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穿越者”王莽是败于“位面之子”?其实是败给了“天灾人祸”!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bug,他就是被称为“穿越者”的王莽。王莽的一系列超前的改革措施让人们不得不怀疑他是一个穿越者。但就是这样一个“穿越者”建立的新朝却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是什么打败了“穿越者”?

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孺子婴为安定公,代汉自立,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至地皇4年(公元23年),新朝覆灭,绿林军拥立刘玄为更始帝恢复汉朝国号。新朝国祚15年,历一帝而亡。

“穿越者”王莽是败于“位面之子”?其实是败给了“天灾人祸”!

王莽篡汉画像

关于王莽新朝的灭亡原因,史学界有各种见解。

翦伯赞先生认为,新莽的灭亡,与王莽推行暴力政策导致农民大“暴乱”有关;钱穆先生认为,新朝亡于王莽“不通政情,故遂以求治者致败”;吕思勉先生认为“莽末之乱,自以法禁烦苛,吏不能治盗,莽又不能用兵,遂至星星之火,终于燎草耳。”还有很多人认为王莽是败给了“位面之子”刘秀。

我认为王莽的新朝是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作用在走向灭亡的。

一、天灾

在王莽统治时期正值世界范围内的火山频繁爆发,造成了气候变冷,水旱灾害严重,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新朝关于自然灾害的记录颇多,天凤元年(公元14年),“四月,陨霜,杀草木,海濒尤甚”;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

”;天凤四年(公元17年),“是岁八月,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铸斗日,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地皇元年(公元20年)九月,“是月,大雨,六十余日”;地皇二年(公元21年),“秋,陨霜杀菽,关东大饥,蝗”。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在王莽统治时期,粮食减产严重,谷价昂贵,饥民满地,“常苦枯旱,亡有平岁,谷贾翔贵”。严重的饥荒,产生大量流民,爆发农民起义,盗贼群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此新朝的灭亡的一大诱因。

二、人祸

王莽改制是新朝速灭的直接原因。王莽上位伊始就展开改革,但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过于理想化,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穿越者”王莽是败于“位面之子”?其实是败给了“天灾人祸”!

王莽画像

王莽改制,在经济上实行了王田、私属制、五均、赊贷、六筦和币制改革。采用井田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损害了大小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地主、豪强纷纷起兵,导致地方动乱,土地改制实行三年后即停止;五均、赊贷、六筦就是把盐、铁、酒、货币、山林川泽等收归国有以控制经济,增加国库收入,实际上是弱民强国;币制改革则更加混乱,新朝短短十五年间就进行了4次币制改革,让新朝的经济混乱,加速了人民破产。“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穿越者”王莽是败于“位面之子”?其实是败给了“天灾人祸”!

新币

处理民族关系上,王莽随意给外族改卑名,还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西域诸国、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各族因此拒绝臣服新朝,造成了无谓的征伐。

总体上说,王莽改制,虽然目的是要解决社会危机,维护其统治,但改革措施太理想化,脱离了社会实际,既触动了豪强地主、富商大贾乃至一部分官僚的既得利益,也给广大下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难,改革的失败也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使新朝成为社会各个集团、各个阶层反抗的主要对象。

“穿越者”王莽是败于“位面之子”?其实是败给了“天灾人祸”!

“穿越者”王莽建立的新朝就是在这样“天灾”和“人祸”的共同作用下快速走向了灭亡。

“穿越者”王莽是败于“位面之子”?其实是败给了“天灾人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