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穿越者”王莽是敗於“位面之子”?其實是敗給了“天災人禍”!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bug,他就是被稱為“穿越者”的王莽。王莽的一系列超前的改革措施讓人們不得不懷疑他是一個穿越者。但就是這樣一個“穿越者”建立的新朝卻只存在了15年就滅亡了,是什麼打敗了“穿越者”?

公元8年臘月,王莽廢孺子嬰為安定公,代漢自立,改國號為新,建都常安。至地皇4年(公元23年),新朝覆滅,綠林軍擁立劉玄為更始帝恢復漢朝國號。新朝國祚15年,歷一帝而亡。

“穿越者”王莽是敗於“位面之子”?其實是敗給了“天災人禍”!

王莽篡漢畫像

關於王莽新朝的滅亡原因,史學界有各種見解。

翦伯贊先生認為,新莽的滅亡,與王莽推行暴力政策導致農民大“暴亂”有關;錢穆先生認為,新朝亡於王莽“不通政情,故遂以求治者致敗”;呂思勉先生認為“莽末之亂,自以法禁煩苛,吏不能治盜,莽又不能用兵,遂至星星之火,終於燎草耳。”還有很多人認為王莽是敗給了“位面之子”劉秀。

我認為王莽的新朝是在“天災”和“人禍”的雙重作用在走向滅亡的。

一、天災

在王莽統治時期正值世界範圍內的火山頻繁爆發,造成了氣候變冷,水旱災害嚴重,導致糧食產量下降。新朝關於自然災害的記錄頗多,天鳳元年(公元14年),“四月,隕霜,殺草木,海瀕尤甚”;天鳳三年(公元16年),“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關東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

”;天鳳四年(公元17年),“是歲八月,莽親之南郊,鑄作威鬥……鑄鬥日,大寒,百官人馬有凍死者”;地皇元年(公元20年)九月,“是月,大雨,六十餘日”;地皇二年(公元21年),“秋,隕霜殺菽,關東大飢,蝗”。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在王莽統治時期,糧食減產嚴重,谷價昂貴,饑民滿地,“常苦枯旱,亡有平歲,谷賈翔貴”。嚴重的饑荒,產生大量流民,爆發農民起義,盜賊群起,形成赤眉、綠林大規模的反抗。此新朝的滅亡的一大誘因。

二、人禍

王莽改制是新朝速滅的直接原因。王莽上位伊始就展開改革,但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於政策過於理想化,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

“穿越者”王莽是敗於“位面之子”?其實是敗給了“天災人禍”!

王莽畫像

王莽改制,在經濟上實行了王田、私屬制、五均、賒貸、六筦和幣制改革。採用井田制,廢除土地私有制,損害了大小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地主、豪強紛紛起兵,導致地方動亂,土地改制實行三年後即停止;五均、賒貸、六筦就是把鹽、鐵、酒、貨幣、山林川澤等收歸國有以控制經濟,增加國庫收入,實際上是弱民強國;幣制改革則更加混亂,新朝短短十五年間就進行了4次幣制改革,讓新朝的經濟混亂,加速了人民破產。“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人至涕泣於市道”。

“穿越者”王莽是敗於“位面之子”?其實是敗給了“天災人禍”!

新幣

處理民族關係上,王莽隨意給外族改卑名,還將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西域諸國、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各族因此拒絕臣服新朝,造成了無謂的征伐。

總體上說,王莽改制,雖然目的是要解決社會危機,維護其統治,但改革措施太理想化,脫離了社會實際,既觸動了豪強地主、富商大賈乃至一部分官僚的既得利益,也給廣大下層百姓帶來了巨大的苦難,改革的失敗也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使新朝成為社會各個集團、各個階層反抗的主要對象。

“穿越者”王莽是敗於“位面之子”?其實是敗給了“天災人禍”!

“穿越者”王莽建立的新朝就是在這樣“天災”和“人禍”的共同作用下快速走向了滅亡。

“穿越者”王莽是敗於“位面之子”?其實是敗給了“天災人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