頸椎病的前期病變。

頸椎彈響怎麼辦?

既然多數頸椎彈響是不正常情況,我們就應該採取措施,減少病情進一步加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糾正不良習慣

最簡單有效的治療是糾正長期低頭或脖子持續處在同一個位置不良姿勢的習慣,不花錢、不吃藥、不打針,更不需要手術。人體結構複雜而精密,具有很好的自我修復能力,當你改變了上述的不良習慣,頸椎退變就是減慢甚至回到正常的狀態,反之則慢慢發展成頸椎病。

2.主動鍛鍊頸椎肌群

除了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主動出擊”也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各種頸椎操大家也看到過不少,可以說五花八門,魚龍混雜。這裡告訴大家一個簡單點兒的頸椎肌群鍛鍊方式——阻抗鍛鍊:雙手抱頭,脖子後仰,雙手阻止後仰對抗,這裡不說每天幾次,每次幾組了,每個人鍛鍊強度自行掌握,不勞累為度。

3.頸椎理療

頸椎做為脊柱活動範圍最大的部分,可惜我們沒有給過她更多的“照顧”。多數的時候我們的脖子是外露的,不像胸椎和腰椎保暖措施到位。因此頸椎受“風寒”的幾率要大很多,局部理療和熱敷對她的保養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大家,不要吝惜你的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區尋醫問藥。


骨科醫生老牛


您好,我是張喜海院長,一位中醫世家6代傳承的老中醫,專治骨科疑難雜症,有幸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平時扭脖子,有出現“咔咔響“的情況,這樣的症狀,臨床上一般稱之為頸椎彈響。這是因為頸椎骨關節相互摩擦發出的聲音。那麼扭脖子會“咔咔響”,這是頸椎病嗎?

頸椎出現了問題多數是由於不良的工作坐姿以及頸椎外傷等原因導致的。如果發現自己有頸椎彈響且伴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請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儘快找出病因,避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扭脖子會“咔咔響”主要可能是因為:

1、頸椎彈響多出現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能是隨著年紀的增大,頸椎出現了退行性病變,從而導致頸椎彈響。

2、現在電腦和手機的普及,頸椎彈響也同樣出現在不少痴迷低頭玩手機的年輕人身上,除了頸椎彈響,還伴有頸椎疼痛,僵硬感、頭暈頭痛以及手腳麻木等。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避免脖子“咔咔響”呢?

1、多起來走動,活動一下自己的脖子

天天需要坐在電腦前工作的朋友,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要起來活動一下,同時也活動一下脖子。多做一些能緩解頸椎疲勞的動作,這樣對預防頸椎病也有幫助。

2、注意不要讓脖子受涼

長期處於空調下,脖子也容易受涼,這樣寒溼之氣進入頸椎內,也會導致頸椎受涼疼痛。總之不要讓空調正對著自己吹,因為人的汗毛孔是張著的,空調一吹,頸椎就容易中招。

3、科學合理的枕頭,保護頸椎

要有個高度適合的枕頭,這樣一個好的枕頭也能保護頸椎不會受到壓迫。其中要有舒適的軟硬度,彈性過小感覺太硬,彈性過大,反向作用力增加,壓迫感增強。

4、多運動對頸椎也有好處

多運動對頸椎的骨骼以及周邊肌肉也是有好處的。人的身體素質提高,提高抗冰能力,可以比普通人更能適應這個環境。另外多運動也能保證血氣暢通,預防頸椎病。

5、多補點鈣,少喝碳酸飲料

我們人體需要補鈣。隨著年紀的增大,鈣會逐漸流失,鈣的缺失,我們的骨頭也會變得疏鬆,頸椎容易變形以及出現病變。另外也不要喝太多的碳酸飲料,也會導致鈣的流失。

若是發現自己的頸椎有異常的症狀,請到專業的醫院進行診治。不要相信一些路邊的江湖醫生以及各種偏方,一不小心的話極有可能就耽誤治療,反而得不償失。

可以採用中醫治療,比如張氏筋骨療法,這是一種純中藥,綠色健康的療法,全面精準,穴位定向透藥熱敷,達到活血化瘀,驅寒除溼,軟堅止痛,益精補髓,標本兼治治療頸椎病,同時配合金仙膏的貼敷,不手術,不開刀,無創傷,無痛苦。

