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中國製造業:創新能力薄弱,對外依存度高

2018年7月13日,“2018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在北京萬壽賓館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

在論壇上,辛國斌說: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製造業發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2010年以來,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高技術製作頁也發展良好。但是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需要看到中國製造業創新能力薄弱,對外依存度高,整體上仍處於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

我們與發達國家還有幾十年的差距,建設製造強國的路還很長。辛國斌強調,我們要以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積極主動提高製造業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

中國製造業:創新能力薄弱,對外依存度高

辛國斌

據工業部的數據顯示,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中,32%的關鍵材料還是處於空白,52%的材料依靠進口。

絕大多數計算機和服務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芯片,70%以上智能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芯片依賴進口。在裝備製造領域,高檔數控機床、高檔裝備儀器、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等關鍵件精加工生產線上逾95%製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

中興事件已經慢慢的落下帷幕了,但是對國內的影響還是不能消除,最為中國第二大電信設備供應商,在核心的技術被人卡住了脖子,值得我們深思。其實早在2016年工信部部長苗圩就表示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製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

今年工信部對中國的製造業的實力也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創新能力薄弱,對外依存度高,整體上依然處於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中低端。中國製造業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正如辛部長所說,藉著改革開放40年之際,要更大力度地“引進來”,落實好汽車、船舶、飛機等行業對外開放政策,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堅持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積極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同時,要更高水平地“走出去”,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與沿線國家在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務實推進重要國際合作項目。(部分內容源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