我是張喜海院長,和骨科疾病打了一輩子交道,大家有什麼關於骨科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會盡力為大家一一解答。


張喜海中醫骨科專家


不一定,還要看平時具體的症狀。

如果只是存在響聲,但不會伴隨疼痛。這種情況,響聲能夠說明的東西並不會太多。

我們通常會把它歸類為生理性的彈響聲。

導致彈響聲出現的原因可能會有以下幾種:

1)關節裡面除了有液體,還會有氣泡。

轉動脖子時,有可能擠壓到這些氣泡,導致氣泡破裂,從而出現彈響聲;

2)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使用頸椎,長期低頭等,容易引起部分肌腱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柔韌性下降,而骨骼的表面也有可能變得粗糙。

在這種情況下,轉動脖子,有可能會因為肌腱等軟組織與粗糙表面進行摩擦敲擊,產生的響聲。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可以通過進行對應的拉伸動作,以及深層肌肉強化運動,以改善柔韌性與增加頸椎的穩定性,減少彈響聲。

如:

動作一,單手輔助低頭伸展運動

站著或坐著,直立上半身,

低頭看向地板,把手放在頭上輕輕向下壓,

在後頸處有拉伸感,保持10秒,

慢慢返回起始位置,重複10次。

動作二,頸椎側拉伸運動

直立上半身,右手放到頭的左側,

向右肩方向拉伸頸部直到有拉伸感,保持10秒後返回原位,

再進行左側拉伸,重複3次。

注意:如果拉伸時頸部有麻痺的感覺可以減少拉伸時間至5秒。

動作三,頸部提升伸展運動

動作要點:

  • 站著或坐著,直立上半身;

  • 兩眼平視前方並保持不動;

  • 收緊下巴,並用手指把下巴朝後推,在頸後處有拉伸感;

  • 保持10秒,慢慢返回起始位置;

  • 重複10次。

注意:如果疼痛度較高,可減少用力和保持時間,並在動作之間稍作休息。


羅煒樑


扭脖子“咔咔響”,先分析一下響的聲音吧,這個有好幾種聲音!我舉例,你自己看你是哪一種,你在看著對比的時候動作一定要慢點,別損傷。

較大的聲音

用手扶著頸部後方脊柱,左右轉動頸椎,手觸的位置就會有一種“咯噔、咯噔”的聲音,只要轉到這個角度多會發出這種聲音,這是後方粘連的肌肉或韌帶等軟組織和頸椎後方椎骨摩擦的聲音。(360°大範圍轉圈,到一定角度,大的聲音也是這個)

清脆的聲音

有些人甩動頭部,或者自己掰著腦袋,會有一種很清脆的“叭”的聲音,這個是我們腰椎小關節紊亂進入氣體,歸位被擠爆的聲音,可以參考自己指關節,壓下去發生聲音的道理基本一致,部位不同。響完後不會馬上再響,隔一段時間可能又會出現。

細小的聲音

頸部在轉動的時候,會有類似於輕度磨牙的非常小的聲音,“咯吱、咯吱”這是軟組織退變發出的聲音,會一直存在,只要你關注頸部在安靜的環境裡,就可以聽到,只能自己聽到,其他人可能聽不到這種聲音。

中醫會說這是氣血不足,西醫會講這是一種頸部的退變現象,有這種聲音,不是必然有頸椎病,如果沒有頸部的疼痛、頭暈、眼花、耳鳴、偏頭痛等典型頸椎病表現,我們不可因為聲音就定位是頸椎病,也沒有必要追求這種聲音的消失,多做一些頸部的鍛鍊,加強我們的身體素質即可。

另外,一定不要亂360°轉脖子來鍛鍊(不知道哪個不懂解剖的坑爹大神研究出來的),我們頸部沒有任何一個肌肉可以單獨完成這個動作,都是協同去做的,頸椎有問題的人一旦協同不好就會導致損傷,做頸部單獨方向上的鍛鍊即可。鍛鍊前要熱身,鍛鍊後要拉伸,動作要緩慢!


喬棟談健康


平時扭脖子,有出現“咔咔響“的情況,這樣的症狀,我們臨床上稱之為頸椎彈響。之所以會出現“咔咔響“的聲音是因為頸椎骨關節相互摩擦發出的聲音。至於為什麼會出現聲音,目前並沒有什麼研究能給出準確的答案。

頸椎出現了問題多數是由於不良的工作坐姿以及頸椎外傷等原因導致的。如果發現自己有頸椎彈響且伴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請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儘快找出病因,避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扭脖子會“咔咔響”常見於以下因素:

1、頸椎彈響多出現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能是隨著年紀的增大,頸椎出現了退行性病變,從而導致頸椎彈響。

2、現在電腦和手機的普及,頸椎彈響也同樣出現在不少痴迷低頭玩手機的年輕人身上,除了頸椎彈響,還伴有頸椎疼痛,僵硬感、頭暈頭痛以及手腳麻木等。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避免脖子“咔咔響”呢?

1、多起來走動,活動一下自己的脖子

天天需要坐在電腦前工作的朋友,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要起來活動一下,同時也活動一下脖子。多做一些能緩解頸椎疲勞的動作,這樣對預防頸椎病也有幫助。

2、注意不要讓脖子受涼

長期處於空調下,脖子也容易受涼,這樣寒溼之氣進入頸椎內,也會導致頸椎受涼疼痛。總之不要讓空調正對著自己吹,因為人的汗毛孔是張著的,空調一吹,頸椎就容易中招。

3、科學合理的枕頭,保護頸椎

要有個高度適合的枕頭,這樣一個好的枕頭也能保護頸椎不會受到壓迫。其中要有舒適的軟硬度,彈性過小感覺太硬,彈性過大,反向作用力增加,壓迫感增強。

4、多運動對頸椎也有好處

多運動對頸椎的骨骼以及周邊肌肉也是有好處的。人的身體素質提高,提高抗冰能力,可以比普通人更能適應這個環境。另外多運動也能保證血氣暢通,預防頸椎病。

5、多補點鈣,少喝碳酸飲料

我們人體需要補鈣。隨著年紀的增大,鈣會逐漸流失,鈣的缺失,我們的骨頭也會變得疏鬆,頸椎容易變形以及出現病變。另外也不要喝太多的碳酸飲料,也會導致鈣的流失。

最後再次提醒各位,若是發現自己的頸椎有異常的症狀,請到專業的醫院進行診治。不要相信一些路邊的江湖醫生以及各種偏方,一不小心的話極有可能就耽誤治療,反而得不償失。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更新骨科科普知識

如有問題諮詢或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骨科王健醫生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一種退行性的病理改變引起的疾病。通常它會表現為頸椎關節炎、增生性病變、神經退行性萎縮、甚至椎間盤突出並伴有明顯疼痛。現在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人會面對頸椎病的困擾。

有的人會擔憂如果轉動脖子的時候頸椎出現咔咔響的聲音,是否表示自己已經患上了頸椎病?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關節是由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三個部分所組成的,而且關節面上面一般都會有這一層比較光滑的軟骨。在活動關節的時候出現咔咔聲,就是由於關節面之間以及關節與軟骨之間相互摩擦而發出的聲音。

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頸椎狀況不同,其中關節囊當中所含的滑液量也不同出現聲響的響度自然也就不同。那麼這些響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暗示是否患上頸椎炎的。如果頸椎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功能退化之後,滑液分泌不足、軟骨表面受損都會導致出現咔咔聲的響聲就會明顯的增大,而且在活動的時候也會明顯的感覺活動的範圍以及靈活度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減小。

像是目前現代人工作當中維持長時間久坐的辦公室人群就會十分容易的患上頸椎病。綜上如果轉動頸椎的時候出現過大的聲響,並且伴有頸椎明顯的不適,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系統的診斷。一般來講是不需要過於擔心的,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加運動,增強頸椎的運血運氧的能力。


廣東骨科專家團


我是小影大夫。我們久坐對著電腦或者手機時間長了,扭脖子會出現"咔咔響",我們手指也一樣,扳手指也會出現這種的響聲。這其實就是關節彈響。脖子就是頸椎的椎小關節運動是的摩擦出現的響聲。響了之後頸椎覺得特別放鬆。但是久坐後,又會出現。頸椎彈響,不一定就是頸椎病。保持一個姿勢長時間,會出現頸椎彈響。但是頸椎病是頸椎骨質或者椎間盤本來有問題。


脖子響,不一定就是頸椎病

脖子響,是有無頸椎椎小關節的摩擦引起的響聲。頸椎好的時候,長時間保持一定的姿勢也會出現脖子響。

而頸椎病是由於頸椎7個椎體骨質增生硬化、退變或者椎間盤突出引起的一系列的頭暈頭痛、手麻等症狀。常見的頸椎病是骨質增生壓迫血管和神經,椎間盤突出壓迫頸髓。

脖子響,怎麼辦?

1.減少低頭,久坐後活動脖子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看電腦,容易使頸後部的肌肉和頸椎僵直,要儘量減少低頭。如果要長時間對著電腦的工作,每隔一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脖子,左右上下扭動,放鬆一下。


2.保持運動,增強體質

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功能。

有一段時間,因為長時間工作,我脖子不舒服,放心不下,以為長腫瘤了,哈哈。做了檢查沒事。做了三天的瑜伽,脖子就好了。所以運動有一定好處,但是有頸椎病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否則容易椎小關節脫位。

3.用合適的枕頭,保護頸椎

使用合適的枕頭,要有良好的透氣性,並且在睡眠中能夠順利呼吸;要有舒適的軟硬度,彈性過小感覺會太硬。彈性過大,反向作用力增加,反而對頸椎不好。有一個好的枕頭才能更好的保護頸椎。

4.如有頭暈、手麻等症狀,建議去正規醫院就診,排除頸椎病。



小影大夫


不少人有過脖子出現咔咔響的情況,大多人不清楚原因,一些人懷疑是患了頸椎病,咱們來了解下。

扭動脖子時有咔咔響聲,通常屬於正常現象

人在扭動脖子時有咔咔的聲音,被臨床叫做頸椎彈響,這為正常生理表現,類似一些人掰手指也會有這種響,這種想象不用過於擔心。

進行頸部旋轉時發出響聲,很可能發生頸椎問題

頸旋轉活動時,有這種咔咔聲音,且伴痛、暈、耳發鳴等現象。通常是頸椎關節長時間處於固定姿勢,使關節組織氣血缺少,長時間壓迫神經導致。

椎間盤具緩衝。能減緩脊椎壓力,防止人體彎曲時骨骼受損,它含百分之八十的水,年輕人身體水分多,老年人體相比水分要少,年紀越大就更少,這裡水分是指的血液。長時間缺氣血便會造成幹磨,形成響聲。

當然脖子咔咔響,是不是頸椎存在問題,還需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來確診,若確診是頸椎病,不是太嚴重的可進行藥物、牽引等方法治療緩解疼痛,但較難痊癒。病情相對嚴重的可手術醫治。

注意以下事項,可緩解疼痛

工作中,注意不可長時間固定一種姿勢,要定時變換姿勢;進行頸部按摩、上肢活動,能夠對頸、肩肌肉弛張有所調節、有利血循環;睡覺時要睡平板床,枕頭高低也要合適,不能令頭部過伸或屈。


養娃視頻


很多人脖子一轉就會“嘎巴”作響,也找不到其中的原因,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為啥脖子“嘎巴”響?

一般情況下,小孩子的身體組織都很柔軟,不會出現嘎嘣嘎嘣的聲音。一旦上了歲數,就常聽見各種關節或者脖子轉一下就響個不停,這究竟是為啥呢?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氣血不足,供應不到關節組織中去了。

脊椎病變示意圖

上圖顯示,脊椎之間存在脊間盤。 椎間盤富含80%水,年輕身體富含水分多,老年身體富含水分少,越老越抽抽,水分就指的是血液。

椎間盤具有很好的緩衝。減少脊椎之間的壓力,保護身體彎曲時候骨骼不會受損。

這就類似自行車的車軸,時間長了缺油了,騎起來就會嘎嘣嘎嘣的響個不停,椎間盤就類似這樣,時間久了,缺了氣血就會響,造成幹磨,嘎嘣響。

2骨關節病變原因

脊椎發生病變的主要原因有3點:

第一,是生理結構。頸椎與腰椎相比胸椎更容易出現損傷,原因可能是肋骨牽拉保護胸椎保持中正。而腰椎頸椎靠的是韌帶及肌肉群進行牽拉,一旦這些組織出問題,它們也跟著倒黴。

第二,是工作姿勢。長期不正確的工作姿勢,反饋在頸椎和腰椎上,很難被察覺,所以等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往往頸椎周邊已經氣血不足了,腰椎失去了牽引力,就形成了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壓迫周圍組織神經示意圖

椎間盤突出示意圖

第三,是工作環境。寒氣、溼氣會加重肌肉和韌帶的氣血不通暢,加重病情。

第四,過食碳酸飲料。碳酸飲料導致缺鈣,損壞骨骼。

3如何解決?

脖子響,膝關節也響的話,可真的就麻煩大了。肝主筋,膝為筋之府,肝腎同源,肝血虧,必然也是腎虛。

第一,多運動。左右轉轉脖子,牽拉韌帶。

第二,遠離空調。避免對著吹空調,防止溼氣寒氣入侵身體。

第三,杜絕可樂。保護骨骼,不喝碳酸飲料。

第四,打通經絡常常做做刮痧拔罐。

4六步頸椎操

熱身運動:前,後,左,右~再來一次~

1左顧右盼

2搖頭晃腦

3以手相抗

4仰頭望掌

5頸項爭力

6伸頸回望


康復匯


扭脖子時候“咔咔響”學術上被稱之為頸椎彈響,又稱頸椎轉動響。頸椎彈響是指在頭頸活動中由於頸椎骨關節相互摩擦發出的短暫的聲響。有關頸椎彈響徵的臨床意義,國內外文獻報道研究並不是很多。但是還是能夠零星看到一些報道。

頸椎彈響以前都是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比較常見,但是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尤其是手機和電腦的廣泛推廣應用,現階段很多年輕人也出現了頸椎彈響的症狀。

頸椎彈響的患者多數同時伴有頸枕部或頸肩部疼痛,沉重或僵硬感,頭昏或發作性眩暈,上肢或手指麻木,有些嚴重的患者可以有頸部活動受限。在諸多原因中,由於年齡增長造成的有關的頸椎退行性改變是頸椎彈響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年來因為手機和電腦的普及,因為長期使用電腦、長期低頭看手機造成的頸椎退行性變也是越來越多。除此之外頭頸外傷、環枕畸形、長期伏案工作等也是造成頸椎彈響的重要原因。其實這些原因歸結下來就是衰老,同時外加頸椎的過度活動和持久的不良姿勢。如果你年紀輕輕就有頸椎彈響,那麼多數因為後面的原因所致。

有關頸椎彈響徵患者的治療, 現階段還是建議骨科就診後儘快找出明確病因。對於已經明確診斷頸椎病的患者可以考慮骨科相關治療,比如頸椎牽引治療, 停止不恰當的活動, 糾正不正確的頭頸姿勢, 輔以非類固醇性抗炎藥物, 鈣拮抗劑等治療, 雖然頭昏或眩暈、頭痛或頸肩部沉重、僵硬或疼痛等症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是想要完全使頸椎彈響消失還是比較困難的。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